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又要准备给员工发年货。大家说说年货发什么好?

员工 0 25

公司又要准备给员工发年货。大家说说年货发什么好?,第1张

公司又要准备给员工发年货。大家说说年货发什么好?
导读:相信现在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会给员工发各种形式的企业福利。而春节,作为百节之首,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非凡的意义。所以每到春节,企业都愿意在员工的春节福利上多花心

相信现在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会给员工发各种形式的企业福利。而春节,作为百节之首,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非凡的意义。所以每到春节,企业都愿意在员工的春节福利上多花心思,尤其在网络比较发达的现在,朋友圈一晒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春节企业福利,这也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攀比。员工春节福利礼品,对于企业员工来说既是一种激励和认可,所以怎么发、发什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现在最常作为企业发放的员工春节礼品有三类,分别是:传统型、时尚型和卡券型。

传统型的员工礼品,一般以春节大礼包、米面粮油、水果为主。只不过现在的礼包,大多只是包装好看,实际上好吃的并不多。但作为过年走亲访友或者礼品馈赠的必需品,大礼包确实必不可少,所以如果作为员工福利来发放,确实也是褒贬不一。对于员工来说,企业发放的节日礼品,不仅仅是要求实用性,甚至还包含对产品品牌、美观和创意的需求。所以对于比较倾心于传统型礼品的企业来说,如果能在传统礼包上做一些别出心裁的创意,或许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时尚型的员工礼品,主要集中在一些电子产品、养生保健产品上。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对电子产品、养生保健产品的需求也非常大的,如果能对某一电子产品进行统一定制,刻上员工姓名,这样不但向员工传递了企业文化,也无形之中给礼品本身加了分。就像前几年,我们的马爸爸曾为所有阿里员工送上阿里全球限量福利礼品,博得不少羡慕的眼光。

卡券型的员工礼品,一般是员工最喜欢的福利形式,购物券和现金是最实际的,因为没有人会拒绝现金的魅力。但这也会给企业带来无形的负担,毕竟福利是企业除了钱给员工的另一种回馈,往往会夹杂着各种感情和关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粘性。一旦以钱论之,那就起不到那种“捆绑”的效果了。

企业福利,事实上是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可和激励,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额外的成本支出,所以送什么礼品,我们的采购人员不但需要考虑礼品本身,更需要考虑成本和预算。现在为了能省时省力省钱,更多的企业会求助于有专业资质的福利外包公司。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专人专职,把员工福利问题交给员工福利专家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吃粽子,所以很多公司都会在端午节发粽子、桂花糕、蛋黄酥等应节食品以示对员工的关怀。

不过公司每年都发粽子难免有些敷衍员工了,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对端午福利的需求也渐趋多样化:

1年轻男员工

年轻男生都喜欢数码电子和户外运动,可以发放如运动腕表、旅行背包、无线耳机、智能手环、蓝牙音箱、扫地机器人等礼品;

2年轻女员工

年轻女生都很关注个护美妆,可以发放如口红、眼影、气垫、香水、粉饼盒、护肤液、洁面仪、直发器等礼品;

3中年员工

中年男士喜欢追求品味,可以发放一些礼包礼盒类,如:食品礼包、茶叶礼包、酒类礼盒、鲍鱼礼盒等;

而中年女性对家庭用品比较关注,可以选择一些实用性强的电器,如:电饭煲、电火锅、电烤炉、豆浆机、暖风机等;

4老年员工

老年员工都比较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选择送眼部按摩仪、颈椎按摩器、蒸汽足浴盘、家用按摩椅等健康保健类礼物就很合适。

上面只是简单的举例子,仅供参考,想要员工满意公司的端午节福利,关键是要尽可能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最后提前祝大家万事吉祥,端午安康!

我觉得成都一公司中秋节发五花肉给员工也是不错的其实不管发什么东西,只要公司在过节期间为职工发放福利,就说明这样的公司,还是很有人性化的,说明他们心里还是时刻装着员工,这样也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我觉得成都一公司中秋节发五花肉给员工也是不错的其实不管发什么东西,只要公司在过节期间为职工发放福利,就说明这样的公司,还是很有人性化的,说明他们心里还是时刻装着员工,这样也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我觉得成都一公司中秋节发五花肉给员工也是不错的其实不管发什么东西,只要公司在过节期间为职工发放福利,就说明这样的公司,还是很有人性化的,说明他们心里还是时刻装着员工,这样也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觉得成都一公司中秋节发五花肉给员工也是不错的其实不管发什么东西,只要公司在过节期间为职工发放福利,就说明这样的公司,还是很有人性化的,说明他们心里还是时刻装着员工,这样也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觉得成都一公司中秋节发五花肉给员工也是不错的其实不管发什么东西,只要公司在过节期间为职工发放福利,就说明这样的公司,还是很有人性化的,说明他们心里还是时刻装着员工,这样也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觉得成都一公司中秋节发五花肉给员工也是不错的其实不管发什么东西,只要公司在过节期间为职工发放福利,就说明这样的公司,还是很有人性化的,说明他们心里还是时刻装着员工,这样也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觉得成都一公司中秋节发五花肉给员工也是不错的其实不管发什么东西,只要公司在过节期间为职工发放福利,就说明这样的公司,还是很有人性化的,说明他们心里还是时刻装着员工,这样也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过节发猪肉礼盒很不错,贴近生活,过节家家也要买肉,要是给员工分肉,这样员工家里就不用买肉了。让员工也会觉得您的单位是人性化的!

给你推荐炮台山牌溜达猪产品礼盒

送礼更送健康。纯粮食猪,肉香味美!

这种情况的发说说的内容如下:

1、非常感谢领导送来的美食,让我们感觉到特别的幸福,一起加油,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感谢领导送来的食物,让我们作为下属特别的激动,也是一种幸福的体现,让我们工作更加有动力。

3、感谢老板的慷慨,给我们买了美味的食物,真是太棒了,感恩有这样的老板,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怀。

有一位女子手术出院之后,家里十分困难,到一家肉铺店去买肉。肉铺老板十分大方,直接给了8斤猪肉,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让这位肉铺老板一夜爆红,该老板身上彰显正能量,平时经常会做一些好人好事,只是没有宣传出来。由于我们处在一个科技十分发达的时代,网络可以把他做的善事放大,老板认为他做的这些事是理所应当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拉别人一把,别人艰难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那么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女子手术出院家里困难,肉铺老板直接给了8斤猪肉

猪肉一直在涨价,每斤25元左右,想要买肉吃是一种奢侈。有的病人家庭条件不好,在住院之后,又花掉了一部分钱,住院期间耽误了时间,也没有赚到钱,吃不起肉也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女子也是如此,来到肉铺摊之后,老板拿了一个大袋子装了8斤肉。女子快走的时候,还单独切了一块,生怕女子不够,有很多网友调侃活该这位老板发财,因为人品太好,虽然是商人,但并没有唯利是图。

二,如何评价老板的行为?

老板的行为彰显正能量,开店铺也是为了赚钱,看到对方十分虚弱的样子,有一些不忍心。之后这位老板还故意拍了一个视频进行了回应,声称他从农村出生,在中途也经过了很多坎坷,才有了如今的小肉铺。尽管在外人看来他的肉铺赚的钱并不多,但他对自己的生活十分满意,并且一直在公益这条路上努力,还有很多人要求老板把地址曝光出来,想要支持一下老板。

总之,这位老板一定会有福报,因为他的善良之举,能够感染到很多人。

2012年春节,我们公司宰了5头猪,给每位员工分了10斤猪肉,额外又分给我10几斤猪下水!看到这里,不知情的还以为我们公司太小气了,给员工发这样的福利,恰恰相反,每当我对别人说起这件事,却是满满的回忆!

当时我们公司来了一位新领导,有过当兵的经历,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他看到我们公司有闲余场地,就组织公司员工开辟了菜地,搞了两个猪圈,还给每个部门划分了绿化区域。可以这样说,在他进入公司后,我们公司的伙食标准直线提高,厂区绿化搞的有模有样。

新领导来之前,我们的伙食不怎么样,伙食浪费现象很严重。他到任后,看到这种现象,对员工做了调查,遂做出改变:制定一周菜谱,提高伙食标准,同时严格控制生产浪费现象。他的宗旨很明确,通过生产节约,提高伙食质量!后来,他看到每天少余的剩菜剩饭无处倾倒,就想着利用公司空余场地建个猪圈,既能解决剩菜剩饭问题,又能吃着放心的猪肉,两全齐美的办法。

猪圈建成后,一次就买了10个猪崽,4个月后,我们吃到了我们自己养殖的猪肉。还记的第一次吃我们自己的猪肉的场景:那天早上,领导说:今天杀猪,改善伙食!员工听到领导发话了,群情高涨,几个男性员工挑了两头最大的猪拉到屠宰场,过了几个小时,宰杀后的猪肉就放到了食堂的案头上。那天晚上,厨师用猪肉做了几道菜:红烧肉、红烧大肠、猪头肉、清炖排骨,员工吃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员工是真切体会到了自力更生的快乐了!

年底临近春节的时候,我们每位员工除了金额不等的红包,又每人分了10斤猪肉,可以说,那年春节,对我们公司员工来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春节!

有一年我们单位发了一样黑黑的东西,每人一吨,差点没把我这小女子累死。

我们那一任厂长特别喜欢分东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分不到,小到相册、枕套,大到煤气罐、毛毯,吃的用的啥都有,有一年冬天竟然一人分了一吨煤炭。

厂里雇的车把煤炭给运到村口,这个村有几个职工,就给卸几吨,一堆一堆给分好,车走了,至于怎么把煤运回家就是自己的事了。

那时我们家都是老弱病残,八十多岁的爷爷,六十多岁的父母,父亲有病在身,还有上幼儿园的外甥女,我是家里唯一的劳力。

于是我推着我们家的小推车,放上一把铁锨,来到了村口,一锨一锨的把煤铲到车子里,装个大半车,我就推着回家,妈妈在大门口帮我拉上去,因为我们的门口有个很高的坡。就这样一锨一锨的装,一车一车的推,到后来腿都打颤了,终于把那一吨煤给运回了家。

这是我印象中单位发的最贵最重的一次福利,至今印象深刻。

我们单位分过水泥,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已经过去52年了,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1970年的五月,珍宝岛上的防御工事要加固和做防水处理,这就需要水泥和沥青牛毛毡,连队驻地距离岛上有四公里,由于山路崎岖,而且平缓的地方全部有水,每个战士每次分一袋水泥,每袋50公斤,外包装全部是牛皮纸,扛在肩膀上往岛上送,中途没有办法放下休息,因为下面全部是水,已放下牛皮纸袋就会被水浸湿,是水泥失去效力。

每个战士全装(一支枪,一个子弹袋,三个弹夹,90发子弹,一个手榴弹袋,四枚手榴弹,一壶水,一个挎包)肩上再扛一袋水泥,在崎岖泥泞的道路上,不停的走四公里。

那滋味相当难受,要多累有多累,而且五月份的黑龙江全部都是棉衣,每个人的衬衣衬裤,全部都被汗水打湿打透。

讲老实话,当时我们,不害怕打仗,不害怕挨冻,又不害怕挨饿,这些困难,战士们都能相互鼓励进行克服,唯有这往岛上送水泥,每人一袋,谁也照顾不了谁?再苦,再累,只有自己扛。

当时我们最怕的就是:“单位分水泥!”

下边就是珍宝岛,我们曾经生活的地方和终身难忘的地方!

时间跨度52年,弹指一挥间

参加工作期间,第一次每人分了十斤海鱼,挺开心。第二次分过腐乳,每人一坛。第三次分过大米,每人一百斤。对一个职工来说已经很满足的了,还是国家政策好。

工作了三十多年,也记不清楚分过多少次东西?印象深刻的就是分鱼、大米和猪肉。单位分了东西,大家欢欢喜喜像过节一样开心快乐!

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阶段!由于单位不景气,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工人和干部们都犯愁!一家人都指望着工资生活,想搞点副业吧,小地方人少环境差,没有那么多的资源!

人都是这样,日子好过的时候,分什么都不觉得太好,终于到了什么都无东西可分的时候,大家总是回味日那段时光!直到九八年的时候,下岗浪潮席卷全国各地,人们心慌了,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弄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幸亏我早走一步,九三年辞职下海经商,冒着风险和父亲的责骂,带着老婆孩子开始了移民飘摇不定的生活。历经千辛万苦,一言难尽啊!我相信与我有同经历的朋友们,全国各地有千千万万的人,深知其中的艰苦人生。

人永远都是不知道满足的动物!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磨难时,不知道多少次怀念有班上开工资的安份日子。那时多好啊!按时上下班,到月底领工资,至少没有什么压力和烦恼!有时候也觉得下海拚搏的生活也很好,时间上自由自在不受谁的约束,苦累是肯定的,常常披星戴月的干,身心疲惫不堪!也有开心快乐潇洒的时光!

已经多少年了,没有再享受过单位分东西的日子了,慢慢的也淡定。直到二千年的春天,通过单位同事好友的告知!每个下岗职工可以领取五千元的下岗费!从此以后永远告别了单位。拿着这五千元的下岗费,全部用于做生意投资,虽然钱不多,但是也解决了我们燃眉之急。也曾想过,如果没这几千块钱的下岗费,又能怎样?非常的知足。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这算不算单位给的福利呢?据我所知,来到这个城市时,接触到很多下岗的职工,下岗之后分了一大堆破烂厂子处理不掉的东西,算是下岗费吧,至少我们还算是挺幸运啊!

2018年,过春节放假之前,县里给我们县直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分了一样东西。得到这样东西之后,人人都是愁眉苦脸的,跟马上要过春节的气氛一点也不搭配。你说能不印象深刻吗?

我们都分得了什么东西呢?而且让我们都愁眉苦脸的。你猜不到吧,我想你也猜不到。县里分给我们的东西就是,让我们利用回农村老家过节的几天假期,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多收集民情民意,正式上班之后的一个星期之内,上交一份调查报告。

在那份要求我们春节期间开展走访调查的文件还规定:处级领导的调查报告不少于4000字,科级领导的调查报告不少于3000字,普通干部的调查报告不少于2000字。

好好的一个祥和的春节,领到这样的任务,分得这样的“礼物”,你说闹心不闹心,你说是不是印象深刻?

辛酸职场写在最后:

当领导的,做出可有可无的决定,或者说时效性不是很强的决定,你是不是应该考虑大多数人的感受。我相信领导的调查报告肯定有人帮写,所以他们无所谓。那样的调查报告,你可以过完春节之后,再布置也可以的吧?

九十年代中期,毕业分配进家乡一家国企上班。我在办公室,工资不高,但单位福利挺好,出名的分东西多。

每年中秋春节,是单位最忙的季节。车间黑白二班倒,办公室后勤只留值班人员,一律去车间加班,节前半个月不允许请假。这期间,也是单位分东西的时间,今天,厂办通知主任领这个,明天领那个,忙得不亦乐乎。

单位有自己的养殖场,猪肉牛肉就不用说了,分。有一年春节,竟然每个职工分了10斤鲇鱼,还是活的!据说养殖场新上的项目。于是,各部门下班后,每人提一大透明袋子,里面装着水和三至五条鲇鱼。

家在单位的职工还好说。就是我们这些进厂的新人,还没结婚,大多数人的家在乡镇,离单位远,当时交通又不方便,都住在单位宿舍,单位生产旺季,又不准请假回家,分的肉啊米啊什么的还好说,放在那就行,又跑不了。可每人几条大鲇鱼,还是活的!

于是,我回宿舍和同屋的女孩商量,出去买了个大塑料水桶,放鲇鱼,先养着,第二天告诉我妈来单位拿。说实话,大着胆子,把鱼放桶里,我就不敢去动了,扁扁的鱼头,还长两根胡子,这鱼太恶心了,还在桶里扑腾,弄得晚上也睡不好。

我老公当时是我男友,住男职工宿舍,听他说,分鱼的当晚,宿舍可热闹了。不少出差在外的,同宿舍的就把鱼代领了。他们也没有女孩的细心和耐心,就随便把鱼挂一个地方,也有放脸盆里的,嫌弃鱼扑腾,都把脸盆放走廊上。

可以想像当时的情景:筒子楼的长走廊,每个宿舍门口放个盆,盆里养好几条大鲇鱼。到了半夜,鲇鱼在盆里待不住了,扑腾扑腾跳出来,这下可好,另外的也待不住了,扑腾着往外跳,这鱼生命力特强,在地上扑腾半晚上还死不了,还有挂着袋子破了,鱼也跑出来了。

于是,九十年中期,临近春节,某地方国企的男职工宿舍:早上,一帮睡眼惺忪的大小伙子打开宿舍门,去水房洗漱的时候,门外的长走廊成了鲇鱼池,这帮小伙子顾不上干别的了,趿拉着拖鞋,撸着袖子,大呼小叫地在走廊上快乐地抓鱼!

到现在,老公和朋友们说起当时的情景还笑得前仰后合。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国有企业也三改两改的成私企了,厂长也不叫厂长了,都得叫总,过节别说给职工分肉分鱼了,连个鱼鳞也摸不着了!

约十年前吧,过年了,单位分了六个沙田柚(预先装好的),到家以后拆开,真让人"羡慕"有大有小的六"兄弟"……

以前我们单位都发自己超市的福利卡,我和媳妇一般一周开车去一次超市采购,说实话还是挺好的,愿意买啥就买点啥。

自从去年企业改革,福利卡也变成了发实物,工会发的东西一直饱受诟病。印象深刻的有几次:

1、臭了的鸡

有一次单位发大公鸡,说是当地鸡而且给收拾完放到缩封袋里,本来大家非常期待,结果鸡拿到家就变臭了。原来单位在处理鸡的时候没等鸡凉透就放进了缩封袋,再赶上炎热的夏季,就坏了。

2、五六斤活的大草鱼

有一次单位奇思异想给大家发鱼,本以为发点黄花鱼或者刀鱼之类的,结果一领鱼是五六斤的活的大草鱼。说实话愁坏了大家,这么重的鱼对于没有车的同事来说太麻烦,看着有的同事骑着自行车驼着扑腾水的大活鱼,真是滑稽透顶。同时也愁坏了不少年轻人,拿回家怎么办啊?不敢杀,不会做。最后好多人只好送到饭店低价处理了。

3、烂了的蔬菜礼盒

我们单位有个田园农庄,所以好多福利都是出自那里。这个端午节发福利,其中一项是蔬菜礼盒。大家拿回家一看,里边的蔬菜都烂了。有些员工气不过,直接拍视频把烂菜发到了单位群里。这下轰动了,因为单位老总在群里,工会又是赔礼道歉,又是马上送新鲜菜的,做些表面文章。

写在最后:

既然企业舍得花钱,给员工发福利,就应该在不超出标准的范围内为员工选购经济实用携带便捷的优质商品。否则好事没办成,引起职工不满,反而弄巧成拙了。

我刚参加工作是在80年代末,那个时候大家的工资收入都不高,奖金开始是没有的。不过单位还真的经常分东西,过年过节分鱼(主要是带鱼)、肉(主要是牛肉)、花生油(说到分油到现在还记得一个比较娇贵的女同事,一次领了一桶10斤的油,骑上自行车就摔了一跤,竟然把油桶摔成了两半,身上淋了一身的油,又舍不得剩下的半桶,最后只好捧着半桶油回家,狼狈极了)!后来还分过虾,苹果熟了每年都论筐分苹果,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分鸡蛋和西瓜!

大约有几年的时间,单位每月每人分10斤鸡蛋,开始的时候都是单位用车拉到单位大院,然后通知大家下班去领鸡蛋,场面很是壮观和热闹,也很麻烦,那个年代大家都骑自行车上下班,拿10斤鸡蛋真的挺费事,我每次都得让老公去拿!后来终于改成发鸡蛋票,自己去代销点领取,这样就省事多了。

分西瓜都是在夏天,开始分的那一年几乎每星期都会分两到三次,刚开始还称重,到后来就论个,一次一人3个或5个不等,每次分西瓜我都感到很头疼,因为我既没有时间去排队又没有本事拿回家,也是每次都让老公跑腿去领。那时候西瓜也很便宜,有时候实在嫌烦干脆就不要了!说起来单位常分西瓜的原由也很滑稽:就是一把手特爱吃西瓜,后勤部门就总是不嫌麻烦的隔三岔五采购西瓜来分!

现在想来当年分东西的场面还是很令人怀念的,因为慢慢单位分东西就越来越少了,即使还有也都改成卡或券了!现在的单位再也没有以前热闹,更没有以前有人情味和凝聚力了。

我们单位是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九十年代初的国有四大银行太霸气了,体制内待遇,工资远远高于 社会 。

我记得,几乎每到星期三就发工资以外的各种名分的钱,多少都有。尤其是卖债券的时候,提成特别高,那时候的债权利息高于存款利率,供不应求,都托后门买。

每到节假日,就有各种各样的福利发放,粮油米面茶、瓜果梨桃杏、海鲜猪肉牛羊肉等等,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每次发东西,不是我哥开车接就是打出租,因为一个人拿不动呀!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的春节,居然每人分到一半猪和一半羊,羊还行,不太大,这猪肉……我的天啊!看着都吓人,拖走都费劲,我只好求朋友开一辆“半截子”来运走。

到家了,爸爸也傻眼了,这“大卸八块”的活从来也没干过,没办法,又拉到农贸市场,求一位卖猪肉的熟人,开始肢解这半猪。

人家倒是熟练工,可是也不能白干,又扔下几盒烟,才把猪的各个部位分装进大大小小的塑料袋里,又轰隆隆地拉到了家。

朋友开车一直跟着忙活,晚上又留下来吃顿饭才算完事。我家的冰箱是“琴岛•利勃海尔”牌的,就是今天“海尔”的前辈,容量也大,但还是塞得满满的,幸好是冬天,阳台也可以分担点。

这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单位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