想问一下结婚了的姐妹,每年过年都会给父母钱吗,我挺缺钱的?

妈妈055

想问一下结婚了的姐妹,每年过年都会给父母钱吗,我挺缺钱的?,第1张

想问一下结婚了的姐妹,每年过年都会给父母钱吗,我挺缺钱的?
导读:当然是需要给的。首先,这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不仅教养关爱我们,而且每年都会在我们身上花很多钱。其次,这是让父母安心,告诉父母子女长大了,可以自己挣钱了,让忙碌大半辈子的父母心可以放宽一些礼物。再次,给孩子做出孝敬长辈的好榜样

当然是需要给的。首先,这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不仅教养关爱我们,而且每年都会在我们身上花很多钱。其次,这是让父母安心,告诉父母子女长大了,可以自己挣钱了,让忙碌大半辈子的父母心可以放宽一些礼物。再次,给孩子做出孝敬长辈的好榜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到子女的孝敬。最后是因为就算在我们成家后,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仍然远超于你对父母的付出,如今社会,父母早就不愁吃穿,他们也不需要太多的钱,自己的就够用,他们受你的钱就是看看你是否有孝心,但是这钱却最终也会加倍之后还给了你。

如果条件很好的话给钱没问题,但是给多少,是个问题,因为第一年给了,以后搞不好就要一直给了。如果条件一般的话买点年货就行了吧,做到不空手就可以,也可以给双方父母买件新衣服。表达一下孝心就可以了,毕竟刚结婚,以后还要养孩子,需要花钱的地方有很多。建议量入为出,符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就可以。

从题主问问题的方式来看,我看到一老话:“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从此成为婆家人”之类的。我想是有很多女性早已抛开这些没什么道理的话了。

嫁出去的女儿,过年了,会给自己爸妈钱啊。具体给多少,一个是看家庭条件,一个是看以什么噱头给。

第一种情况:过年的红包。过年了,图个吉利,现在大家都用微信发红包了,好处就是方便,即使不在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可以给到,不好处就是在不在身边都给,金额可能就没那么可观啦,还可以借口说红包金额最高200元。哈哈!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的爱,可以用转账的形式多一些表示,希望来年诸事皆顺。

第二种情况:相当于生活费、养老费之类的。我了解在一些七零后左右的家庭,会有每月给父母钱的道理,类似于父母的生活费养老费的支持即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意思,可能平时就不给了,感到春节一次性给一个大红包。

从周围的情况了解来看,主要是这两种情况比较多。不管是什么形式,个人都认为图个新年的吉利也是要给红包哒,跟是否出嫁没什么关系。对于出嫁的或者娶亲的女人或男人来说,如果给金额大一些的红包,都互相通气,做到对待双方父母都是一致的,而且也因为这事要夫妻间闹得不愉快,本来给父母红包是个很喜庆开心有寓意的事情,但如果因此互相隐瞒伤害了感情,就真没必要了。

作为父母,不会责怪你的任何行为,只要是你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智慧换来的,让父母放心你在外工作的行为,而不用再来担心你的吃穿住行……

过年嘛,讲究的就是一个气氛!

在我小时候,每年过年时,都是在一家人吃完团年饭后,爸爸就来开始给我们几个发红包了,往往是我和妹妹高兴的不得了,不过,爸爸也不会让妈妈不开心,都是最后再来给妈妈送上一个大大的红包,所以全家人都高高兴兴的:)

你呢,也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啊,全家人吃过团年饭,坐下来聊天吃东西看电视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了,这个是一种吉利好兆头,所以爸爸妈妈一定会收下来的!

当然,如果确实不收下,那就等你要走的时候,放在一个安全而且爸爸妈妈每天得去的地方,然后给他们一个电话,再提醒他们你不在身边,一定要注意身体,你会好好工作的……

其实,孝敬父母我觉得应该量力而行。我和老公工作五年,结婚两年,现在每个月大概有六千到七千的工资,但是房子是我们自己买的,公婆没有钱,从买房到装修一分钱没出,去年五月房子贷款刚刚还完,买房子和买车借的我妈一共六万块钱还没还。所以看着在这个三线城市我们工资不低,实际上基本没有存款。现在为生孩子存了二万多。年底能发点奖金什么的,计划给妈妈一千,公婆现在和我们一起住,过年先不给了,等他们回老家的时候再给。平时每次回老家什么的也都给钱,每次都是一千或者两千。每年两边一般都给到五千到六千元钱吧。不过给公婆那边买的家电什么的稍微多一点,因为他家什么也没有。从电视到电暖气、DVD、手机都是我给添的。以前给自己爸妈钱,他们都不要,说是等我们把房子贷款什么的都还上了再说。现在爸爸不在了,我跟妈妈说我给她的都是养老钱,该收着就收着。反正给公婆的钱人家都收着。都是父母,当然要一样。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