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

员工 0 42

如何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第1张

如何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
导读:  ■招聘员工时,必须注意要与岗位所需的业务能力、志向兴趣相匹配  人力资源经理如果招聘到一位不合适的员工,即使该员工使出浑身解数、筋疲力尽,也无法很好履行岗位职责,必然会造成工作或生活失衡;此外,时间和精力分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表

  ■招聘员工时,必须注意要与岗位所需的业务能力、志向兴趣相匹配

  人力资源经理如果招聘到一位不合适的员工,即使该员工使出浑身解数、筋疲力尽,也无法很好履行岗位职责,必然会造成工作或生活失衡;此外,时间和精力分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表象问题,兴趣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所以人力资源经理招聘时,还要和应聘者充分沟通,看是否符合他的志向兴趣,否则对员工和企业都将造成遗憾。

  ■开展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更新旧的思想,切实接受“工作和生活相平衡”的观念。

  中国传统观念是只强调工作,忽视生活。过去,社会树立的榜样都是热爱工作而没有个人生活的人,比如陈景润,甚至是为了工作而牺牲生命的人,比如焦裕禄。很多普通人也抱着“为了其他所有人而牺牲自己”的精神。但这样对本人而言,毫无乐趣,也最终影响了长期的成效。还有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牺牲青春和健康追求名利与金钱,而年老的时候,又企图用名利与金钱来留住生命和健康。但是现在,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忠孝(可泛指生活)不能两全”的古训,而更多地提倡“拿得起,放得下”的睿智。

  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举办一些讲座、沙龙等交流活动,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员工,接受一些观念。

  ■开展培训活动,辅导员工学习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技巧

  (1)让员工学会为自己作职业生涯规划

  一般来说,员工个人和企业之间,目标和利益是不尽一致的。应该辅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意愿、能力、家庭情况,事先规划好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工作和生活各自的目标。如果没有这样的系统思考,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就难以把握大局、迷失方向;反之,如果有了坚定的原则,就会从容不迫,随时正确衡量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最终目标,使得工作与生活的达到动态平衡。

  (2)让员工认清真正需要完成的核心工作

  告诉员工,其实上级只考核员工的业绩,工作时间长短并不在考核指标之列。如果业绩足够好,就能赢得上级的认可,好的业绩自然可以“兑换”员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花费很长时间完成工作,则反而降低在上级心目中的评价。

  (3)让员工学会专时专用,提高工作效率

  告诫员工必须在工作过程中足够投入,培养时效观念,以提高工作效率,赢得从此任务转换到彼任务的过渡时间;同时告诉员工不要以加班为荣,上班时专时专用,业务时间只关注生活。

  (4)让管理人员学会正确地分配工作,以及向下级授权

  培训管理人员,在向下级分配工作、交代任务时,应该明确其性质、责任人、内容、期限、效果以及考核指标,最好做到完全量化。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相对模糊的,其结果很可能不仅达不到工作效果,还同时浪费自己和下级的时间,造成效率低下、无谓加班;同时管理人员不要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要信任下属,学会正确授权,让他们为自己分担工作任务。

  (5)让员工学会向不合理的工作分派说“不”

  应该让员工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份内工作,哪些工作并属于自己的岗位说明书包含的职责范围,这一点很重要。从组织结构设计、流程管理方面讲,这是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杜绝上级、同级、下级之间职责不清、责任不清;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讲,这涉及到科学测定岗位工作量,合理定岗定编,规范对工作业绩的绩效管理,而且这是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必备的基础能力。

  ■关心员工的身体,对员工进行健康投资

  据统计,改革开放至今,有1200名知名企业家英年早逝,包括青岛啤酒总裁彭作义、贵州习酒总经理陈星国、上海大众汽车总经理方宏、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等。一些民营企业的老板的确是工作的“拼命三郎”,他们往往也要求员工向自己看齐。

  然而对于普通员工而言,熬夜加班会直接导致睡眠不足,这对绩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力资源部应该鼓励计划性工作,不提倡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或通宵熬夜工作;管理人员自己不玩命工作,也不鼓励员工这样做。

  如果出现下列情形,你的工作和生活可能已经在不平衡状态中了:惧怕每天早上上班;不少的工作时间是在装模作样;难以集中注意力,工作上没有任何创新思路;工作压力过大,没有时间休闲放松;一想到办公室,就感到厌恶;很久没有因为工作成果而兴奋了等等。

  实际上,员工健健康康,企业才能平平安安。但是,人力资源部不能只停留在报销医药费、定期体检等传统做法上,而应该主动对员工进行更为广泛地健康投资。

  ■尽力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有不少员工自认为是“大忙人”,常把家庭生活和孩子交给别人代管,将需要花时间、精力、情感的问题用钱打发,还美其名曰“社会化分工”。比如给家人买贵重礼品、送出国旅行,以为这样可以弥补平时的忽略。但是,其实这不仅无益的,而且有害,因为这些无法弥补,只是将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形式化、简单化了。

  但是,要让缺少很忙的员工工作生活两肩挑,确实有很大困难。那么,人力资源部可以适当地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再借鉴一下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

  (1)花旗集团的“员工援助计划”包括儿童看护计划,设置了儿童智力、情绪、医疗等课程,每天为1500多名儿童提供服务。

  (2)微软在员工子女的幼儿园中安放了摄像设备,员工可以在线看到孩子;男性员工也有一个月的“产假”,以便照顾妻子和婴儿。

  综上所述,均衡的生活和工作能为雇主和雇员带来双赢局面。因为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外部客户满意”,必须首先使得企业的“内部客户”——员工满意。企业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失和缺勤率,吸引高素质人才,从而最终使得企业提高效率,扩大产出。研究表明,在维持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方面舍得投资的企业,一般都是公司回报更多。因为这样做,可以带来员工更专注的态度、更高的工作热情、更高的忠诚度。

128倍。青岛啤酒营销中心员工的基本工资是3000元/月,销售代表平均年终奖为3840元,是基本工资的128倍。青岛啤酒营销中心作为青岛啤酒统一的品牌与销售运营管理机构,全面负责青岛啤酒在国内及海外市场的营销工作,已建立起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1、劳务派遣从实质上,目前国内有两种:A、员工是易才公司的,易才派遣到用人单位干活 B、员工是青岛啤酒的,但是把人事工作外包了 比如签署劳动合同、购买社保等。

2、你的属于第二种,从法律上讲你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青岛啤酒员工,这种合同方式可以避免一系列的用工风险

3、你还是去把,大环境就是如此,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只要工资和福利按规定给你就可以!

4、刚毕业的年轻人不要有太多要求,积累经验,能够掌握一个部门的时候就是你提条件的时候了,现在你还没有提条件,挑三拣四的资格!请原谅我的直白!谢谢

您好,青岛啤酒是上市公司,全程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是600600,其母公司为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其下全资子公司还包括:青岛啤酒房地产开发公司、青岛啤酒广告传播公司、青岛啤酒物业管理公司、青岛啤酒工程公司、青岛啤酒物资经营公司。

资料来自

上市公司每年都会公布年度财务报表,里面会提到员工人数。截至2020年底青岛啤酒在职的员工人数为35678人,若加上离退休员工则为42140人。

资料来自青岛啤酒2020年年度报告66页

抱歉,我并未了解到青岛员工结婚可申请青岛啤酒纸箱的相关信息,我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相关信息:

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酒液清澈透明,富有光泽,产生的泡沫细腻;酒的品质醇厚,气味清爽,回味悠长。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1993年7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资本市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截至2015年底,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拥有58家啤酒生产企业,2015年底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189亿元。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1993年7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资本市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截至2015年底,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拥有58家啤酒生产企业,2015年底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189亿元。

是。青啤大厦是该公司的所有员工的办公地点,都是青啤的员工。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是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

好。

1、薪资福利。青岛啤酒菁英计划为销售岗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并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贡献程度给予相应的加薪和奖金。此外,员工还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福利。

2、员工培训。青岛啤酒菁英计划注重销售岗位培训和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和晋升通道,帮助员工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能力。

好。

1、青岛啤酒是一家大型企业,业务员的收入相对较为稳定,且有一定的晋升空间和职业发展机会,这也为业务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动力。

2、作为一个大型企业,青岛啤酒注重团队协作和员工培训,业务员在公司内部得到了良好的培训和支持,同时也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销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