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偷闲于珠海华发商都C馆三楼之〈阅潮〉书店看看闲书,不经意间遇见了,瑞典人林西莉所著之《古琴》一书,好奇之下便细细的品读一番,以作此文用以自勉。林西莉先生在七八岁时她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珍贵的礼物,一把粉红色的中国伞,上面还有奇妙的中国字。这
偷闲于珠海华发商都C馆三楼之〈阅潮〉书店看看闲书,不经意间遇见了,瑞典人林西莉所著之《古琴》一书,好奇之下便细细的品读一番,以作此文用以自勉。
林西莉先生在七八岁时她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珍贵的礼物,一把粉红色的中国伞,上面还有奇妙的中国字。这是传教士从遥远的中国带回来的。老师也常跟他们提起,世界上还有中国等其他国家。多少美好幻想和童年的好奇都寄存在那把美丽的伞中,至今她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它
从此,林西莉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来到北京
在五十年代末林西莉就跟瑞典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老师学习汉语。
1961年,28岁的林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那时她偕夫婿定居北京两年,并到北大继续学习中文。与此同时,林西莉在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学习古琴。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林西莉师从古琴大师王迪。两人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使得林西莉对古琴的掌握和理解都有了质的提高。
几十年的古琴生涯,让林西莉对古琴的了解深入其中。直到现在,林西莉每周都会在家用六十年代老师们赠她的明代古琴“鹤鸣秋月”弹上一曲。
一个童年时种下之兴趣,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爱好去实践这样的人生多有意思。用心坚持吧,也许有一天爱好会变成事业。
孔子操琴解兵难
历史记载:曾经孔子游学,在途中正给学生们上音乐课,却遇上楚、吴两军开仗。一伙乱兵游勇把孔子师生团团围住。面对着执刀持枪、暴躁肃杀的士兵,孔子镇定自如。他从容不迫地继续讲解乐章的和谐之妙:『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孔子一边讲解,一边操琴示范,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就连那伙围困孔子师生的士兵倭寇,也被其宁静的气氛所感染,煞有介事地倾听起来。结果,那些士兵在孔子讲完课后,还护送孔子他们一行上路……
孔子平生『无一日不歌』,
科学实验证明:音乐可驯服野兽,也可改善人心。
真可谓:
乱军听礼乐,肃杀气顿轻。乐清理德正,调理暴躁兵。琴为护法神,匪贼变如宝。
孔子操琴解兵难,
仲尼习琴师敬佩,
琴声频频沁心肺。
俗人赏乐听音色,
圣人操琴透智慧。
曲调声声呈其象,
文王操中寻厚德。
--摘自吴慎著作《音乐创造生命奇迹》
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居士谈古,若无古琴,新者亦须壁悬一床,无论能操是否。纵不善操,亦当有琴。
琴
知音一曲百年经,
荡尽红尘留世名。
落雁平沙歌士志,
鱼樵山水问心宁。
轻弹旋律三分醉,
揉断琴弦几处醒?
纵是真情千万缕,
子期不在有谁听?
(爱就好好的去爱,用心吧)
妃子笑于珠海
首先她告诉你,说明她是爱你的,她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不想欺骗你。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能生气,千万不能怪她。你的心态要做到不卑不亢,自然一点,你就说:这是别人送你哒,我果然没看走眼,你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生,我没有什么权利去替你决定,不过你要是接受了我会很伤心哒。考验一下她,看看她会怎么处理。毕竟如果是因为物质而离开你,这样的人你和她在一起也没什么意思对吧。
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有七根弦,木头是用的梧桐木,弦是丝线。又叫七弦琴,中国的古典书都称之为丝桐。琴是代表中华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标志。古琴就是音乐当中的一部《易经》,就象哲学一样。古琴代表中华民族的音乐,最有代表性的曲子就是《高山流水》。中国是有很好的音乐的,中国的琴就是一部哲学, 也有人说应 该叫作音乐艺术, 叫作道,琴道。
我们讲孔夫子, 他的理想是希望这个国家的人民以礼乐来治国,和平外交。现在我们正是这样的了,礼乐治国。历史上写中国是礼乐之邦,乐是最有代表意义,所以周总理说昆曲好得很呢,昆曲是戏曲当中的浪花。我说音乐也好得很,但是七弦是音乐当中的浪花。你只有学了之后,才能够理解,不会弹,你还不能一下子理解,它的声音讲究韵味,不追求好听。我弹一曲《平沙落雁》,我只追求自然界平沙的味道,我自己就好象……掺入它的当中,浑然一体了。我要弹出那种味道来,自己有那种意境,那样一种感觉,我就和这个琴合二为一,这就是天人合一,就是修身养性。
弹琴十个指头老是在运动,十指通心。想老了不痴呆的话,弹点琴还是好。手指头在动,说我弹不出好曲子没有关系,这个琴本身随便拨了两下,它就好听,它就是这么好。陶渊明不会弹琴,我们但不把他作为一个琴家来看,他就是无弦琴,没有弦,他不会弹,他说每天摸摸琴也觉得舒服。思想境界到心里头去了,一样达到养生的目的。嵇康就说你好好弹琴,再结合到饮食起居,你的寿命可以自己掌握。
嵇康就是写了《秦赋》,是写得很好的,“殷殷琴德,不可猜忌。”这个琴的德教,太深奥了,不可猜度。琴本身是个很美的东西,美学。美的享受,外国人美的享受是维纳斯,裸体像,中国人美的享受是认识,境界高,境界很高的。
文字介绍
文字介绍
全文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相见。我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主要研究遗传进化,也就是研究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栽培植物的起源,古琴则是我的业余爱好。据我所知,在我之前,已经有几位专家在这里做过讲座,如陈长林、李祥霆和许健,后两位都是音乐学院的古琴教授。他们从开始就研究古琴,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业余爱好,不是真正研究古琴的,但是我非常喜欢古琴,到了只要有一张古琴就满足了的程度。我有一个老朋友,他是英国剑桥大学很有名气的教授,现在已经90多岁了,我们是很要好的朋友,他到中国来之后就爱上了中国古琴。他来中国本来是搞中英文化交流的,但是他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后,买了一张很好的古琴,回到英国之后,就专门研究中国唐代音乐。他来的时候才30几岁,现在90多岁了,仍未结婚,就只爱一张琴。关于古琴,好多人都不认识它,有些电视和**里把古琴放错位置,出了一些笑话。我今天介绍古琴,只能说是浅谈。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前面有好多专家学者都已经介绍过,我只能是谈一谈我对古琴的认识。
先简单介绍一下古琴。现在所说的古琴,就是有很古老历史的琴。它有七根弦,又叫七弦琴,琴身用的是梧桐木,弦是丝弦。关于丝弦,以前杭州有一个回回堂,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都在做七弦琴的琴弦,但它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了,现在要想恢复丝弦很不容易。因为做古琴用的是丝弦和梧桐木,所以琴又叫丝桐。现在叫它古琴,是因为它历史很古。古琴的历史很悠久,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久,它的历史就有多久。相传在伏时就有了,后来神农、黄帝以至历代君王,他们没有一个不会弹琴的。我们想想神农、黄帝那个时代,除了种植五谷果蔬,同时他们也需要娱乐,他们就拿一个木头板子,绑上几条绳子,那时的绳子是什么样呢大概就是皮筋吧。后来到了黄帝时期就有了丝,就用丝来做丝弦,丝弦一直用到今天。就是说很简单的一个板子,在上面绑上几条丝线来弹,这就是最早的琴了。开始究竟是几条弦呢在尧舜的时候是五根弦,后来到了文王、武王的时候又加了两条弦,这就是七条弦,就叫作七弦琴。
据有关文献记载,从有文字的时候琴就出现了。就是说,在夏禹以前的石器时代,还是用石头做锄头时,就有了琴,同时也有了医,古书有记载。这两种东西:中国的医和中国的琴,它们的历史都是很悠久的。琴书上说:“琴之为器,创自伏,成于黄帝,法象乎乾坤,用宣乎妙道,古之明王君子皆精通焉。昔者师襄鼓琴,则有游鱼出听,六马仰沫,况于人乎。自古明王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全赖琴之正音是资。则琴之为道岂小技哉!而以艺视琴道者则非矣。”历代有修养、有学问的人,无论干什么行业,特别是文人,像苏东坡、文天祥、柳子厚,都会弹琴。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琴是代表中华民族音乐的。中国华民族有什么音乐呢我们在电视上看的管弦乐队,那是外国来的;代表我们中国的音乐是什么呢是胡琴吗是琵琶吧这都是少数民族创造出来的。《三字经》上写的清楚,“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匏是少数民族吹的笙,土就是埙,恐怕有人没有听到过,我带来给大家看一看,它也是一种音乐,是中国的八音之一。现在音乐学院有人会吹,各种调子都吹得出来,能和七弦琴配合。木是敲的木鱼,石是磬,现在考古出土的石磬是个新发现,它们大小不一,一排排和编钟差不多,可以打出各种音乐调子来。关于金的东西有很多,如编钟。再就是丝桐制的琴和竹子制的箫。八音是古代的八种音乐,在众多的音乐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庙堂音乐,从前的庙堂里举行祭祀的时候,就有琴和瑟,小者为琴,大者为瑟。瑟是五十根弦,后来瑟太大了,不好带,就把它变小了,就是电视上见到的筝,筝是已经变小了的瑟。在众多的音乐当中,琴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音乐的。西洋音乐最有代表性的是小提琴、钢琴,咱们的就是这个琴,这是我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六艺,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和《乐经》,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易》是中国的古典哲学,现在全世界都研究它,它是一部很伟大的著作。《易》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古琴就是音乐当中的一部《易》,就像哲学一样。怎么说呢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一,万物起于一。”一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以前我听钱学森教授做报告时,他说,宇宙中最基本的单位是什么呢是一点“·”,还是一道“-”他说物理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单位不是一点,而是一道。我听了之后觉得很有意思,中国最早研究宇宙起源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这么一道“-”,万物起源于一道“-”,这就是八卦中的第一卦,即乾卦。“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一横弄断了就是两道了,就是坤卦“--”。外国人说中国没有科学,他贬低了中国古代的文化。这里面仔细研究还是大有文章的。有的人说要琴做什么呢拿到博物馆去陈列吧,它算什么音乐呢其实琴也是很有味道的、有道理的。中国要有一种音乐,一种代表中华民族的音乐,就是这么一道“-”。我今天就谈琴是怎么造的,很像“-”。有许多同志知道琴,但还有许多同志没有见过琴,有的人琴、筝和瑟都区分不开,其实琴就是一道,把它剖分成两下,就是上面一道,下面一道,上面是天,下面就是地了。上面是乾卦,下面是坤卦。我们的祖先研究音乐是大有文章的,我倒不是在贬低外国的西洋音乐。中国音乐史书上历代都有记载:琴的形制,上面是天,下面是地,十三徽代表十二时辰……那就是说七弦琴本身就是《易》的具体形象化,细研究里面的文章多得很,现在这里不能展开来细说。
咱们祖先提出宇宙起源于一,万物起源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此往后,产生了好多东西,许多名堂都在这里头。因此,两仪、四象、八卦,排列之后万事万物都可以得到解释,由两仪、四象、八卦,到最后这七根弦,你想弹什么曲子就弹什么,变化大得很呢,这也是一部《易》。我喜欢它所以赞美它,它确实非常有意思,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音乐。古琴的内容非常丰富。古琴从这种意义上说是很有意义的音乐,它有气派,历史悠久,内涵非常丰富,代表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现在文化部也开始重视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把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多少年来,它没有位置,只有一些文化人和像我们这样的业余爱好者喜欢它。现在连联合国也承认它了,它在中国音乐和世界音乐中都占有了一席之地。
下面我说一说琴的声音。对于我们喜欢琴的人来说,它美妙得很,在不喜欢的人来说,它就像弹棉花,没啥听头。我国从孔夫子时就倡导礼乐之教,一个国家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时候也得懂得礼,所谓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已复礼。光礼还不够,还要有乐,为什么要乐呢要有修养就得有乐,孔夫子梦见周公,他做梦都想回到西周,那时家家都弹琴,唱歌,讲究乐,就像现在在外国家家都弹钢琴一样。
弹琴有什么好处你只要一弹琴,心就安静下来了。现在人心浮躁,弹琴就让人不一样了。所以你看凡是弹琴的都比较平和,比较温和,因为这是礼乐之教,现在要好好宣传它了。我说的礼乐之教,礼是培养人的风格态度,风格要培养好要通过乐教,既然是乐教,如果只攀比好听,搞靡靡之音,那还谈什么乐教呢一弹就想入非非,不行。中国古琴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乐器没有的:古琴是弹给自己听的,弹琴先入静,不能有邪思妄念。什么人都可以学,八十岁的老头也可以学,修养嘛,养老嘛。几岁的孩子也可以学,不是少年宫的一个五岁的小朋友弹琴得了奖吗它本来就是教育性质的,和我们上学校老师按风琴教我们唱歌一样是美育。美学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素质教育,所以七弦琴是一种美育的具体措施。
在西周时候,家家都有琴,小孩子都弹琴;到了春秋战国以后,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下子把文化都毁了,所以礼崩乐坏,也不讲礼了,乐也没人学了,所以现在六艺只剩五艺--《诗》《书》《礼》《易》《春秋》五种,没有《乐经》。《乐经》的乐理讲些什么,我们现在不知道,但是我们今天从各个方面还能了解一些,比如说《礼记》里有《乐记》;太史公也谈到一些关于琴的问题。《礼记·乐记》说:“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所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蔡邕在《琴操》中说:“琴所以御邪僻,防心*,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现在社会很复杂,活到一百岁的人很少了,按照中国的古文化传统,人活到一百二十岁是正常寿命。现在看哪个活到一百二十岁很少,没听到过。嵇康说人活到千百岁没有问题,我们今天在思想、身体上应该怎样安息,劳逸结合,怎样安排才能做到晚上睡觉都不安心,难得安宁,那怎么长寿呢自己把自己就整垮了。汉武帝时有个人叫窦公,在天台,一百八十岁,汉武帝知道了,想长生不老,就把他找来,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说他什么也不知道,就只知道弹琴,弹一辈子琴。他住在皇宫吃得好,喝得好,回去不久就死了。弹琴可以养生。小提琴虽好,声音大,贝多芬拉拉,把耳朵给拉聋了。中国的音乐不是不能做到大声音,咱们少数民族的胡琴、二胡不是响得很吗琴的音乐声音比较小,但韵味好。我带来两张琴,一张是古琴,是元朝的,一张是新琴。什么叫古琴,什么叫新琴,大家都认识一下。我们是初学,一、两千块钱的琴就可以。你学会了,以后有缘份,自然有好琴。
琴里面文章可多了,天文、地理、宇宙、人生,都在里头,中国的琴就是一部哲学。也有人说应该叫作琴文化,叫作道,道德的道。琴道,有如喝茶有茶道。茶有茶文化,琴也有琴文化。琴,好多外国人都喜欢它,我刚才说的我那个好朋友,剑桥大学的,他连老婆都不娶,就是一张琴,爱成那个样子。所以中国琴有中国琴文化。
昆曲据说要办个昆曲学院,古琴将来也要办学院,我们现在的领导也认识到这点了。要把乐学好了,就能修身治国,即所谓修、齐、治、平。人民的修养好了,我们的国家就好起来了。《史记》太史公曰:“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信,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此谓五音之和入耳而感动于心肝脾肺肾,而得仁义礼智信之正也。得其正则疹疠之气不入而寿矣。是琴德具有寿者相也。荀子亦谓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是皆养生之谓也”(《宋史·乐志》)。所以我就谈一谈琴在我们国家,在我们历史上的位置。
我们讲孔夫子,他的理想是希望这个国家的人民以礼乐来治国,和平外交。现在我们正是这样的了,礼乐治国。历史上写中国是礼乐之邦,乐最有代表意义,所以周总理说昆曲好得很呢,昆曲是戏曲当中的兰花。我说琴也好得很,七弦琴是音乐当中的兰花。你只有学了之后,才能够理解,不会弹,你还不能一下子理解,它的声音讲究韵味,不追求好听。我弹一曲《平沙落雁》,我只追求自然界雁群在秋天飞翔的味道,我自己就好像……掺入它们当中,浑然一体了。我要弹出那种味道来,自己有那种意境,那样一种感觉,我就和这个琴合二为一,这就是天人合一,你想想那是个什么境界呢还能胡思乱想吗不可能。所以这就是修身养性,返其天真。把自己心里弄得非常的安详、安静,进入我说的“空无妙有”的状态,人就空了。但并不是消极,我这是有所不为而有所为,是空并不空。所谓空,就是把身外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空了。琴里头修身养性就是这样的,你也能有这样的境界。我今天回到家里弹一弹琴,把自己空了,睡觉也不做梦了,做梦也做好梦,第二天上班精神很好,不是更好吗做好本职工作,效果更好。弹琴如果有一点私心杂念,就弹不下去,至少弹琴的一点钟、两点钟你会空了。你每天这样空一下,就是养生之道,如果你能全部把自己空了,那就成“神仙”了。
琴的声音是清微淡远,声音很小,韵味很好,弹琴的时候是自己在享受,改造你的思想境界。空了之外,还汲取一些营养来养你的大脑。一个大脑白天得办公,好好地吸收些营养。除了物质世界之外,还要有精神生活呀。对于精神世界,这个琴就很好。我以前建议过,希望小学里开古琴课,代替音乐课,小学生学这个多好啊。在少年宫有几十个学生,都是小孩,从五岁到十岁,都在学琴。我们今天带来个小朋友,才十一岁,一会儿让她弹,看她弹得多好。会琴的人都很肃静、很安祥。人首先要培养的,就是乐礼之教。中国的友人预言,中国的和平外交、中国的思想教育,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之下的。马列主义是个大海,什么好东西它都要,儒家思想它也要,因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现在都提中国文化,将来这种思想在世界上会起作用的,会起很好的作用的。现在我们正在提倡礼乐教育,以法治国,以德治国,我的理解就含有这种儒家思想的因素。继承传统,文化传统不能丢。马列主义是继承传统,所以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少数民族音乐都让它蓬勃发展……
现在我说琴本身,琴的制造、琴在一个国家的作用。孔夫子是天天弹琴,把琴拿来当作做功课,就像天天读书一样,天天都整理自己的思想,朱熹继承孔夫子,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周公之后是孔子,到宋朝就是朱熹,这些人都讲究这种修养。弹琴是最好的气功,它能使人气血宣活,最后就达到一种境界。人和自然界浑然一体,高度协调,这就是天人合一,这种自然状态,有什么不好呢别的音乐很紧张,一般的音乐有鼓动、有刺激的,琴恰恰相反,它要你安静下来,弹琴不为了追求好听,真正的琴,弹得自己进入入静状态,人就是天地的中心,你说宇宙的中心在哪里
最后谈谈琴与美学。琴的美学内容丰富,所谓无极、太极、两仪、四象思想在里头都有。咱们中国的琴书,哪一个音配合宇宙间的哪一个星宿,都谈了。哪个音、哪个弦和天上哪个星宿对应,我觉得,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真是聪明和具想象力。
琴的构造,包涵宇宙人生。一张合乎规格的七弦古琴,要具备九德:一奇,即泛音轻快,散音透澈,按音清脆,走音平滑;二古,恬淡中有金石韵,清浊适中;三透,清越响亮而不咽塞;四静,琴面弧度平正,任何一点上不起砂音和飘起的尖声;五润,发声不躁,韵长不绝,清远可爱;六圆,声韵浑然不破;七清,容易听清楚,少杂副音;八匀,散按、与十三徽按泛的音色统一而无差异;九芳,愈弹而声愈出,无弹久声乏之病。一张七弦古琴具备这九种条件即九德,从美学角度看,是美的。琴音色之美,稽康在《琴赋》中描写得非常耐人寻味,他说:“惜惜琴德,不可测兮;体情心远,邈难极兮;良质美手,遇今世兮;纷纶翕响,冠众艺兮;识音者希,谁能珍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
古琴气韵是高雅的,在美学上是尽善尽美的,真可谓音乐中的兰花。
琴在美学上的意义,还可以通过成连如何引导伯牙到海上感悟而作《水仙》操的故事,说明琴之美在于移情。如不能移情,何美之有大还阁伊桓序曰:“昔伯牙受琴于成连,三年不成,乃与牙俱至海上,连托故而去,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涌,林岫杳冥,怆然感曰,先生能移情我情哉!援琴歌水仙之曲,遂为天下妙。乃知琴之道,通神明,协上下,以天授而非以人授;以神合而非以音合,不徒求之宫商律吕间也。”
美学教育的例子还很多。
你琴弹得好,水里的鱼都跳出来听你弹琴,正在吃草的马听到你弹琴,就扬起头来听你弹琴。这都是美学的教育,形容它感动人,也感动动物。
我的嗅觉不好,闻不到香味,我有时候在屋里弹琴面前摆一盆茉莉花,我这一弹,香味我能闻得到了。你说怪不怪呀,这是我的亲身体会。另外一个可能不确切。我弹琴,桌子上摆一盆文竹,一弹琴,文竹的叶子就一动一动的,是不是桌子在动就不敢说了。但那个香味是确实的,开始以为自己是唯心主义,我搞了几次,不弹琴我闻不到香味,一弹琴香味就出来了。它能够感动物质。有个医学家研究琴的声音,哪种声音能够感动人,哪种声音能够感动物。并不迷信,浑然一体嘛,植物、动物都一样,身体发出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了,是可能的,可以解释的。这是说明养生、美学各种东西到现在其实是发展了。
我弹琴只能弹给自己听,琴能使我入静,心灵美,起到养生效果。我今天带来两张琴介绍。这张琴是尼龙钢丝弦,另一张古琴是丝弦,让你们认识一下,有机会看一看。你们看钢丝弦弹得多响亮啊,演奏效果要好一些;丝桐就没有这么响了,但音色韵味好一些。我在前面说过,弹琴不是为了追求好听,追求的是修身养性,你们弹了就知道了。丝桐的丝开始弹不行,但是弹了多少个曲子、多少年以后,你就会理解了。
古琴发展到今天分成两个阶段。有人说丝桐就该拿到博物馆里去陈列了,早就该被淘汰了,这是走极端。说钢丝弦不是七弦琴,是钢丝弦琴,也是走极端。只要对国家建设好,对大家素质修养教育好,就都提倡吧。我是喜欢弹丝桐,从前就是弹丝桐。最早的时候,弹的是古琴,现在讲究唐朝的琴,唐琴、宋琴,我以前老师那里都是那种琴,那种琴弹起来,韵味真是妙不可言。总而言之,它是属于美学素质教育,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它跟旁的音乐不一样,你看它的历史记载那么丰富,我们不能把它丢了。我就谈到这儿吧,咱们来弹琴吧。
请小朋友王如来弹一曲《流水》。
(《流水》琴曲)
清朝张孔山是大琴家,给本曲加了七十二滚拂,把水声扩大了,在我们国内都是弹这个曲子,现在卫星转播的也是这个曲子,是老琴家管平湖弹的。这个曲子是比较高层次的曲子,一般琴弹得相当熟了之后,老师才让学这个曲子。我们这个小琴家,你们看她现在把《高山流水》弹得相当好。在琴曲里有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学琴的人都喜欢这些曲子,对于懂琴的人这是美的享受,众位开始听,有点不习惯,慢慢地听就觉得有味道。
刚才《流水》写的是长江万里图,杜甫的诗:“花近楼台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弹流水的上游到锦江,那七十二滚拂是经过三峡。关于三峡,李白写的一首诗和郦道元写的《水经注》,都写得很好。李白的诗大家都很熟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三峡。琴曲到后边,就出了三峡,江面开阔得很。李白到黄鹤楼送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情画意都在里头。现在我弹《平沙》描写秋天,就是写雁群在万里长空飞行和起落情况,是个中小曲子。《平沙》要扩而大之就是《秋鸿》,明朝大琴家朱权作的那个曲子,很长,像二万五千里长征,气势磅礴。中国琴的曲子非常丰富。《平沙》是学琴的人都要弹的,雅俗共赏。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琴歌。唐末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说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后来又被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曲谱最早见于《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1864 年)传谱,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迭唱三次,故称“三迭”。每迭又分一迭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迭不尽相同。
琴歌歌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商参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林依轮的儿子去参加变形记,就开始圈粉了……
据说是少女们理想的富二代类型。
这位小哥自称去过最穷的地方是广州。
▼
为啥林依轮的儿子会变成一个“去过最穷的地方是广州”的任性富二代。
林依轮作为歌手就是代表作《爱情鸟》,
大家觉得他已经退隐好久了。
一个“过气”的歌手,林依轮
是 娱乐 圈中名副其实的超级隐形大富豪。
据说林依轮非常有钱
他的家里简直就是一个私人艺术博物馆。
各个角落里都摆放着名画,随便一幅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林依轮从1999年就开始涉足收藏界,各种艺术收藏品价值不菲。
当时林依轮上节目,带着华少去了他家,当时就被惊呆了。
著名油画家喻红的自画像,就放在茶室里一张清末民初的楠木大漆床上。
走廊里挂着季大纯《二十,三十,四十》,2007年价值就到了700多万。
门厅上挂着200多万的周春芽的《绿狗》。
卧室
除此之外,门厅里还有一幅刘野的作品《莫扎特》。
客厅里这幅《夕阳下的骆驼》是周铁海创作于2000年的成名作,是07年林依轮从纽约拍来的。
当时他只花了6万1千美元。
而在2014年,周铁海的作品已经拍到了500万人民币。
后来林依轮嫌这样太高调就给收了起来。
而餐厅里挂着潘德海专门为林依轮一家创作的《全家福》,则是属于无价之宝。
…
那么问题来了!他咋这么有钱!!!
1970年4月4日,林依轮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小时候的林依轮,因为父亲脾气不好,经常被揍。
回想起从什么时候开始挨打,他说,可能几个月的时候就开了吧。
以前别人问起他的童年,他总是笑着说,跟你们都差不多,其实他的童年非常灰暗。
不但挨自己父亲的打,连院儿里长得比他小的人,都敢欺负他。
有一次,一个经常打他的小孩从远处跑过来,他立马紧张靠在墙边,怕挡人路被打。
结果那人跑过去的时候,还是给他一巴掌,然后继续跑。
林依轮反而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只打了他一巴掌,而不是一顿揍。
个头比人家高半截,胆子却非常小,林依轮说,那时候就是怂。
一直到16岁,因为他参加活动,晚了半小时回家,父亲还不留情的揍他。
所以他现在特别能理解,被父母打怕的孩子什么样,看到大人一瞪眼直哆嗦是什么感觉。
他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是多么压抑。
后来,在父亲去世后,他出了一本书,把这段经历写在上面了。
他的母亲看到却很不高兴,说你不应该这样写,林依轮说,我写的是事实呀,而且我说出来之后,心里好受多了。
而母亲却说,看了你写的这些,我心里不好受。
后来有一次,他跟母亲参加访谈节目,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她说方方(林依轮小名字)是个命苦的孩子。
当时他特别能体会到,那个苦是什么样的东西。
不过好就好在,林依轮的性格还是很好,虽然父亲那样打他,但是他从来没有恨过父亲。
他很庆幸自己现在是个正常人。
如果当时有抑郁或其他倾向的话,恐怕现在都知是什么样。
1987年,他刚毕业,当时的梦想就是做歌手。
1988年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到了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公司,因为父母都是搞音乐的,所以,当时没想到音乐这条路这么难,跟预期完全不一样。
在广州混了两年,他发现当歌手根本没那么简单。
就在困惑的时候,朋友告诉他国外能赚钱,遍地都是黄金。
当时他对国外的理解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有钱,于是就动了心思准备出国。
当时他还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出国前去参加厨师学校培训,拿到了一个三级厨师证。
1990年,他就到了玻利维亚
在那呆了两个月,发现其实没什么可干的,幸好自己可以做厨师。
他找到了一家中餐馆,当时老板就让他做蒸板,每天早上八点半到,先把两大盆牛肉,两大盆儿鸡肉,拿出来解冻,然后开始切菜。
老板特别严格,如果发现他做的蛋炒饭里面,有米粒粘在一起,老板会毫不留情的把米饭泼到脸上。
所以在做之前,他要用手把冰冷的米饭给抓分开了。
从早上忙到下午两三点,休息一会就接着干到十一二点,甚至两点。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厨艺得到了提升,因为跟厨师们相处的非常好,他们会告诉林依轮一些做饭的方法。
之后,很多人来到饭店都是点名要吃他做的饭。
当厨师有一点好,肯定是饿不死的。
可能是因为国外的菜比较贵吧,所以老板说肉可以随便吃,菜尽量就不要吃。
结果,短短四五个月的时间,从130斤涨到了190多斤,变成了一个胖子。
那段时间虽然很辛苦,但是过得也算快乐。
后来偶然间,大家去KTV唱歌才发现,原来他的歌唱的这么好。
大家都说你应该做歌手,这时候林依轮心里很酸,自己本来就是歌手。
但是当时他已经放弃了唱歌这件事。
促使他回国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一场意外。
他朋友让他帮忙介绍工作,因为对方什么都不会,林依轮就让他去厨房帮打下手。
当时厨房是机械化的压面、和面,做了一段时间,朋友就发现不太喜欢这个工作。
但是还是要硬着头皮干一个月吧,于是在心不在焉干活时,就发生了意外。
他的手被压到了压面机下面了,听到惨叫声后,林依轮立马关掉总闸,并叫来救护车。
上车时,朋友说,林方(林依轮原名)你回国吧,你还年轻,有那么好的前途,不要像我这样,40多岁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就这样,经过深思之后,他觉得不应该放弃梦想,应该坚持下去。
三天之后就辞职回国,继续追逐他的梦想。
然而他回国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还债,他去玻利维亚的时候,借了3万多,光去玻利维亚的机票就有两万多港币。
当时想着在那边赚完钱,就回来把债还了,却没想到,自己能这般两手空空的回来。
为了努力赚钱还债,也为了实现梦想,他就开始去酒吧、KTV唱歌。
每天时间安排的都很紧,一直从下午五点到半夜12点,不停地赶场子,有时候还要唱到两点钟左右。
每天都奔波在歌舞厅酒吧的路上,一年四季如此,整整两年才还清债务。
不过吃了这么多苦,机会总算来了。
1993年,林依轮发行了自己第一张专辑《爱情鸟》。
他的厨艺
就是靠着这项技能,林依轮打造出了一个相当高端的人际圈。
比如曾梵志,任小勇,张朝阳,赵珩、王中磊等这样的人物,都因为他的菜,成了他的好友。
美食 圈大腕,IT风云人物,商业精英、明星大腕等名流都被他的厨艺给征服。
有时候他们一起入席,只为尝一口林大厨的做的传奇菜——卤大肠。
比如,为了能品尝林依伦亲手做的传奇卤大肠,著名画家尹朝阳甚至愿意为他出关。
一幅画拍出7000万的画家曾梵志为了喝一口林依轮做的藕汤,甚至主动打电话送画!
曾梵志为了吃一锅莲藕汤给他连打好几个电话,最后还送画送古琴。
要知道曾梵志随便一幅画都能卖上700万港币啊!
我只想感叹,这汤可真是值钱啊。
林依轮做饭到底有多好吃,看看孙悦的反映你就明白了!
▼
这样的林依轮很早就靠着买房子实现财富自由了,甚至还做过周杰轮和周笔畅的房东。
这么一个隐形大佬,好好的过自己日子就好啦,没理由要做“辣酱”吧?(一直觉得餐饮在创业项目中算得上最脏最苦逼的…)问了一下,还真不是跳票玩炒作。
林依轮当年跑去做 美食 节目,纯粹就是因为对 美食 的热爱。他自己喜欢做辣椒酱,一炒就是十几斤,没事就喜欢到处送人,结果大家说辣椒酱挺好吃。朋友一看,行,投个100万美元,跑到今天融资都超过5000万了。
不管是 娱乐 圈还是美术圈,家中客人络绎不绝。
从风云人物到前朝遗老,各种复杂的人物,都会出现在他的交际圈中。
王中磊、那英、胡歌、刘德华,都是他的座上宾。
名模马艳丽、孙悦更是提起他做的饭,就往下咽口水。
甚至去林依轮家做客,都要打电话排队预约。
在这些朋友的推动下,2014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饭爷”,做起了高端辣酱。
2016年5月,开售两小时,直接卖掉三万瓶。
2017年,单月销售额达千万。
他要把“饭爷辣椒酱”做成美国亨氏番茄酱那样的品牌,每个家庭的餐桌都要摆上一瓶。
2016年8月,他的这个项目估值就达到了36亿。
不得不说,中国人对于吃的热爱,那可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呀。
在1999年生下了大儿子林子濠后,西华就选择退出 娱乐 圈,全心的相夫教子。
直到2005年她复出后创办了北京共同 娱乐 公司。
担任总经理的她把林依轮签了进来,自己打理事业。
因为林依轮做的一手好菜,西华就安排林依轮去央视做了《天天饮食》这个节目。
这档节目不仅让林依轮再度翻红,更是结识了大批名流好友。
这才为他的事业开启了又一扇敞亮的大门。
后来的投资理财也是深受西华影响,促成了他在投资上面赚得了一大桶金。
所以说,林依轮后来的致富之路,有一大半的功劳属于贤妻西华。
心态特别好,这可能和她近来喜欢过慢生活有关。
西华自己的面向也越来越给人安心平静的感觉,有两个像“小情人”一样的存在的儿子,和老公林依轮也结婚有二十多年,日子过得似神仙,怎么都是无畏无惧的。
他和妻子西华也一直恩爱如初。妻子西华驻颜有术,性情和婉,是个极具文艺气息的女子。
当了妈妈之后,心态自然有改变,何洁直言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很害怕坐飞机,因为自己当了母亲了,如果自己出了问题孩子怎么办,她不放心把生命交给未知的人,很没有安全感。
林依轮也自曝从不和老婆同一趟飞机,孩子也要分开坐,原因是即使出事了也要保证至少有一个人是安全的。这个理由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因为飞机事故有时候真的很难避免。
蔡少芬每次坐飞机,她都会打电话给张晋:“老公,我现在在飞机上了,我要飞了,若我有事的话,你必须要好好保护好两个女儿!“有对家人的牵绊,所以明星坐飞机内心也是惶恐,担心有不测发生,所以林依轮与不老婆同一趟飞机出行,也是很明智的。
对于这种不安,汪涵的话更有哲理性,生活就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和不期而遇的幸福交织而成,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突如其来的灾难对我们的打击小一点,让不期而遇的幸福延续的时间长一点
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有名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古琴有五弦和七弦之分,《礼记·乐记》:“昔者 舜 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孔颖达 疏:“谓无文武二弦,惟宫商等五弦也。”《宋史·乐志十七》:“《五弦琴图说》:‘琴为古乐,所用者皆宫、商、角、徵、羽正音,古以五弦散声配之。’加上“文武”弦,就成了七弦。
弦再多,还有瑟,有二十五弦之多。所以琴和瑟严格来讲不是一种东西。
嵇康是魏晋名士的领袖,他雅好五弦琴,想必其它名士也差不多吧。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