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无锡主要有以下这些特产: (1)无锡“肉骨头” 无锡“肉骨头”的历史有100多年。无锡肉骨头其实根本不是“骨头”,而是挑选近肋骨处的精肉连同肋骨一起烧成。作料有茴香、酱油、陈酒,烧煮时必须用面粉将锅沿封住,用文火烧,烧至喷香酥烂,出锅前用冰
无锡主要有以下这些特产: (1)无锡“肉骨头” 无锡“肉骨头”的历史有100多年。无锡肉骨头其实根本不是“骨头”,而是挑选近肋骨处的精肉连同肋骨一起烧成。作料有茴香、酱油、陈酒,烧煮时必须用面粉将锅沿封住,用文火烧,烧至喷香酥烂,出锅前用冰糖收膏。其肉汁甜香成糊状,俗称“老汁”。出售肉骨头时,将老汁浇在熟肉上,使汁与肉拌和。无锡肉骨头色、香、味俱佳,看来酱红色,闻时浓香扑鼻,吃进口油而不腻、烂而不糊、甜咸适中。 无锡肉骨头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三凤桥肉庄为代表,北派以陆稿荐肉庄为代表。南派用笼圈垫锅,紧汤烧煮;北派使用木接口宽汤烧煮,用菱粉收汤。目前烧煮排骨较著名的店家有三凤桥肉庄、陆稿荐肉庄、裕兴肉店、老三珍肉店等。 (2)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的生产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当初的制法是将筛过的麸皮加盐水用人力踏成生麸(又称面筋),再将生麸捏成块状,投入沸油锅内煎炸,成为球形中空的油面筋。清水油面筋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第一家挂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马成茂面筋店。 无锡油面筋色泽金黄,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来鲜美可口,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与蛋白质,如塞进肉瓤烧煮,则别具风味。 (3)宜兴百合 宜兴百合与兰州百合、龙牙百合一起,为我国现时三种食用型百合,然而能入《本草纲目》者当数宜兴百合。宜兴百合含有多种生物碱及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具有滋补强壮、润肺止咳、清热利尿、理脾健胃、宁心安神等功效,能起到人参的部分作用。鲜百合、百合粉、糖水百合罐头、百合羹等都很畅销。 (4)大浮杨梅 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独特优点。1984年,竹简紫砂茶具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赢得金奖。除紫砂陶外,还有被誉为“东方的绿宝石”的宜兴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艺美术陶。 (5)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创作和生产始于明洪武年间(14世纪中叶至14世纪末),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耍货时期,手捏戏文时期和石膏像时期。 在惠山泥人的初创阶段,并没有专业作坊,仅是当地农民的副业,这时的主要产品为耍货(即儿童玩具),有大阿福、皮老虎、小花囡、小花猫等。作品朴实简单、线条粗犷,富有生活情趣。 明末清初,昆剧由昆山、太仓、松江、苏州流传到无锡。惠山制作泥塑的艺人受到戏剧的影响,创作了不少昆剧戏文的泥塑作品,惠山泥人进入“手捏戏文时期”。艺人们称这一类作品为“细货”,把以前的儿童玩具叫做“粗货”。此时不但出现了专业作坊、专业艺人,而且作品的艺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艺术技巧采用“以虚拟实,以简代繁,以神传情”等主要手法。手捏戏文每座二人或三人。戏文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昆剧戏文,咸丰六年(1856年)前后由丁阿金创作;二是京剧戏文,同治四年(1865年)左右由周阿生创作。丁周两人都受当时塑像艺人朱谷生的影响,他们捏的戏文脸部工整,服饰细致华丽。 1930年以后,天津的翻石膏工人把石膏作品介绍到惠山,从此惠山泥人进入“石膏像时期”。这时在作品的题材上也有了扩大,世纪传人及本国伟人像占了很大比重。因此石膏制品日益风行。 惠山泥人在抗战前全盛时期曾远销南洋各地,并在希腊、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奖。 解放后,无锡市人民政府大力扶持惠山泥人的生产,成立了“惠山泥塑创作研究所”,整理发掘了不少优秀的艺术遗产。1958年,又建立了惠山泥人厂。现在惠山泥人不仅誉满国内,而且还驰誉海外。 (6)无锡水蜜桃 水蜜桃与油面筋、肉骨头并称无锡名产中的“三绝”。其特点是皮薄肉软、味甜汁多、香浓、纤维少、无虫、入口即溶,为桃中珍品。 1930年前后,藕塘丁村上三六桃园开始引进浙江奉化的水蜜桃种植,无锡始有水蜜桃种植。 无锡水蜜桃品种主要有早洛林(又名早水蜜)、白凤、倦石郎、红花、岗山、盘桃等。早洛林成熟最早,七月上旬上市;小暑前后有早白凤、小暑红、倦石郎等品种;进入大暑,是水蜜桃的黄金季节,这时的中白凤压倒一切,独占鳌头;交过立秋,是晚白花的天下;岗山桃最迟,八月中、下旬才上市。 就质地而言,以红花、白花两种为上乘。红花色香俱佳,皮薄水多,颜色略带粉红色,味甘美。白花颜色呈肉白色,皮较红花略厚,个子很大、有尖顶,平均每只三、四两,大的六、七两乃至一斤。这两种桃子都在7月下旬上市。品质最差的是早洛林和岗山桃,色带青白、硬性、味略酸。盘桃外形扁圆如盘,故名盘桃,在水份及甜味上较红花、白花稍逊,近几年已不多见。 (7)太湖白鱼 又名太湖翘嘴红鱼白,为太湖地区优质经济鱼类。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鲜美。一年四季都可捕捞,以插秧季节的品质为佳。古时称“莳里白”,有“色莹如银,鲜美冠时”之誉。食法以清炖为佳,也可煎食。 (8)太湖白虾 又名太湖秀丽长臂虾,太湖著名水产。其壳薄,通体透明,肉质细嫩鲜美,富含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成分。鲜虾可制虾仁,太湖虾仁于全国首届水产加工品评比会上获优良产品称号;晒干去皮即成虾米,俗称“湖米”;碎屑和虾籽,是美味虾籽酱油原料。 (9)太湖银鱼 因其通体无鳞,晶莹透明,洁白如银而得名。有小银鱼、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和雪氏银鱼4个品种。其肉质细嫩、洁白、鲜美,富含蛋白质和钙、铁、磷等元素。芙蓉银鱼、香酥银鱼、银鱼炒蛋,均为筵席佳肴。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银鱼汛期。每年有数以百吨计的银鱼速冻后销往日本和港澳等地
无锡的特产:
1、阳山水蜜桃:
阳山水蜜桃是江苏省无锡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山水蜜桃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历史,产于中国著名桃乡江苏无锡市阳山镇。水蜜桃果形大、色泽美,皮韧易剥、香气浓郁,汁多味甜,入口即化,有“水做的骨肉”美誉。2013年1月5日,“阳山”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名单。2014年5月22日,阳山水蜜桃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2、宜兴紫砂器:
宜兴紫砂器(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江苏省宜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故得名。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
3、无锡惠山泥人:
无锡惠山泥人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古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发展到鼎盛阶段。20世纪30年代,惠山泥人工艺中融入石膏制作的技法,自此产生了石膏工艺泥人的新品种,惠山泥人艺术也逐渐发展成为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惠山型”风格。它做工细致,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注重对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4、太湖翠竹:
太湖翠竹是江苏省无锡市创制的地方名茶,该茶外形扁似竹叶,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滋味鲜醇,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风格独特,冲泡在杯中,嫩绿的茶芽徐徐伸展,形如竹叶,婷婷玉立,似群山竹林,因而得名。该茶在2002年江苏省第十届“陆羽杯”评比中,蝉联八届第一名,“中国杯”评比中荣登榜首,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蝉联二届金奖。
5、阳羡雪芽:
阳羡雪芽是江苏省宜兴南部阳羡游览景区的著名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阳羡雪芽茶其茶名是根据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诗句而得之。阳羡雪芽条索紧直有锋苗,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完整。阳羡雪芽是宜兴茗茶。采取传统工艺和现代名茶机械精制而成。以汤清、芬芳、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1、无锡特产马蹄酥:江阴马蹄酥具有酥香松软、味甜油润、入口即化的独特口感,深受历代江阴老百姓的喜爱,是江阴名点,并被列入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马蹄酥的用料很讲究,纯手工熬制的豆沙,馅的分量也很足,松子、核桃仁、芝麻,经过一挤一压,成就出这个江阴口味最正宗的马蹄酥。口感自然而然是外脆里酥,香甜松软,咬上一口,各种原料交融散发的香气刺激着味蕾,让人欲罢不能。
2、无锡毫茶:无锡毫茶是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的特产。无锡毫茶外形肥壮卷曲,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冲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无锡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记载。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颗明珠,为无锡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彩。
3、宜兴大闸蟹:宜兴螃蟹养殖面积近万公顷,亩产超百公斤的养殖户不在少数。在该市的官林、高塍和新建等乡镇,螃蟹养殖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据了解,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产品平均售价比同类产品高,经济收益显著。“宜兴大闸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宜兴蟹农来说,是一个转型发展、丰产增收的好机遇。
4、油面筋塞肉:油面筋塞肉是我们无锡的一道美食,上桌率是非常高的一道菜,红烧的酱香搭配着面筋和肉的香味,让人食欲大增。
5、刀鱼面:刀鱼面是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的特色小吃。江阴刀鱼面洁白细腻,久煮不烂,既耐咬嚼,又鲜美无比,如再配上火腿丝、蛋皮丝、撒些蒜叶末,更是让人未食生津,堪称一绝。江阴有一句土话:“面汤甩到眼瞠,宁打耳光不放”,这个宁受耳光也要吃的面就是刀鱼面。
6、江阴河豚:江阴河豚是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的特产。在江阴每年都要消费掉400吨到500吨河豚。在河豚最美味的3月,消费量更是高达100多吨。河豚烧好后,按老规矩厨师要先尝第一口。10分钟后如果没事,河豚才可以上桌。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这里物产资源十分的丰富,也有很多独具当地特色的特产美食与日用品。那么有哪些无锡特产适合带回家的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看看无锡十大特产吧。
10阳山水蜜桃阳山水蜜桃是无锡有名的土特产,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栽种历史。阳山水蜜桃色泽光亮、香气浓郁、味甜多汁,在当地被比作“水做的骨肉”。将美味可口的阳山水蜜桃带回家绝对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9无锡惠山泥人无锡惠山泥人是无锡惠山古镇的特产,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无锡惠山泥人采用的是石膏制作的技法,它的做工细致、色彩绚丽、形态优美,对人物性格和表情的塑造十分到位,一尊尊泥人看起来均是活灵活现的,十分受人们的喜爱。
8春卷春卷是无锡有名的时令美食,它是用上等的白面粉加上少许的水和盐搅拌揉搓,然后放在平地窝里烙成圆形的皮子,然后将调好的馅料放在皮子上,将两头折起卷成长卷,最后下油锅炸成金**就可以盛起来慢慢享用了。春卷皮薄酥脆、馅料香软,别具一番风味。
7酒酿圆子酒酿圆子是无锡有名的传统佳肴,它是由上等的白糯米粉用热水搅拌揉搓,然后将其切成小方块,在用扁筛滚成大小似棉子的小圆子,最后再将酒酿捣碎和着白糖一起放入碗中,将已经煮熟的圆子连着汤一起盛到碗里就可以好好享用美食了。
6小笼馒头小笼馒头是无锡的传统名点,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夹起来不会破皮,翻身也不会露底,一口咬下去满口的卤香,而且一点也不会油腻。
5方糕方糕是无锡有名的传统小吃,它诞生于1943年,是被当时的崇安寺“六芳斋“师傅王禹清引进湖州大方糕改制而成,其色泽洁白,口感软糯香甜,具有非常浓郁的江南风味。
4惠泉黄酒惠泉黄酒是无锡有名的酒水,它是用清冽甘甜的无锡惠山二泉水浸泡无锡米,然后再结合使用独特的方法酿造而成的,惠泉黄酒也是中古古代的四大名酒之一。
3太湖三白太湖三白是无锡有名的特产,它指的是白鱼、白虾、银鱼三种色泽均是白色的水产。因其味道鲜美,太湖三白广受食客们的喜爱。在无锡当地,有很多人逢年过节都会将白鱼干、银鱼干作为节礼的首选,这绝对是一款物超所值又美味的好礼物。
2清水油面筋清水油面筋是最具无锡特色的美食之一,它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将它用来煎炒煲汤,或者是炖煮酿肉都是很不错选择,它在无锡的菜系中一直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三凤桥酱排骨三凤桥酱排骨是无锡的传统名菜,它在当地也被称作无锡肉骨头。三凤桥酱排骨诞生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猪肋骨为原料,配合八角、桂皮等多种香料,然后再经过独特的烧制方法做成的,其成品色泽酱红、香气浓郁、骨酥肉烂、油而不腻,十分的美味。
1、王兴记馄饨。王兴记馄饨,又名“大馄饨”,是江苏省无锡市特色小吃,因形如“簸箕”,亦称簸箕馄饨,由面粉、猪肉、青菜等制成。 该小吃皮薄爽韧,汤汁浓醇,肉馅鲜美。曾多次获“中华名小吃”荣誉称号。
2、无锡梅花糕。无锡梅花糕,源于明朝,是江苏省无锡风味小吃,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因形似梅花故名“梅花糕”
3、无锡酱排骨。无锡酱排骨,是江苏省无锡市江苏名菜,其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骨香浓郁,汁浓味鲜,咸中带甜,充分体现了无锡菜肴的基本风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其中一节讲到无锡酱排骨,“虽然不是蔗糖产区,无锡人却执著地选择了‘甜’,当地人认为,酱排骨最能代表无锡的美食”
4、无锡小笼包。无锡小笼包,又称小笼馒头,是江苏省无锡传统名点,已有百年历史。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小笼包选用上等面粉制作、选料精细、小笼蒸煮,南方口味。
5、惠山油酥。惠山油酥,又名金刚肚脐,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特产,无锡惠山油酥以面粉、白糖、核桃仁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是历史悠久、蜚声江南的名特美点。
无锡必买的四大特产:酱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惠山油酥。
一、酱排骨
无锡酱排骨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江苏名菜,其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骨香浓郁,汁浓味鲜,咸中带甜,充分体现了无锡菜肴的基本风味。
无锡排骨的烹制十分讲究。一是选料精,需取三夹精的草排为原料。二是作料要好,需要用黄豆酱油,绵白糖,老廒黄酒,还有葱、姜、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调。
三是操作要严,一百斤生的肉骨头,要加酱油十二斤,白糖三斤,黄酒三斤,用文火烧两个小时。最后制得六十四斤左右的无锡排骨,并保持其特色。
二、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是江苏无锡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素菜。其生产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
当初的制法是将筛过的麸皮加盐水用人力踏成生麸(又称面筋),再将生麸捏成块状,投入沸油锅内煎炸,成为球形中空的油面筋。清水油面筋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
三、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发展到鼎盛阶段。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专业性的泥人作坊,加之当时昆曲流行,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手捏戏文人物也应运而生。
惠山泥人采用惠山附近特有的一种土质细腻纯净,可塑性极佳的黑土捏制而成。制作工艺分为捏胚、彩绘、开相几部分。在产品的品种上主要分为“手捏戏文”和“印模泥玩具”两大类。
四、惠山油酥
惠山油酥,原名“重油烧饼”,无锡著名特产。相传元末明初,由惠山寺僧人创制,因其形状似寺内“四大金刚”塑像的肚脐,被僧人誉为“金刚肚脐”一直沿袭至今。
惠山油酥采用纯素油,精白粉、芝麻、果仁、瓜丝等原料,经烘制而成。它品形规整,色泽金黄,酥松香甜,甜中带咸,具有独特风格,数百年盛销不衰。
无锡的旅游景点
1、蠡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环湖路。闻名的江南水乡园林,堆造假山,巧借真水。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曾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因而得名。1995年我国发行的《太湖.蠡园烟绿》邮票和1996年朝鲜发行的《太湖》邮票都将蠡园作为太湖的主景。
2、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梁溪区解放东路867号。无锡所剩不多的老宅和古建筑之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著名的对联就是出自于东林书院,值得一游。
3、鼋头渚。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鼋渚路1号。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伸入湖中,犹如浮鼋翘首而得名。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