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 ‖ 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

老公 0 100

(心香一瓣 ‖ 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第1张

原《周鸿伟与周洪生的秘密城市》于2022年7月11: 48在河南出版。


被包括在一个集合中


#心香有两瓣。


# 2周鸿伟作品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心香一瓣 ‖ 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第2张



总第1334号2022年7月6日




新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文化研究室主办








我父亲给我母亲的礼物


周鸿伟·周洪生






在家乡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台脚踏缝纫机。这台缝纫机已经有好几年了,是一件传家宝。这是我父亲给我母亲的礼物。







(心香一瓣 ‖ 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第2张





那一年,60年代初,爸爸妈妈刚结婚。我父亲写了一部小说,得到了一笔稿费,为我母亲买了这台缝纫机。这是一台上海制造的“蝴蝶”牌缝纫机。那时候是名牌。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我妈小学毕业后,正赶上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支撑国家各行各业。她被县里招聘,进了县里的第二餐饮劳务公司,主要学习美发技术。因为她妈妈学习努力,有进步,被县委招待所招了。她成了VIP女服务员,主要为外宾和苏联专家提供美发服务。




我母亲出生在农村,工作认真负责。她还敢于批评单位的不正之风和不良作风,无形中得罪了个别领导。为此,有的领导处处打压她,给她小鞋穿,还经常要求她不要。一气之下,母亲辞了工作,回老家参加生产劳动,成了新农民。




母亲性格倔强,是一个不肯屈服和低头的人。她在城里的时候,为了学一技之长,有一技之长。她以范妮为师,学习缝纫和裁剪技术,这样她才能有立足之地。她虚心求教,刻苦学习,刻苦练习,终于掌握了一门好的缝纫裁剪技术。




我父亲是个文学爱好者。他在密县广播电台担任编辑和记者。他喜欢在业余时间创作文学作品。得知母亲学会了缝纫和裁剪技术,他喜出望外,于是用自己发表在河南省文联《奔跑吧时事》杂志上的小说《老乔的爱情故事》,花了五六十元,托人从上海买了一台脚踏缝纫机,作为迟来的爱情礼物送给母亲。







(心香一瓣 ‖ 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第2张





这台缝纫机是父爱和母爱的见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友谊和感情。两个人都去了鹤西,但这个老东西还在讲着父母的感人故事。




这台缝纫机从上海千里迢迢来到我母亲居住的密县曲梁公社泉庄村周洼西的小村。从此,它在这里定居并生根发芽。它的到来给村子带来了欢笑。它在我聪明的母亲身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从此,母亲日夜为乡亲们裁剪缝纫,这台缝纫机不知疲倦地歌唱着。




一块布料,被母亲灵巧的双手剪成样品,经过缝纫机工序,变成漂亮、宽敞、体面的衣服。这些衣服是给老人、男孩女孩和孩子穿的。她们的母亲因心灵手巧、剪裁新颖、工艺精湛,深受村里大姑娘、小媳妇、男青年的喜爱。他们经常请求母亲帮助指导他们穿衣戴帽。有人叫她姐,有人叫她姨,有人叫她姨。




村里三个村的人见证了这台缝纫机日日夜夜的歌唱,也见证了我妈的辛苦。这台缝纫机为我的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四个兄弟的衣服里都有他们的杰作。它就像我们四个兄弟中的第五个妻子。这是我家的宝贝,是传家宝。




妈妈非常珍惜这台缝纫机,视其为宝贝,没事的时候也经常照顾它。她这边抹油,那边留滑轮,所以很珍惜。她不让我们这些小鸡蛋动。这是她专用的。







(心香一瓣 ‖ 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第2张



作者合影






然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场事故给了我母亲沉重的打击。父亲下乡采访时,突发重病,不幸去世。强妈痛苦万分,几乎起不来了。每当她看到那台缝纫机时,她都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台缝纫机已经成了老式的古董。但是我妈很珍惜。有一次,缝纫机出了点小故障。我妈小心翼翼地抬着鼻子,从上庄坐火车,到郑州去修,修得焕然一新。后来家里条件好了,我们准备再给妈妈买一台便携式缝纫机。但是我妈妈不让我去。她说很好用,看着很舒服。我们必须放弃。




后来,我们住在城里。但每次回老家,我妈都要去缝纫机前看一看,摸摸。她爱不释手。看着它,她着迷了。







(心香一瓣 ‖ 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第2张





那台缝纫机是老式的传家宝。它静静地放在房子的一个角落,见证一个美丽的故事,讲述一段短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