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两个中国奶奶身穿旗袍优雅、知性,有一颗有趣的灵魂及浓烈热爱生活的心。她们高挑自信,搭配得体,装扮精致,无处不在诠释中国女性的端庄和内敛,且像大家证实,美与年龄无关,优雅与年龄无关。奥黛丽•赫本说过:“优雅,是唯一不会褪色的美。” 她们虽然已
两个中国奶奶身穿旗袍优雅、知性,有一颗有趣的灵魂及浓烈热爱生活的心。她们高挑自信,搭配得体,装扮精致,无处不在诠释中国女性的端庄和内敛,且像大家证实,美与年龄无关,优雅与年龄无关。
奥黛丽•赫本说过:“优雅,是唯一不会褪色的美。” 她们虽然已年近迟暮,脸上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皱纹),但却掩盖不住她们自身的优雅。
那一头束发干净利落,漂亮的耳坠,精致的妆容,一双合脚的高跟鞋,还有那充满东方元素的旗袍,银发红唇,表现的自信沉稳。让她们在青春靓丽的人群里脱颖而出,顾盼生辉。原本是出国看风景的,却不想自己成为了风景。而且是巴黎街头上最靓丽的风景。
大家都知道,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称为中国国粹、女性国服 。是服饰文化中绚烂形式之一,现在被广为流传。在很多国家的时装会上,大量的中国元素涌现,给大家呈现不一样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深深感染着大家 ,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力量。她们坐在游轮上欣赏塞纳河畔,像年轻人一样,在网红店打卡品尝下午茶,和宏伟建筑留影,吸引外国帅哥合照。
她们在生活质量上完全不输年轻人,她们爱美,爱精致,爱旗袍,爱高跟鞋等等,她们更爱生活。法国女人以优雅著称,但是中国奶奶和她们相比,一点都不逊色。
我们要像她们学习,待芳华渐逝,和朋友谈笑喝茶,优雅老去。以最饱满的姿态,呈现给世界不一样的东方美。这才是中国气质,经过时光的洗礼,更加的醇厚。
美和优雅是不被年龄所束缚的,我们都有权利选择。如果是你,会像她们一样选择优雅的生活吗?
这位来自石家庄的86岁旗袍奶奶,名为靳玉霞,是当地的一名设计师,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做衣服。哪怕后来读书时曾经是大学物理系的“学霸”,但是她依然在后来的人生中选择改行去做服装设计。这一转行,就干了几十年。现在的她虽然已有86岁的高龄,可依然坚持每日爬楼工作,在制衣间忙碌。
一、爱一行,干一行。
这位旗袍奶奶,虽然年纪不小,但是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却是很饱满的。用她的话说就是“我这个人挺有个性的,就得做喜欢的工作”。恰是来自内心的喜欢,让她哪怕曾经名为物理系的学霸,依然选择不改初衷,选择去做自己热爱的服装事业。现在的她已经在开了几十年的裁缝店里度过了自己的大半辈子。她这样的人,是非常爱岗敬业的,每一次对工作的要求都是很严苛的,在细节之处非常注意。这也许就是爱裁缝、爱设计服装的她,所散发的人生魅力所在吧。
二、享受做事带来的快乐。
虽然这位老奶奶已经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可是她对待工作还是很有激情,每日独自一个人爬楼到制衣间工作,不需要人搀扶。在她看来,自己能做的事就要自己独立去完成。而她本身对工作也是很有自己的看法的,她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哪怕自己的年纪大了,但是依然不应该放弃对工作的追求、对人生的追求。她每天都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而且也很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三、每天连轴转的日子让她开心不已。
这位旗袍奶奶的媳妇表示,虽然我们认为老人家这是在认认真真工作,但是从老人家的想法来看,其实这就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根本就算不得苦和累。因此,哪怕一天到晚都在做事,哪怕每个星期都在轮轴转,但是老人家却毫无怨言,也没什么忧愁。从老人所表达的情态来分析,其实这位旗袍奶奶更乐意每天都能以健康的身体来参加工作,这样表示自己还有用,表示自己还年轻。
关键词“离休生活吊顶天花板”走上热搜榜
网友也因而了解了网络红人时尚博主“爱时尚的天蝎座姥姥”。这名时尚博主是一位年过70的武汉姥姥,名字叫作王沛。离休前,她是一名花样游泳教练员,由于平常工作中时衣着较为单一,因此退休后,她便逐渐开始学着打扮自己。
无论是皮靴或是小短款,只需是目前的时尚穿搭,王沛都是会学着为自己搭一身用王沛自身的话说,自己退休后就解放了,可以随意穿,可以跟时尚潮流了。个子1米72的王沛在退休后没闲下来,为自己报了长春老年大学时尚潮流班,不但脚踩25CM高的鞋参与北京时装展的t台走秀,还走上过中央电视台的演出舞台,一展歌喉。
2020年,王沛由于一条梳头的短视频得到了60多万元的关注点赞,并遭受网友关心,变成了一名时尚达人。在她的视频首页内,不但有她和小孙子共享资源承欢膝下的界面,也有她穿着长连衣裙、旗袍裙等服饰翩翩飞舞的界面。有时候,王沛会手持式油伞,穿着旗袍裙,跳上一段颇具水乡古镇女人风韵的民族舞蹈。有时候,她也会衣着长连衣裙跳一段芭蕾舞,有时候,她还会伴随着歌曲跳上一段迪斯科舞。
据王沛详细介绍,她是武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时尚二队的大队长最初制作小视频是为了能给队中练习用的,之后她自身渐渐地探索着,把自己做的视频都发至在网上,想不到之后会获得到这么多关心。
在王沛公布的200好几条短视频中,不但有她平常舞蹈、排练的界面,在其中还记录了许多她的健康养生、维护保养小方式 。王沛说,实际上她年轻的时候就追求美丽,还会自身找面料对着戏剧服装裁剪衣服,但由于作业太忙了,因此也没在这里上边耗费过过多时间。
“年青时确实太忙了,我自身也是个女强人。”王沛追忆称,她青春时由于看起来高,没有如愿以偿进到文工团。以后,她又进了省队打篮球,退伍后曾当过一段时间的业余组艺人。
王培称,我国引入花样游泳后,她因信对民族舞蹈的喜爱,报考去做全陪导游以后她又变成了省队的教练员,也荣幸去国家队执教,以后又退还了省队。那时,她忙到没空打扮自己,每天就惦记着编姿势、选歌曲,日常只穿运动服,想法全在工作上。
退休后,王沛的本人时间变多了,因此报名长春老年大学去学声乐,但教师看她形体好,就提议她改学服装。在了解的历程中,王沛发觉,“美”并没由于她年龄增大而愈来愈远,时间的沉积反倒协助她能能够更好地呈现美。
有网友表明,王沛的生活真是便是离休生活的“吊顶天花板”,她的生活情况让自身不怕变年纪大了也有小一部分网友表明,王沛往往能过得如此洒脱,一定是富人。对于此事,王沛解释说,她平常也是拿退休养老金生活的平常人,但她感觉,“美”是适合,不一定非得买贵的,有一些低的衣服裤子品质也非常好,穿过的身上一样很漂亮。
王沛还说,她以前去服饰周照相时,都是会特意跟摄像师注重,不必修掉她的皱褶,一条都不好,本来是怎样,就应是怎样。
以上就是我的详细介绍,希望看完对大家有所帮助。祝余生幸福,被爱,让我们一起来点赞,转发,祝福吧!
暌违二十多年,高女士再次见到靳玉霞,是因为一件旗袍。
那是一件红色祥云图案的旗袍,一眼看过去,她就觉得腰线的剪裁方式异常熟悉。几天后再次遇到,那种久违的亲切感来得尤其强烈。她试着与旗袍的主人攀谈,说起当年在石家庄广安街市场给自己做过衣服的那位裁缝师傅,没想到,她口中的“靳师傅”正是对方的婆婆靳玉霞。
仿佛一件珍宝失而复得,高女士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她带了一大束鲜花去店里看望靳玉霞,从前的靳阿姨已经变成了满头银发的靳奶奶,却仍然每天在制衣间里忙碌。
“ 时尚 奶奶”靳玉霞
靳玉霞今年86岁,生平只有一个爱好——做衣服,她把这个爱好坚持了80多年。经她之手裁制的衣服,陪伴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顾客走过了他们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她也用自己的审美影响了许多如高女士一样的庄里女孩的人生。
一生爱美是天然
靳玉霞抓着楼梯的扶手,小心翼翼攀上一级又一级台阶。步子很慢,却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别人的搀扶。
这段楼梯她每天都会上下好几趟。位于石家庄市建明北路的这家成衣定制会所是个下店上厂的结构,二楼宽敞的开间按照工序流程分成不同区域,十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这是一个布料、版样、缝纫机和熨斗构成的世界,靳玉霞穿行其间,仿佛一条鱼回到水中。
靳玉霞设计的礼服
工作人员刘师傅正把一块绣花披肩的半成品围在立裁模特上,靳师傅走过去和她讨论了一下披肩的裁剪。那是一款两件套的礼服,无袖旗袍裙搭配了一件传统云肩形式的披肩。刘师傅是店里资历最老的员工之一,做靳玉霞的徒弟已有20多年了,负责制作旗袍。
靳玉霞对旗袍有着特殊的偏爱,在她看来,这种服装特别适合凸显东方女性的气质韵味。她穿在身上的一件香云纱旗袍,沉着的花色仿佛从古画中裁出,舒适为主的日常款并不强调腰身,却也难得的熨帖合体,有种不被年龄和身材框定的美感。
宽松款不等于没有设计,一样也要立体剪裁,靳玉霞说,设计师要像雕塑家一样,一点点修正服装的版形,让它适应不同的身材特点。除此之外,还要有建筑家的思维、美术家的眼光和音乐家的韵律。
靳玉霞对细节要求严格
一说起衣服,她的话不由得多了起来。
做衣服是她从小的爱好。靳玉霞是张家口万全县人,1935年出生于一个木匠的家庭。隔着80多年岁月回望自己的童年,老人的记忆已如同缠乱的线团,各种人和事搅在一起,最后从中抽出的只有一个微不足道却影响了她一生的片断:自从会用剪刀,她就喜欢把小纸片剪成衣服的形状。母亲总是好笑又好气地抱怨说,家里有张纸就全被你剪了。
爱美爱浪漫的靳玉霞,20多岁时考上了天津师范学院——在她毕业时,学校的名字已改成了“河北大学”。当时 社会 上流行的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靳玉霞人聪明,中学时数学学得最好,大学便读了物理专业。
提起作为物理系“学霸”的曾经,老人笑得毫不矜持,她说每天上完课,专业知识自己就能掌握个百分之六十了,下课后不需花费太多时间学习,便有了更多时间发展兴趣爱好。课余时间她去学了美术,还经常用系里的一台缝纫机给女同学做连衣裙。
旗袍面料
20世纪50年代,画报上苏联女子身上的“布拉吉”支撑了一代中国女孩的 时尚 梦想,这种翻领、碎花、腰间系带的俄式连衣裙一时风靡全国,成为青春中国一道靓丽的风景。靳玉霞给同学们做的就是“布拉吉”。没有现成的版样可供参考,只能对着画报或者成衣“逆向攻略”,不过少女时代的爱好终于有机会一展身手。
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拉吉”,装点了同学们的青春记忆,可以算是靳玉霞踏足时装设计的最早尝试。
靳阿姨的审美启蒙
靳玉霞从河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拖拉机厂从事化验工作,此后因为支援“小三线”建设,去了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日常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化验金属材料的成分,不算繁重,对她来说却有些枯燥乏味。
有一次,靳玉霞听说石家庄二轻局下属的一家服装研究所招人,就大胆过去试了一下。“他们让我做一件衣服,我做了以后他们觉得挺时髦的,就说你来吧。”就这样靳玉霞只身来到石家庄,正式转行服装设计师,后来一家人都搬到石家庄落下了脚。
做衣服是靳玉霞唯一的爱好
无论事业还是生活,对于当时已人到中年的靳玉霞来说,那都是一个近乎从头开始的转变。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熟悉的专业,是否也曾有过遗憾?靳玉霞说,其实大学的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是一个开阔的视野,即使转行去做其他的工作,读书时培养的思维方式和眼光,也能让你做出不一样的成绩。
靳玉霞大学同学的女儿张冬梅,至今对少女时代靳玉霞给自己做的两件衣服念念不忘。“我记得是白色和红色的确良拼接的,但她做得太复杂了,镂空编上小花辫儿还有各种褶子。”那两件衣服她从高中一直穿到了大学毕业,因为“它们太漂亮了”,那些年她一直没有什么买新衣服的欲望。
张冬梅很喜欢靳阿姨。她的母亲大学毕业后分到石家庄拖拉机配件厂,靳玉霞刚来石家庄时曾在她家落脚,晚上就和她睡一个房间,两人经常聊天到很晚。在张冬梅的记忆中,母亲与靳玉霞个性不同,老姐妹之间总是吵一阵好一阵。不同于靳玉霞的“文艺”,她的母亲是那种朴素务实的性格,衣服永远灰白两色,没有太多讲究。靳阿姨却时常会给她讲一些服装搭配的知识,鼓励她要超越上一代人的审美。
靳玉霞设计的旗袍
“她会跟我讲**可以搭配紫色,我后来试过,效果特别好。”张冬梅回忆,自己曾有一件红色上衣,靳阿姨看了说上衣的花色中有一些灰色的元素,可以搭配一条浅灰色的裤子。那种浅灰色当时只有成年人才会穿,她试着搭了一下,发现和上衣是绝配。或许今天看来,这只是一些最基础的搭配规律,但在那个时代却是难能可贵的审美启蒙。张冬梅说,自己现在五十多岁了,自认为衣品在同龄人中算是中等偏上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靳阿姨。
那个时代,在服装研究所工作的靳玉霞或许要算是石家庄走在 时尚 最前沿的人。靳玉霞回忆,当时研究所负责几家服装厂的设计工作,还会做一些中山装、西装、旗袍等,有时还有外宾专程来定制旗袍。所里订了不少日本或者其他国家的时装杂志,让她得以了解 时尚 流行的动向。
30年不断衣中缘
被高女士认出的那件旗袍,就是靳玉霞给陈运平量身定制的。“她那些衣服的收腰,我觉得放在全国都是一流的。”时隔近30年,高女士依然对靳师傅的设计风格记忆犹新。
手绘旗袍
高女士认识靳玉霞时只有十八九岁,正是爱美的年纪,时常对着服装杂志幻想那些漂亮衣服有一天也能穿在自己身上。她是在一次在街头上闲逛时,偶然发现了靳师傅的服装店。
靳玉霞50多岁时从服装研究所办了内退,在广安街的市场里开了一家服装店。20世纪80年代,个体户还是新鲜事物,她的老伴是石家庄一所学校的校长,一次都没好意思到她店里来过。“我做事从来都是我行我素的,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专业设计师出身的靳玉霞会做时装,这在当时颇具吸引力,附近高校的老师、棉纺厂和华药的职工纷纷来找她做衣服。每天下午靳玉霞到店里来收活,门前总会排起长队。
那个时代裁缝店大多要顾客预先买好布料,再向裁缝要求做什么款式。靳玉霞懂设计懂搭配,经常会根据顾客的形象气质向其推荐适合的面料和服装。“比如说你选了一个你喜欢的,她觉得跟你的身份形象不符合,她就替你Pass掉了。”一件适合的衣服不只是一件衣服,更是自我认知的一个途径。高女士就是在靳师傅的指导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风格,而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细节,那时去裁缝店,纽扣、拉链、里衬也是要顾客自己去配的,但靳师傅做的衣服这些辅料她都会亲自配好。在靳玉霞看来一件衣服是一件整体,而这些细节往往才是点睛之笔。
靳玉霞和她设计的旗袍
高女士回忆,靳玉霞当年为她裁制过一件丝绸连衣裙。夸张的泡泡袖和晚礼服的款式,她从前只在欧洲的歌剧中看到过。最出挑的是裙子左肩的一大朵玫瑰花,是靳师傅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她把我和这个衣服融到了一起,把我整个人的精神气质都衬托出来了。”高女士说,是靳师傅让她明白,不是人要去适应衣服,衣服是来衬托她这个人的。
她在靳师傅那里做了六七年衣服,最后一件是自己的结婚礼服。如今已是企业高管的高女士回顾往事,她说是靳师傅的手艺点燃了自己热爱生活追寻美好人生的星星之火,靳师傅给她做的那些衣服,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可惜后来因为服装店几次搬迁,当年通讯又不发达,她与靳师傅渐渐失去了联系。现在机缘巧合,重新续上了这段缘分。“都说慈母手中线,靳师傅当年给我缝了那么多衣服,她在我心中就像是妈妈一样。”
靳玉霞的服装店后来搬到了煤机街上,取名“美雅”,那时候不少石家庄人都听说过有一个很会做衣服的“煤机街老太太”。90年代以后成衣市场日渐繁荣,人们光顾裁缝店大多是为了定制重要场合穿着的礼服,靳师傅的旗袍成了许多庄里新娘的婚服。“有些顾客结婚的时候找我来做旗袍,等她的孩子长大要结婚了,又来找我做旗袍。”靳玉霞说。
76岁王彩琴也是靳玉霞的老主顾,年轻时在棉二工作的她就曾找靳玉霞做过旗袍。转眼几十年过去,王彩琴退休之后依旧热爱 时尚 ,组织了一支以中老年人为主的业余模特队,常年四处演出走秀。模特队的演出服大多是找靳玉霞定制的,在她看来,靳师傅懂得中老年人的需求,设计又 时尚 超前。年轻人有年轻的 时尚 ,靳玉霞设计的那些旗袍和时装,让中老年人也可以在T台上自信地展示出属于自己这个年龄段的美丽。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种享受
“这个地方原来是打开的,效果不好,后来就缝上了。”制衣间内,靳玉霞指着一件浅色西装上衣腰间的衣褶说。这是件用于走秀的时装,款式比较夸张,上衣的左右襟采用了不对称的设计,较长一侧的衣襟上装饰了与面料颜色相近的绣花。“一件衣服上装饰不要太多,有一处亮点就足够了。”
靳玉霞是个“细节控”,一旦哪件衣服哪个地方没处理好,她晚上回去觉都睡不好,翻来覆去地想问题出在哪里、该怎么改正。几十年的严格要求磨炼出了医生般的敏锐眼光,现在只要有人从她面前一过,她就能看出对方的衣服存在什么问题。
店里工作人员正在为一场时装秀做准备,40多套时装的设计制作都要靳玉霞一一把关。其中几套衣服的材质她始终不大满意,想换成轻薄飘逸一些的面料,她到楼下找来色卡册子仔细比对了半天,合上册子又一次上了楼,“我再去找小马商量商量。”
靳玉霞和徒弟马丽娜
小马名叫马丽娜,1995年出生的她文静腼腆,是靳玉霞最年轻的徒弟。她在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从学校毕业后来这里学习打版裁剪,刚刚3年多时间。靳玉霞尊重她的意见,有事情也常与她商量。
店里的工作人员很多都已做了十年以上,大多是像靳玉霞一样热爱服装的人。正在给一件旗袍钉纽扣的王师傅是店里的绣花师傅,她从小就喜欢绣花,长大后有了缝纫机就自己学着用缝纫机绣。她原来在幼儿园工作,孩子们的演出服都是她亲手制作。退休后听说靳玉霞这里想找个绣花师傅,就自告奋勇找上门来。“其实也不为挣钱,主要是想找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干。”
旗袍花扣
靳玉霞喜欢和徒弟们待在一起。她每天早晨来到店里,在制衣间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一周七天天天如此。靳玉霞原本就是个单纯的人,除了做衣服之外别无任何爱好,年近九旬的她,似乎把所有的专注全都放在了这个爱好上,只要是在面对衣服时,她的思路就会变得特别清晰,记忆力也好了许多,一枚纽扣一处绣花,都能记得一清二楚。她常开玩笑说,自己要一直做到90岁。
“你见过80多岁的老太太每天还在工作,一星期一天都不休吗?”陈运平提起婆婆,语气中满是感佩,“在我们来说这叫敬业,但对她来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是工作,她认为那是一种享受。”
来源/燕赵都市报
河北石家庄某86岁的白发老奶奶开了个人时装秀,虽然已是高龄,但是她设计的时装不管打板还是裁剪,都是由自己一针一线亲自完成。不仅如此,她所设计的礼服还颇受欢迎,当地很多年轻的姑娘在结婚时还特意上门恳请她能够帮助设计礼服,看到自己的衣服展现在他人身上老奶奶自己也特别有成就感。从老奶奶个人时装秀展示出来的服装作品可以看得出来,老奶奶的设计理念还是非常先进的,不管是服装颜色搭配还是布料的选配,都颇有自己的一套审美,并且符合当下潮流。
对比86岁的老奶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当一条咸鱼呢?86岁这个年纪可以说是高龄了,在很多人固有印象里面,86岁应是安享晚年。然而在白发老奶奶的身上,她不仅坚持打版设计衣服,而且还开了个人的时装秀。家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表示这是老奶奶一生的梦想,作为家人也特别支持。都快走完了一生,还坚信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并且为之付诸实践努力,对比起来,我们这些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去当一条咸鱼呢?
追逐梦想,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算晚。随着小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小视频上面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从中也看得出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尽管年纪已经年迈,但是依旧追寻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坚持自己的理念,比如爱好生活的爷爷,虽然一把年纪了,但是不管着装还是日常生活都特别精致。他向往这样的生活并且怡然自乐,虽然分享出这些日常视频也受到了不少网友的抨击,觉得这是在作秀,但是生活是过给自己的,只要自己坚持就好。
此外在小视频上面还看过一名年近80岁的老奶奶,坚持跳舞多年的她,虽然年迈,但是身姿依旧轻盈。不仅能够在往舞台上面发光发彩,而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特别饱满,说她才60岁丝毫不过分,但实际上她已经是80岁的高龄了。
在这些人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梦想的光芒,不管什么年纪只要有梦想都不算太晚。相对而言当下的年轻人很多在踏入社会之后甘于做一条咸鱼,不愿意为自己的未来打拼一辈子,只想着啃老。如此强烈的对比,不知道年轻的一辈是否会自省。所以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一生中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为之付诸努力,毕竟有梦想的人不管放在什么地方都是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