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坚定实施“特色”和“卓越”农业战略,精心打造白猪、黄黄梨、红富硒红薯、黑食用菌、七彩陆丝“多彩农业”,加快构建“五主(猪、梨、薯、菜、菇)、五辅(羊、鸡、药、林、田)”农业产业链,全面推进。
“五有”农业主要推进生猪养殖、肉制品深加工、黄梨、红薯种植加工,建设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实施香菇企业合作项目,发展香菇种植加工。
生猪产业链:依托现代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三中心一基地”,形成了“饲料加工-核心育种-育种繁育-生猪育肥-屠宰加工-资源利用”的生猪全产业链。高平市被认定为首批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从2022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奖励2000万元,每三年奖励6000万元,实施畜牧业优质三年行动。年出栏优质生猪100万头,提供仔猪100万头,出栏生猪100万头,打造百亿级生猪产业链。
黄梨产业链:高平大黄梨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生态种植、贮藏保鲜、产品研发、智能农业等领域的技术研究。,扶持培育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300家。同时,加强黄梨系列产品的深加工,鲜果、梨酱、梨片畅销省内外。目前,高平市黄梨种植面积4万多亩,分布在11个乡镇。鼎盛时期的黄梨产量已达4万吨,产值4亿元,带动农民2万多人,人均增收6000元。
甘薯产业链:充分发挥土壤富硒优势,以“一院两站”为支撑,创新采用脱毒苗、高垄苗等新技术,示范推广脱毒甘薯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亩产由过去的3000公斤提高到6000公斤。构建“两核三区”空的布局。红薯种植面积5万亩,主要分布在5个乡镇,年产量10万吨。涌现出金宝吕振等深加工龙头企业,年产值4亿元,带动农民3万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蔬菜产业链:坚持精品、有机绿色、无公害方向,提质增效,延伸补充链条,打造万亩蔬菜设施农业。
蘑菇产业链:在发展食用菌产业方面,龙头企业金田农业拥有200家智能蘑菇种植厂,年产蘑菇棒1000万根,鲜蘑菇2000吨。高平市蔬菜、食用菌种植面积2.65万亩。
此外,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丝文化和陆丝手工编织技艺,积极推进“农、工、文、游”融合发展,一个以陆丝产业为核心,集蚕桑农业、文化旅游、陆丝文化、传统婚俗等产业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已初具规模。
“五助”农业重点建设万只种羊、兰溪肉鸡、秦煌茶叶产业园、中药材全产业链等项目,加快造林绿化,建设高标准农田3.3万亩。
肉羊产业:增加万只种羊项目立项。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羊舍17座,引进种羊5100余只。预计年底万只种羊的养殖规模将达到。
肉鸡产业:做好兰溪肉鸡项目。目前已建成7座全自动标准化鸡舍,年存栏30万只,年产200万只,年产值5000万元。下一步将扩大养殖规模,加快肉鸡养殖高端化、标准化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
中药材产业:做好秦煌茶叶产业园和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鼓励中药材加工,促进产业转型增值。高平黄芩种植加工省级标准化示范区于今年6月启动。示范区建成后,黄芩标准化种植基地将由目前的1500亩增加到3000亩,新增黄芩茶加工车间300平方米,年产黄芩茶150吨以上。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100人以上。
林业:搞好造林工程。今年,高平市将新增人工造林面积5300亩,栽植各类苗木74万余株,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快绿色高平发展。
高标准农田:严守耕地红线,持续稳定粮食供给。今年,高平市将建设3万多亩高标准农田和1800亩高效节水灌区,实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管理和高效灌溉,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高平市人民政府网站)【投稿及区域合作请私信或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