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玉佛代表什么意思

爸爸0121

送玉佛代表什么意思,第1张

送玉佛代表什么意思
导读:这些代表后人美好的祈愿与向往,然而这并非正经佛教里面的东西,《大藏经》里面没有的。说难听点就是迷信,是牵强附会。而且又有不少骗子打着佛教的幌子来骗人,又把佛教的名声搞臭了,蛮讨厌的。如果有信仰的话,其实我们是不赞成带佛像或者纹佛菩萨的。比如

这些代表后人美好的祈愿与向往,然而这并非正经佛教里面的东西,《大藏经》里面没有的。说难听点就是迷信,是牵强附会。而且又有不少骗子打着佛教的幌子来骗人,又把佛教的名声搞臭了,蛮讨厌的。

如果有信仰的话,其实我们是不赞成带佛像或者纹佛菩萨的。比如你去不干净的地方如厕所啊、夜总会啊,也会跟爱人恋人等情爱亲热,这些都是对佛极为不敬的行为,佛不计较,但护法神会计较啊。“但有佛像处,必有护法神”呢。

不要说迷信的话,老人对佛祖虔诚是好事

如何处理呢

1放在高而干净的地方供奉。一分恭敬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十分收获。

2送与他人结缘。但最好是学佛人,或恭敬佛菩萨的人

3送到寺院交给师傅。

------------------------------------------

附上:

这是净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对佩戴佛像的开示。希望能够引起您的重视。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与邬崇音居士书

(一九三五年)

崇音居士慧鉴: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民国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光绝不知其事。

事后,道阶来 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亵渎。至十二年,仍复如是。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于道阶。道阶尚能讲经,而于恭敬尊重,完全不讲,亦可叹也。彼 会中所来之一切人员,各须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则彼此折福。然现在由道阶提倡,已成通规,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过爱,不能不为一说耳

。……

现今之善男信女及在家居士,多以玉制(或金银等)佛像、观音像挂件为护身符,不仅不带在衣服外,还紧贴皮肤,进厕所也不摘,洗澡也不摘,亵渎之罪绝非浅浅!还妄想依此 植福消灾,岂有如愿之理?!更有传言什么‘男带观音女带佛’以调和人体阴阳之气,实在是胡说八道之极!印光大师乃大势至菩萨化身,于此弊端之始就极陈其过,鉴于此流弊之泛滥,特录大士之法语示众!唯愿大众惜福,莫遭罪业

对于你的建议是:不能送!

古人说,君子无故不去玉,意思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适宜将自己的玉石取下来的。为什么呢?

其一、玉有灵性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玉石可以养人,修身养性,约束自己的心性与言行,多年以后,你能感受得到它多年以来的变化——更加温润细腻,光暖泽人。

人玉互养,人玉合一,这种灵性让人难割舍,不宜随意将自己的美玉转手于他人。

其二、玉的强势属性

黄金珠宝,钻石彩宝,更多的是一种炫耀,一种外在的宣泄,一种对他人的主权宣告。玉,自古就地位显赫,为帝王将相达官富贵所用,普通人家是没有实力与权利享用的。古人阶级地位与社会地位划的很清,玉的享有享用是要有“资格”的,它自古以来就很强势,但它同时是温润内敛的载体,就是说它的个性是“不怒自威”。

而这种不怒自威,也带着强烈的个人属性,个人主权与立场的宣扬,更能表现出自己的魅力与气场。

其三、玉的私有性

玉最大魅力也许就在于其温润而不张扬的“侵占”。它能自然而然久而久之地“霸占”你的心,你的感情,与你的身心形成难以割断的牵绊,与其说你的玉戴久了离不得人,不如说是你对它会产生依赖与情感,不愿轻易示人赠人。

一旦你因喜爱将它拥有,它成为你的私人物件,那么你就会爱不释手要么日夜戴之不愿取下,要么将它束之高阁“藏”起来不愿意随意拿出来露脸好似金屋藏娇的怜惜,这是只属于你自己的一块宝玉。

其四、黄金易得,宝玉难求

真正奢侈的东西,不是用大钱换来的,而是用钱难买到、或者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拥有的。

所谓千金难买我乐意,得到一块自己真正喜欢的宝玉很难。万千籽料中,只有一块顺你眼缘合你心意,黄金钻石彩宝可以有千千万,只要你有钱,你就能买到一模一样的另一块;但世上所有的玉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属于你的世上也就这一块遇到了就不舍得送人,送人了,又想跟人要回来额这不太合适。

其五、越戴越涨,越戴越温润

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石的无价一方面体现在它的稀缺只为少数人占有;另一方面“人养玉、玉养人”,尤其是高端精品的玉越藏越值钱,越养越滋润。

其六、要留着给自己儿女儿孙

如果说从前的人家兴传黄金传白银,那么现在更流行普遍的则是传玉。

其实中国人的传统“藏玉以传玉”古已有之并十分兴盛,儿子成家、女儿出阁,家人会以家中最宝贵的物件玉石,传给儿女,延续香火,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不论如何,你们是家族的一员,家族的兴盛是你们最强后盾,更是血浓于水的传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