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越来越近了。以前香港会举办很多大型花展,也会有很多内地游客来香港买年货。但是自封闭以来,很多游客都来不了香港了。以前人山人海的购物天堂,变成了只属于香港人的节日。更糟糕的是,从上周五(1月7日)开始,香港政府再次实施防疫“辣”措施,关闭酒吧、游戏中心、浴室、健身中心、主题公园、博物馆等。,并取消一切大型活动和不必要的聚会,给原本喜庆的气氛蒙上阴影。
但是,在疫情严峻的当下,为了公民的人身健康,一切工作都应该向防疫让步,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没有人愿意在“病毒就在身边”的支配下,在恐惧中度过新年。
幸运的是,防疫措施并没有完全限制市民们准备过年的“脚步”。虽然夜市被取缔了,但许多市民已经开始在家里准备自己的年夜饭。所以很多香港人还是在注意防疫,同时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香港人一般会在年货包里装什么?
线上线下办年货
说到购买年货,许多香港人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是展销会。由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主办的展销会,是香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大型户外展览嘉年华,每年都会吸引市民。两年前因疫情关闭。今年,第55届交易会于2021年12月11日至2022年1月3日线下举办,正好在“防疫辣招”落下帷幕之前;而“网上交易会”将举办至1月10日,这也是“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首次。为期24天的展览人山人海,吸引了超过100万的参观者,并实现了近10亿港元的总销售额。看来在疫情下,香港人对年货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贸易展览会的官方照片
据外媒报道,除了日用品和家用电器,鲍鱼、响尾蛇、花胶、牡蛎都是大众的心头好。中国的传统节日都讲究用心良苦,香港人过年也不会忘记中国的传统,用心良苦的菜也是家人团聚的必备菜。传统上“牡蛎”和“好”的读音相近,所以会有“繁荣的市场”,在“生菜蚝油”中也会有这样的意思。
外媒报道官网截图
中西合璧的贺年小食
说到香港的年货,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瑞士糖”和“金沙巧克力”的印象中。事实上,包括中西文化在内的许多香港本地年货,一直深受大众欢迎。
很多香港人过年都会准备“满满一箱”。“整箱”多为圆形或多边形,分为多个隔间,内装各种年货小吃。瓜子一般放在中间隔间。当客人来拜年时,主人会赠送一把瓜子,意思是“抢钱”,以此来丰富客人的新一年。“整箱”里有很多种零食。糖莲子、糖冬瓜、糖莲藕等八种甜食,统称为“八糖”。还有小口枣、油角、煎饺等油炸食品,统称为“油子”。这些都是香港人春节前集中采购的年货。此外,国外的新零食也逐渐被纳入“整箱”,如日式点心、欧式巧克力、西式饼干等。
发官网截图到户
“整盒”里的零食都有自己的含义:糖果代表甜蜜的幸运,带着微笑的枣意味着“永远微笑”,油角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崭露头角”。
寓意十足的甜品
香港人凡事都很重视迷信,凡事都要选择好的寓意和预兆。因此,在年货储备中,很多寓意吉祥的甜品也成为了餐桌的“永久客人”。
1年糕
在香港,过年必吃的一种传统食物是年糕。年糕与“年高”谐音,表示收入、职位或子女一年比一年高。
新年年糕(图片来源香港鸿福堂)
2个蛋卷
在香港,近几十年来从未被淘汰的新年礼物是蛋卷。蛋卷,圆,团圆快乐;金黄色,满屋都是金,甚至吃了一地的蛋卷,也是繁荣昌盛的象征。
3芋头虾
香港人有过年的传统。年底临近过年,家里长辈会炒一些年货,比如煎饺、油角、茶泡等。,为的是让他们家富甲一方,金银满地。炸的东西有一种叫“芋头虾”。其实里面没有虾,是用糯米粉和芋头做的。因为“虾”字与粤语中的“哈”字谐音,是笑的意思。“过年家里有芋头虾,全家人都会笑。”它总能赢得好心情。
说起香港人的年夜饭,盆菜是必不可少的传统菜肴。一个大盆里,海鲜、肉类、干货、萝卜等十余种食材层层叠叠,寓意“盆满钵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热气腾腾,象征着节日的团圆。
为了做这道有团圆意味的菜,很多香港人早早就开始采购食材。比如这次展销会,很多人抢购花胶、鲍鱼、香菇等海鲜和干货。就为了做盆栽蔬菜。
盆栽蔬菜用的食材都有头:蘑菇圆圆的像硬币,萝卜(也叫“菜头”)寓意“吉祥如意”,树枝竹子寓意“知足常乐”,蚝油与“好事”谐音,鲥鱼丸子寓意“一年多,钱多”…
有花才是过年
除了美食,过年的花香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很多香港人说的,“过年就是有花的时候。”每到新年临近,香港各地都会举办年货花市,供市民集中选购年货鲜花,花市和花店也会迎来销售高峰。
花的种类很多,各有各的“良苦用心”:百合代表“百年和谐”,剑兰代表“步步高升”,桃花催旺“桃花运”,银柳代表“有银(钱)有楼”……水仙是最传统的一年花,“闻水仙香,已是元旦”。橘取“吉”的谐音,意为“鸿运当头”。蝴蝶兰淡雅多彩,绿叶红果金丝带,一年的喜庆热闹味道马上就出来了。
香港旺角花市道(来源:香港贸易发展局)
除了在过年的家里作为装饰之外,一些市民还会在新年的鲜花上挂一些装有少量现金的红包,表示来年会有好运。
各地的年货都不一样。你还知道什么?请在评论区留言。疫情形势下,希望市民在做好疫情防范,注意个人健康安全的同时,也能过一个愉快的农历新年!
(记者韩琦)
本文为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文章,
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