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教师节是哪一天?

老师036

民国时期的教师节是哪一天?,第1张

民国时期的教师是哪一天?
导读: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1931年,教育界知名人士邰爽秋、程其保等人发起,并联合京、沪教育界同仁,拟定每年6月6日为中国教师节,得到全国的响应。但这个教师节,并没有得到官方立法承认。第二个教师节是8月27日。民国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1931年,教育界知名人士邰爽秋、程其保等人发起,并联合京、沪教育界同仁,拟定每年6月6日为中国教师节,得到全国的响应。但这个教师节,并没有得到官方立法承认。

第二个教师节是8月27日。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政府决定以孔子诞辰日,即8月27日为教师节。但由于日寇入侵,山河破碎,这个教师节并未在全国广泛推行。

第三个教师节是5月1日。1951年,中国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负责人,发表书面谈话,宣布废除以前的两个教师节,以5月1日国际劳动节兼作教师节。

但由于该节并无“教师”特点,而实际上包括教师在内,五一都只提劳动节,加之宣传不够,许多教师都不知道有什么教师节。这个教师节便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第四个教师节是9月28日。1952年,台湾的许多学者经过考证推算,确认孔子诞辰为公历9月28日,于是便把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直至今日,台湾还是以9月28日为教师节。

第五个教师节,是中国于1985年宣布,订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扩展资料: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中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每年的教师节,中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每到教师节,学生大都会以各种方式感谢恩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却逐渐演变出给教师送金钱、礼品卡等情况,在大部分家长看来,为了孩子不吃亏,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

大部分老师在收礼与不收礼之间,也有各自的为难和坚持。家长和老师都似乎有种“人在江湖,不得不送,不得不收”的无奈。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师收礼同样涉嫌受贿。教师作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利用工作便利,收受家长们的金钱或者礼品、礼品卡等“财产性利益”,为对方子女的学习、生活提供各种便利,数额较大,就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人民网-历史上中国教师节有五个 民国曾定在孔子诞辰日

-教师节

儿子的成长,和家庭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说: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民国历史当中,就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家境贫寒,只能在小巷当中靠卖煎饼为生,可是就在这样如此贫苦的环境下,她居然还养育了两位总理,这确实让人感到钦佩。 我们都知道,在民国前期,政局不稳,就连国民 内部,也是一地鸡毛。这种情况下,给下层百姓带来了诸多不利。不过,也就是因为这种情况,也有很多人趁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其中靳云鹏,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靳云鹏小的时候,家里特别贫穷,家 有兄弟姐妹7人。在家中的三个男孩子中,靳云鹏是老大,因此家中的很多事情,都会落在他的肩膀上。 8岁那年,家人终于攒了一点钱财,把他送进私塾里面读书。不过,在五六年之后,还是因为家中缺钱,还没上几年学的靳云鹏,便又辍学在家了。为了补贴家中,他来到了城里的一家店铺当了勤杂工。在十八岁那年,受生活所迫的靳云鹏和弟弟靳云鳄,投奔到了袁世凯的北洋新军里面当了兵,隶属段祺瑞部队。 或许也是靳云鹏时来运转,机灵、能吃苦的他,很快便受到了段祺瑞的赏识。在短短几年内,靳云鹏被两次送到军校学习。在此之后,身价一路上涨,成为了北洋新军中,非常有潜力的年轻军官之一。在民国 成立之后,靳云鹏被授予了陆军中将,也同样是经过段祺瑞的举荐,他当上了北洋新军第五军的军长。在此之后,军阀混战,政局不稳,不过靳云鹏却始终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甚至官职还一路高涨。等到徐世昌继任大总统的时候,靳云鹏已经代理了国务总理一职,这让他很是风光。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拥有传奇经历的不仅仅是靳云鹏一人,另一位名叫潘馥的,经历也同样精彩。和靳云鹏不同的是,潘馥的父亲,曾经高中过举人,因此受父亲的影响,潘馥在少年时期,便小有才华。同样的,因为父亲的培养和人际关系,潘馥在年轻的时候,也进入到了仕途当中,并且基本上顺风顺水,一路得到升迁。 在民国十五年的时候,潘馥当上了国民 的财政总长。此后,张作霖建立新的 ,潘馥也被任命为国务总理。 看完了靳云鹏和潘馥的人生经历,大家似乎都不太明白,这两个人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那为什么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来说呢?这很简单,就是因为一个女人,把他们两个人的命运仅仅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邱莹莹。 这位女人不是别人,正是靳云鹏的亲生母亲。而靳云鹏年轻时候经历的苦难,他的母亲自然也经历过。不过,纵使生活再难,邱莹莹始终没有放弃让儿子读书的想法。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靳云鹏家里那么贫穷,他家人依然把他送到私塾读书的问题。 那潘馥,和邱莹莹又是什么关系呢?原来,当年邱莹莹的孩子们特别顽皮,为此,还得罪了尚书家的儿子。这位尚书放出狠话,要狠狠教训他们家一顿。迫于无奈之下,邱莹莹便带着大儿子靳云鹏和刚出生的小儿子到知府家里当了奶妈,而这家主人,正是潘馥的父亲。由于感激知府家里的收留之恩,邱莹莹就对潘馥特别好,每天总是先喂养潘馥,再喂养自己的小儿子。换句话来说,这邱莹莹,就是潘馥的奶妈。 后来,靳云鹏和潘馥因为各为其主,产生了些许矛盾,这邱莹莹在病危之际,还嘱咐兄弟二人要好生相处,让兄弟二人化干戈为玉帛。能让两位总理握手言和,在当时恐怕也只有邱莹莹一人能做到了。 早些年,为了贴补家用,邱莹莹曾经在大街上卖过煎饼。可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她,死后却让两位民国总理同时为自己送葬,也不得不说也是一位奇女子了。此外,这位大字不识的老人家,能同时教育出两位大人物,也相当了得。 参考文献:《北洋军阀史料》

南枝的《愉此一生》

文案

柳愉生原是大地主家里的孙少爷,大学毕业又出国留洋,

却在祖父死后,没有拿到一分遗产,

只好在一所不错的中学里当老师,潦倒之时偶遇旧时大学同学……

内容标签:民国旧影 豪门世家 天作之和 情有独钟

主角:柳愉生,周耀华 ┃ 其它:民国,成都,温馨,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