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届世界技能大赛(00后闪亮世界技能之巅——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冠军掠影)

运势 0 86

最新一届世界技能大赛(00后闪亮世界技能之巅——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冠军掠影),第1张


最新一届世界技能大赛(00后闪亮世界技能之巅——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冠军掠影),第2张

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专项赛精品木工项目获奖人邵(左)、家具制作项目获奖人(中)、木工项目获奖人王宗衡(右)。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最新一届世界技能大赛(00后闪亮世界技能之巅——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冠军掠影),第2张

②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专项赛数控铣削冠军周楚杰在比赛中。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最新一届世界技能大赛(00后闪亮世界技能之巅——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冠军掠影),第2张

③杨树明,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冠军。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最近有一群00后“刷屏”。


这群凭借高超技艺登上世界技能巅峰的年轻人,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被世人“看”着。


9月中旬至11月下旬,作为2022年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替代项目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在15个国家举行,共62场比赛。中国派出36名选手赴瑞士、德国、法国、芬兰、韩国、日本、奥地利等7个国家参加34个项目的比赛。


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技能竞赛,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


这群平均年龄为22岁的能工巧匠表现出色,在已经结束的27个项目中获得了15金3银3铜5个优胜奖。


邵、、顾、、周初杰、、、、、、陈志勇、侯鲲鹏、唐高元、马宏达、刘泽龙、王佩、董卿...这些闪亮的名字闪耀在世界技能的顶端。他们的冠军之路也向人们展示了技术青年的向上力量。


《小木匠》辉煌的《大时代》


10月15日,在瑞士巴塞尔,经过4天近22小时,来自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李德新终于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李德新获得了家具生产项目的金牌,这也是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第一枚家具生产项目的金牌。


为了这一刻的荣耀,李德新已经努力了将近四年。


2018年底,李德新开始接触世界技能大赛。2019年入选校队开始系统备考。此后经历了省队、行业队、国家队、国家队的10进5淘汰赛。“鹤立鸡群”的李德新已经能够代表这个国家。


准备期间,他几乎每天8点开始训练,到21点结束训练,除了吃饭和午休。在特定的冲刺期,他会多加练习。“家具制作需要保留手感,形成肌肉记忆。一天不练,就觉得生疏。”10月24日,李德新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在处理机器和刀具时,水泡、划痕和割伤是不可避免的。高强度的训练让李德新左手磨两排茧,右手磨三排茧。


在这次家具制作比赛中,所有参赛者都需要制作一个相同风格的立式橱柜。主要模块包括柜体、腿架、门板、抽屉、贴皮等。参赛选手还要完成打磨修边、五金件安装等操作,尺寸公差不能超过0.5mm,比赛期间选手可以使用机械辅助加工,但抽屉燕尾接头必须手工制作。玩家得靠“动手功夫”才能让榫卯与丝绸贴合而不阻尼。


经过艰苦的训练,李德新感到紧张,他的手不自觉地颤抖。“第一天状态不好,进度明显落后了。”幸运的是,经过调整,第二天,李德新越来越好。第三天,他觉得自己已经在享受游戏了。


最终,李德新后来居上,在140分左右的综合评选中以超高精度夺冠。


“要敢于大胆思考空,但要脚踏实地去做。”李德新说,“我很庆幸自己赶上了技能人才的‘黄金时代’。”


李欣的家乡是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县,有“中国家具之乡”之称。他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是从事家具行业的。


曾经,他的梦想是学好技术,在家找份好工作。现在,这个“小木匠”有了更大的梦想。他打算留校当老师,同时继续深造深造,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家具制造国培养更多的“大国小工匠”。


点评:“小木匠”李德新的走红正如他在采访中抛出的金句——“赶上了技能人才的‘黄金时代’”。侃侃谈到的李德新,代表了新一代年轻工匠的新形象——青春阳光。他的辉煌和成长,也见证了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成功的模板不止一个,练好一项技能,也能达到人生的巅峰。分页


永远不要放弃成长中的“代码”


当地时间10月17日,杨树明在韩国京畿道高阳市身披国旗,激动地与其他获奖者拥抱。当他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时,他心潮澎湃。"经过七年的努力,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移动应用开发项目是世界技能大赛的一个新项目,杨树明也成为这个新项目的首位金牌得主。


2015年初中毕业后,杨树明就读于广州工贸技师学院。出于对玩游戏的兴趣,他选择了计算机相关的网站开发与维护专业,然后进入了竞赛班。


2016年起,他开始参加第44届和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但遗憾地两次止步,未能代表国家参赛。


即使经历了失败的“最黑暗的时刻”,他也从未想过放弃。“世界冠军在领奖台上佩戴国旗的画面一直是对我的鼓励。”10月21日,杨树明告诉记者。


不要怕山怕水,但你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杨树明在与第45届世界运动会同期同地举办的2019喀山未来技能大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比赛中获得银牌,这让他有了新的目标。


之后,杨树明转换了工作方向,专心准备移动应用开发项目。2020年获得首届全国技能大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冠军,最终代表国家参赛。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项目中有四个模块。难点在于玩家要在有限的信息下,短时间内完成app相关功能的开发。“本次大赛的任务是做一个以世界技能大赛为主题的展示APP,引导用户对世界赛有更深入的了解。”杨树明虽然第一天没有做完所有的题,但在后续的比赛中,他顶住压力,发挥稳定,技术超群。


回顾赢得冠军的漫长旅程,杨树明很高兴他一直在努力训练,没有轻言放弃。


这也是他用汗水和努力敲下来的一个成长的“密码”。准备期间,他每周训练6天,每天12小时,8点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上。“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更要注重从训练和比赛中学习。”杨树明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成为新科冠军后,杨树明的电话一直很“热”,他接受了10多家媒体的采访。有三个问题几乎每次必问:如何准备比赛?站在领奖台上是什么感觉?如何规划未来?这些问题也代表了人们对这位技术娴熟的世界冠军的好奇,想知道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杨树明告诉记者,在准备过程中,发现理论基础还有待提高,他希望有机会继续深造。


点评:七年磨一剑,杨树明的成长故事在技能成功的道路上颇具典型性。技能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只能靠打磨时间,积累经验。杨树明的努力也代表了新一代能工巧匠的坚韧与顽强——不断挑战自我,仿佛心中有一座誓要征服的“珠穆朗玛峰”。他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在技能的道路上永不放弃,奋进。分页


让零件变漂亮


讲台上,来自广东机械技师学院的周楚杰狂吼着。几年准备的压力和辛苦在这一刻释放。


10月10日至10月15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数控铣削项目比赛在德国符拔莱昂贝格举行,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在6天的比赛中,周楚洁发挥稳定,顺利完成赛程,最终夺得金牌,帮助中国在这个优势项目上顺利实现“四连冠”。


据了解,数控铣削项目考察的是选手对零件的工艺布置和尺寸精度的控制。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编程加工刀具轨迹,然后操作数控机床,用数控铣刀切削铝合金和45 #钢。同时,工件的尺寸精度应按图纸要求控制,公差范围不超过0.02~0.03毫米。


这是一场速度、精度和脑力的较量。场上给出的全新图纸,考验着选手的临场表现水平。顶尖选手的差距在一毫米以内。需要准确把握材料的切削量和测量尺寸,同时需要准确编制工艺程序。


“把零件做得很漂亮,很有成就感。”10月25日,周楚洁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数控铣削项目入门难,要想有所突破更难。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得到质的突破。


为了这“台上一分钟”,周楚杰从2016年暑假就一直在数控铣削项目的竞赛队,从那以后,他就没日没夜地和数控设备在一起。


每天8: 00到22: 00,周楚洁除了午休和吃饭时间,都会一直开启训练模式。有时候,完成一个模块需要5个小时,中间没有中断。他经常错过这顿饭。


这个项目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脑力。训练期间,周楚洁坚持身体和心理训练,保持心态稳定。


世界技能大赛专项赛将比赛时间从17小时压缩到15小时,时间非常紧张。不过有了之前扎实的基础训练,周楚洁提前10分钟完成了比赛。


“希望夺冠能让更多人了解数控行业,带动更多年轻人学习这项技术,从而提高行业的技能水平。”谈及未来,周初杰告诉记者,他打算投身技能教育,用自己的成长故事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点评:周初杰操作的五轴数控铣床与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息息相关,与生产环境息息相关。期待有更多像周楚洁这样的新匠人能够走进制造企业和车间,以世运标准引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记者王)据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