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走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井陉县天长镇东关村巷子深处的百年手工月饼作坊——端盛昌,一股浓浓的甜香扑面而来。
在车间里,76岁的余正忙着指导工人制作月饼。他说,140多年前,高祖就开始在这里做月饼,店名叫段,已经传到他第五代了。现在,他虽然把技艺传给了女婿,但中秋节前夕仍要亲自上阵。他不是担心,而是对这份工作有感情!他家做的月饼,馅主要是五仁和枣泥。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的,包括和面、馅料、擀皮、包裹、冲压、烘烤,尤其是最后的烘烤工序,仍然是在传统的“土炉”里烘烤。做出来的月饼又脆又香,老少皆爱。在全国各地,一些人把它们作为中秋节礼物送给家人和朋友。
“往年7月25日、6日才开始。今年起得早,7月19号就开始了!”余说,今年3月,他拿着月饼走上景星融媒体中心直播节目《山里的好东西》的舞台后,陆续接到购买月饼的电话。因为月饼的季节性,他一般不做,就和别人约定了一个大概的日期。没想到半年过去了,大家还在想他的月饼。早就有人打电话预定了。他怕迟到,怕做不了,怕让客户失望,所以今年年初就开始做了。第一天做了200多斤,当天就卖完了。前几年雇5、6个人就行了。今年生意不错,招了10个人左右。
在采访的最后,余说,他觉得自己心里有点不对劲。原因是今年县里创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他家的第一批月饼入选。村里多次找他咨询,想帮他把小作坊变成小企业,但他一直没能如愿。“第一批只有16个县入选,县里对我比较重视!”余说,虽然他老了,但他必须仍然有想法,否则他会感到内疚。他想着平时做糯米条、绿豆糕、饼子等小饼卖,把老祖宗留下的“段常胜”发扬光大,也为乡村振兴做点贡献。(来源井陉发布)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