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千里寻母”女子讲述心路历程:找到“妈妈”像做梦一样)

老婆058

(“骑行千里寻母”女子讲述心路历程:找到“妈妈”像做梦一样),第1张

为了寻找失散30多年的母亲,35岁的女子于昌华从山东老家出发,开着摩托车来到四川。10月8日,余昌华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消息,称在网友和警方的帮助下,找到了疑似亲生母亲。


“感觉像做梦一样,好神奇!”10月9日,余昌华告诉该报,她已与疑似生母见过面,很多信息可以匹配。另外,她收到了鉴定机构的口头通知,亲子鉴定结果已经初步确定她和这个阿姨有血缘关系,但还需要检测人员的进一步确认。不出意外,几天后她就能拿到正式的纸质报告。


于昌华说,她1987年4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东明县鹿泉镇郑旗庄村。她妈妈是被人贩子从四川拐卖到山东后生下她的。3岁的时候,她妈妈回了四川,两人从此失去了联系。


从懂事开始,余昌华就有了找妈妈的想法,但因为年龄和经济状况的原因,没能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15岁那年,余昌华因为家庭情况去了广东打工,但她是个不安分的人。她喜欢武侠小说,也向往“云游”。2012年,她买了一辆自行车,第一次骑到了成都。这趟顺风车上,余昌华也在想着找妈妈,但当时信息不发达,最后无果。


摩托车爱好者余昌华本打算骑摩托车去俄罗斯,但因为疫情未能成行。村里的一个熟人告诉她,既然出不去,不如去找失散已久的母亲:“去找吧,说不定能找到。”就这样,9月初,余昌华从山东出发,踏上了千里寻母之路。


余昌华南下后,开着摩托车经过湖北、湖南、重庆,然后到了四川。在乘车过程中,她向熟悉的亲朋好友打听母亲的情况,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缩小搜索范围,最终确定母亲是四川乐至人。


10月4日,成都一网友通过短视频平台私下联系她,称其母亲就是余昌华要找的亲生母亲。当晚,余昌华骑车到对方家中,与疑似亲生母亲见了面,大部分信息都是对的。之后他们做了亲子鉴定,初步结果确认有血缘关系。


“在我心里,我已经认她是我妈了。”于昌华说,按照山东人的习俗,她带着母亲在酒店里吃了一顿饺子,庆祝这“不可思议的大团圆”。“这就是幸福的滋味。”余昌华说。


对话余昌华:


与生母分离32年,她骑马千里寻找


报纸:你以前有没有想过找你妈妈?


余昌华:我有。我妈被人贩子拐卖到山东,我3岁的时候她就回了四川。邻居说她可能已经死了,但我还是想找到她。2012年,我一个人骑车去了四川,当时除了母亲的名字,我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一无所知,所以不知道去哪里找。那时候我也没有智能手机。我用的是一个200块钱的按键,从来没想过在网上求助。


大概在2018年,我又骑着摩托车去四川找妈妈。当时注册了社交平台的账号发布寻亲信息,最终石沉大海。在成都住了几天,咨询了四川当地人。他们说只知道名字,连名字的真实性都不确定,几乎找不到。


这两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看到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寻亲寻人,就注册了现在的账号,希望看看以后能不能找到妈妈。但是看到很多亲人一点消息都没有,感觉可能很难找到。


论文:今年国庆假期你为什么又去四川探亲了?


于昌华:曾经想在俄罗斯骑行,后来遇到疫情,不能出国。自从2013年我爸去世后,我就一直一个人生活。一个和我们家关系特别好的邻居建议我去找我妈。就算我妈真的得了白血病,我也能找到其他可以互相照顾的亲人。


论文:你为什么选择骑摩托车?


于昌华:一方面,我13岁的时候出了车祸,大腿骨骨折,长途行走不便;另一方面,因为不知道我妈的任何信息,坐车也不能挨家挨户,但是骑摩托车很方便。


报纸:你在旅行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余昌华:路过重庆垫江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身上的衣服全湿了,就在垫江住了一晚。看到天气预报说第二天凌晨不会下雨,于是4点起床,摸黑骑上摩托车。结果雨还是很大,6点多天还是黑的。恰好那段路弯弯曲曲的多,又陡又滑又窄,非常难走,相当危险。我有点近视,也没戴眼镜。雨天骑摩托车,雨水打在头盔玻璃上,看不清路。一直用手擦也没用,只好慢慢走,以免掉下来。


找到疑似生母后,我带她吃了一顿饺子


论文:寻亲视频发布后,你从哪些渠道得知了与母亲有关的重要线索?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


于昌华:我弟弟在视频下面留言告诉我的。他说我妈后来又嫁到四川,生了他。当时我有一个视频好评很高,他在下面给我留言,说你妈现在在成都武侯区,然后让我提供地址和他见面。因为他一直找我私聊,而且是深夜,又不肯提供相关个人信息和证据,我怕他出轨,就把他拉黑了。


然后他给山东老家的鹿泉派出所打了电话。派出所所长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大概是晚上9点多。他当时跟我说,你哥打电话说你妈找到了,在电话里跟我核对家庭成员基本信息。这才知道敲诈我的是我哥。我赶紧骑着摩托车去了他们住的地方,见了面,聊了聊我们家的情况。第二天,我们去做DNA比对。


报纸:你是什么时候决定找到自己的生母的?


余昌华:经过DNA比对,我给她拍了两张照片,寄回了村里的邻居。他们都说和我妈很像。很快,DNA鉴定机构打来电话,说初步确定我和我妈有血缘关系,但最终结果还要等论文报告。今天(10月9日)给武侯区公安分局的何警官打了电话,后天就能拿到纸质报告。


论文:当你遇到你怀疑的亲生母亲时,你是什么感觉?你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了吗?


余昌华:我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我甚至没有想到很多人不太重视寻亲,但我不知道我怎么突然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注。我连我妈的信息都不太清楚,但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找到了我妈,而且正好在成都,我当时住的地方。感觉自己踩了“狗屎运”,感觉很神奇。


论文:找到生母后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于昌华:第一反应就是和妈妈确认她的健康状况,问她是不是得了白血病。之后的第二天,我想带她去吃饭,但是我妈是清洁工,不能请假。我还跟她开玩笑,说我大老远来找你,你就别那么“财迷”了。然后我去了汶川,把我找到妈妈的事告诉了一个之前帮过我的阿姨。谁知她“走了”,我见到了她的家人。


我妈请假后,我带她去吃饺子。这是山东的风俗。当家人聚在一起时,他们必须在春节期间吃饺子。这就是幸福的滋味。接下来几天我也会陪着她。等亲子鉴定结果正式出来后,我们还要专程去感谢四川警方,然后准备回山东两天,感谢邻居长期的照顾。


“不会打扰我妈的生活,放假我会来看她”[S2/]


论文:网上有一些声音,说你在炒作,质疑寻亲动机。


于昌华:有网友说给我留言却不回,说我屏蔽了别人。其实我没有屏蔽任何人。我只是黑了我弟弟,因为我当时不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关于我妈的籍贯信息,由于她离开山东的时候我还很小,所以我并不知道她确切的籍贯信息。听一个四川的亲戚说她是四川乐至的,我在第一个寻母视频里说她是四川乐至的,但是后来另一个亲戚提到我妈妈其实是四川绵阳的,之前的信息可能有误,于是我在新视频里修改了信息。在我找到我妈,确认她真的是一个幸福的人之后,我删除了这个信息有误的视频。


但是有些网友不相信我,还觉得我在炒作。我说郑旗庄村很大,全村几千人。欢迎你来玩。不信你也可以随便问问我,包括我也在采油六厂周边卖过冷面和瓜。他们很多人都认识我,可以证明我说的是真的。


论文:在寻亲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你有什么感受?


于昌华:这么多人的帮助,我真的真的很感动。我点了其中一个视频下的官网,当时觉得可能没用。结果四川的公安部门直接去我们老家鹿泉派出所了解我的情况。得知此事后,包括四川绵阳、乐至等地的很多警察都一直给我打电话,询问我母亲的详细信息。我把从邻居那里知道的信息都告诉了他们,他们帮我在网上一个一个查。有


报纸:你未来的计划是什么?


于昌华:[/s2/]因为我妈已经在四川成家立业了,我一般不打扰她的生活。过年的时候,我会尽量过来聚一聚。如果不行,我也会给她买礼物。然后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想带我妈经常去山东生活,因为她现在做保洁员,真的很辛苦。


本报记者何立权实习生张欣怡


资料来源: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