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你知道吗?我们商店有一个特别的生日聚会。93岁的老太太手捧鲜花为95岁的母亲庆生!两位老人又聋又瞎,走路不用扶,手拉着手,有说有笑,顾客围着拍照,厨师跑出来看热闹。那场面比《偶像化》里的场面还热闹!”让胡路区一家饭店的服务员举报的。
3月9日,记者赶到生日现场,送上生日祝福,并采访了两位长寿老人。
给90后的鲜花
“我已经半个多月没见到你了。我太想念你了晚饭后来我家住吧。年轻人说,花是送给漂亮女人的。我也买一束花,祝老姐生日快乐。”
“姐姐,你可来了,要不是路滑,早就找到你了!为什么买花?我很高兴见到你。没有礼物像我们姐妹一样令人愉快。”
让胡路区的一家酒店里,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沙发上,手拉着手,头对头,时而谈笑风生,时而窃窃私语。
送花的老人名叫唐桂云,今年93岁;生日老人叫严秀珍,95岁。他们是姻亲,平时是姐妹。
“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婆婆,都是‘90后’,都是大美女。今天是我妈生日,我给婆婆妈妈买花了!”
53岁的刘淑萍抱着两束鲜花走了过来。两位老人接过花,笑得合不拢嘴,抱怨乱花钱,说花好看。
饭菜端上来,蜡烛点燃,亲朋好友一起拍手唱生日歌,催促寿星许个愿,吹灭蜡烛。
记者看到,在场的有亲朋好友,有白发老人,也有怀抱婴儿的。刘淑萍说,这个家庭有30多人,四代同堂,所有家庭成员都围绕着老人。
同住一室感情很深
兴奋过后,两位老人和记者聊起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闫秀珍老人告诉记者:“人们都说公婆不好,但我们像姐妹一样好,在一个房子里住了五六年。前几年,女儿没退休的时候,工作很忙。婆婆心疼媳妇的时候,我大姐早早起来给我做饭。她知道我喜欢的一切,比如热牛奶,煎蛋,吐司。晚饭后,我们姐妹下楼,跳广场舞,在亭子里聊天,有时还打会儿牌。”
唐桂云接着说:“我媳妇孝顺。像我女儿,平时洗衣服做饭。忙了一天的工作,让她早起做饭,我很心疼。我们的姐姐们5点起床,6点吃晚饭。早餐也简单。做饭是锻炼。”
刘淑萍说,“我婆婆和我妈很亲,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玩。他们整天粘在一起,互相交头接耳。我妈一训练我,我婆婆就照顾我,浇花喂鱼。婆婆从来不让我操心。”
帮我妻子实现她的愿望
回到创业城小区后,唐桂云老人回到卧室,翻出一些旧相册。
她告诉记者,她最愿意和妈妈一起去旅游。80岁的时候,他们一起飞到深圳、香港、澳门,拍了很多照片,吃了很多美食。
唐贵云的儿子赵兴德说:“那次旅行也是我母亲的梦想之旅。我父亲是个老兵。他生前一直想去香港和澳门看看。我妈说要替我爸完成心愿。”
赵兴德说,小时候条件不好。他家有6个兄弟姐妹和4个男孩,几乎吃不饱。衣服是老大穿给老二的,满身都是补丁。他是家里最小的,喜欢打球,但是没钱买一双球鞋。
“我爸妈吃了一辈子苦,现在条件好了,我想带他们走走。只要有假期,我就会开车带着老人到处旅游,去老家农村,去海边吃海鲜。只要老人快乐健康,他们做儿女的时候就会快乐。”采访中,赵星拉着妈妈的手说。
母亲的善良和孝顺
采访中,唐桂云老人一边打开了话匣子,一边盘腿在床上打着牌,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老人的老家在辽宁省法库县农村。他父母是农民,兄弟姐妹很多。吃饱饭是一种奢侈。17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的木匠赵连戈。我爸妈说他技术好,以后的日子也一样。
“我老婆是六级工人,八村有名的木匠。1959年底被特招至周年,1964年举家搬迁至周年。那时候的大庆到处都是草场,有灯光的地方就是车站。男人打井,女人放羊,住在干燥的基地里。我一天赚了8美分。日子虽然苦,但我知道再苦,孩子也得上学。现在6个孩子都有工作了,这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老人说。
采访中的老人笑着说,孩子在不同的季节负责买衣服,旅游,吃喝。
赵兴德接过我妈的话说:“每天下班进屋给我妈打电话,看着她笑,是我最大的幸福。”
采访结束时,唐桂云老人向记者挥手告别。记者前来采访时,一位邻居竖起大拇指说:“这家人有个孝顺的母亲,家风很好!”
记者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