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看完超解气!!

孩子073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看完超解气!!,第1张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看完超解气!!
导读:▽ 我最近一直在知乎上看一个问题: 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困难? 看完之后超级解气的好吗??几千条回答翻到底,真的是神清气爽,气血通畅啊哈哈哈哈。 熊孩子真的是这个世界上讨厌的生物之一,尤其是熊孩子背后大多还有一个熊家长,卧槽,简直就是全家都不

我最近一直在知乎上看一个问题: 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困难? 看完之后超级解气的好吗??几千条回答翻到底,真的是神清气爽,气血通畅啊哈哈哈哈。

熊孩子真的是这个世界上讨厌的生物之一,尤其是熊孩子背后大多还有一个熊家长,卧槽,简直就是全家都不讲理好吗??

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这个熊孩子是你亲戚家的孩子,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但是他却能把你气出内伤来,所以,答应我,看完这篇内容,让我们学以致用,坚决打击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熊孩子和不明事理的傻逼家长们好吗??

@周舟

答主同学有个表弟,幼时粉嫩可爱,上小学后满口脏话,各种生殖器挂在嘴边,看谁不顺眼就直接动手打(ps:这里的“不顺眼”单纯指他讨厌的,不论是家中长辈还是学校老师,只要你某个行为惹他不高兴了,就会挨揍)。

偏偏那个表弟家里人重男轻女,就算他提着他奶奶的领子骂人他家人也不管,只是“呵斥”两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答主当时听了:“别说了,让我教他做人去。”

可是我没想到,教他做人的不是我,是我哥

那天我和我哥去那个同学家开黑,(家里没人)我和同学边打边吐槽同学表弟,好巧不巧同学表弟放学回家,他看见我们仨坐在院子里打游戏,直接过来一把拿走我的手机。

“哎呦卧槽才黄金啊***……”此处省略的都是表弟不堪入耳的脏话

我当时懵了,我哥抬头从他手里抽回我手机,然后塞我怀里。

这时候表弟很不服,撸起袖管儿往我哥身上抡,我和同学想帮忙来着,我哥不给,愣是任那小学生打了几下,然后擒住表弟,像翻煎饼一样把表弟翻了个面儿,抬起大手对准表弟屁股就是一啪——

“你个小*崽子!横惯了是吧!哥哥我今天教你做人……”

我和同学在旁边看着就差拍手叫好,

讲完了。

你以为那崽子洗心革面了?没有

还是一贯的横,只是见到我和我哥怂的跟什么似的。听同学说,那崽子暗戳戳的报了什么散打班,想报复回来,然后他不知道的是,他报的散打班是我哥办的。

@李慧盈

去年夏天我去拜访同学的母亲 是一个医术高明的老中医(因为兼职促销搬货累出了腰脱 她母亲帮我按摩好了)。她家在一个胡同里,拜访结束我回去 赶上前天下雨地上很泥泞也有很多水洼,我小心翼翼的走着 对面过来俩女的带一个小男孩 ,约莫7岁左右。我和他中间有个有点小深的泥水洼,他啪嚓(一下子)跳进水洼里 ,我穿的白短袖牛仔短裤、衣服上全是泥点子水印,腿上也全是。

我条件反射叫一声“我去!”

空气静止,我和内俩女的石化了。最后被小男孩的笑声打破了。我控制住装作和善的样子,问内女的有没有手纸。她俩笑呵呵的给我拿了一张湿巾。说真的,我不知道她俩什么想法,有一个差点笑抽过去?

我一点点擦,衣服差不多是废了,有点不开心。一个女的有点尴尬的笑着搂着小男孩和他说:“宝贝以后不许这样了,你看给这阿姨(exm???谁阿姨??我未成年好伐??)身上都弄脏了 ,快和阿姨道歉。小男孩龇着一口大白牙,冲我说 :“阿姨我以后不了!”然后鞠个躬!鞠躬之后立刻又狠狠的跳进去,这下他妈身上也有了,我这回手机屏幕上都是。

我有点生气,内女的抱住孩子对我说:“不好意思我家孩子有点调皮,太小了不懂事,你别生气。”然后把一包湿巾都给我了。我强忍着对她微笑了一下说“没事”,然后笑容一收,我一个身高170体重110多斤的大体格子一下狠狠稳稳的跳进旁边的大水坑,弄得她们脸上都是,趁着她们懵的状态,我撒腿就跑。。。我觉得我从来没跑那么快过。。。

脑补一下浑身泥泞的女子边跑边发出骇人的笑声呵呵呵 跟老娘斗!

@一去二三里

我曾经买了一套茶具,800多大洋。就放在我们家的茶几上,我妈一同事带着孩子来我们家玩,两人在聊天,那个上二年级的孩子把我那套茶具给摔了。

他之前还摔了我一个飞机模型。

听见声音,我妈,她同事,我都跑了出来。我妈同事先看孩子有没有划伤,我没说话,人之常情嘛。

然后把孩子拉过去了,我自己在那边拾碎片,真他妈心疼死我了。我妈同事准备和稀泥,说了句小孩太皮了。

她们准备回房间,我忍不了了,我说,“妈,给我800块钱,我再买一套新的,家里不能没有茶具。”看我语气不好,阿姨也有点火,“就不一个茶壶,几个杯子,干嘛值那么多钱?”我生气了,呛她一句,“您儿子聪明啊,什么贵的砸什么,上次摔我那个飞机还400多。”

我妈老好人,出来圆场,“你先买,我一会给你钱。砸了就砸了,碎碎平安。”我看阿姨还想浑水摸鱼,又来了句,“阿姨,您误会了,没想让您赔,我就跟我妈说一下。不过您注意一下,您儿子万一哪天砸了人家贵重东西,责任就不好划分了。”

那小鬼还狡辩,说茶壶放在边口,自己掉下来的。我笑着跟他说,“哥哥没怪你,只不过万一人家贵重东西都放在茶几边怎么办?”

最后他妈被我逼的给了600 ,还折旧一下。可惜我不能跟他们回去,看看之后会发生什么。

@Slytherin

讲一个我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故事。

答主初三狗,备战中考那种。那天我和我同学一起去那种大学图书馆自习,当时是管理员可能有事吧出去了,然后我们几个就坐在图书馆提供的桌子那里写作业。

我们一共四个人,我和我徒弟还有一对双胞胎。结果过来一个熊孩子,不知道看上我们什么了,非要往我们这块爬,然后我徒弟属于那种一米五几特别可爱的妹子,就跟那个小孩说姐姐要学习你去别的地方玩好不好?

结果那个熊孩子居然上来就是一巴掌,把我徒弟脸打红了一片。我当时就不乐意了问这是谁家孩子问了三次没人理我,然后我拎着他衣领子走到过道上,他家长立刻就过来了,一个浓妆艳抹说话带口音的女的,然后我说您家孩子把我同学打了,结果她居然跟我讲“你那么大个人了孩子比你小那么多打一下怎么了”。

我说他比我小他就是孩子是吧,然后她说“你们这群小孩子现在太娇气了哎呦喂不就是打了一下么”,我这暴脾气本来中考就烦躁,然后我抡圆胳膊冲那个女的就是一个嘴巴

大妈,您看我比您小这么多,我也只是个孩子啊。

当时那个女的就不干了就差在大学图书馆里一哭二闹三上吊了,这个时候图书管理员来了问我们怎么了。

那个女的上来就恶人先告状说我打她,鉴于我本人从小的梦想就是表演,我当时就开始眼泪婆娑的给图书管理员讲她们家孩子打我同学:“……叔叔你看,我们这都快中考了,突然就被这么打一下……我同学本来身体就不好,刚刚一直觉得头晕,这要是影响到中考了,责任谁来负啊……这一下您看看,我同学脸都这样了,她怎么上学啊,要是脑震荡了怎么办啊……”

边说边哭,眼泪糊了我一脸。

最后图书管理员让那个女的和那个小孩道歉然后直接就把他们赶出去了,说是影响学习的人不要呆在图书馆。

感谢那个叔叔体谅我们这些初三狗。

@小雨变大雨

我今年刚刚高考完,就在大概4月初左右、离高考还有不到100天的时候,我生病了,发烧到39度多,但是又不敢请假,我就晚上去医院输液。因为未满18岁,就只好在妇幼医院里输液,当时我一边输液还在一边做理综卷子,,旁边那个小男孩就一直在拿手指戳我,当时脑子很乱,我好好跟他说他还不听,我就跟他妈妈说:“阿姨,您能不能说说他,我真的明天还要交作业。”他妈妈是那种翻着白眼还特别不耐烦的说,你这么大一个人还好意思跟一个这么点的孩子较劲,真是没肚量,也不知道你爸妈怎么教育你的。。。。。我其实心里真的很火,(因为刚好那天晚上我妈身体不舒服,我爸在家照顾她,说等我输完液,我爸再来接我)当时我脑子昏昏沉沉的,再加上对于一模考试的担心,,这时候她家孩子又来戳我,还打了我一下,我就真是没忍住,拿起套题卷子扇了孩子一下,然后他妈立马就护着孩子,推了我一把,我也不知道当时我在想什么,,,,反正等我清醒的时候我就骑在这孩子的妈身上。。。。。输液的手背上全是血。。。。。。。当时连医院的保安都来了,,。。。。

第二天我再去输液的时候那个小护士就让我在护士台输液了,说是有桌子,写作业还能舒服点。。。。

@沐浩秋

周末在一家意式餐厅兼职,餐厅门口准备有供小孩子玩耍的积木,还有漂亮的**姐店员用气球做小熊,花,宝剑送给小朋友。

我在店门口的时候,两个小女孩在玩积木,堆房子。

后面来了一家人过来用餐,带着一个小男孩,看着积木他就跑过去玩,把人家辛苦堆了半天的房子推倒了。

小男孩冲着两个小女孩做鬼脸,他妈妈让他道歉,他不听,她妈妈只好自己对两个小女孩道歉,道完歉就把他拽进去了。

两个小女孩没说什么,还是开开心心的玩。

站在门口的店员用气球捏了两个小熊送给小女孩,小女孩礼貌的说,谢谢姐姐。

这个时候,那个小男孩按捺不住又跑了出来,看见气球他就想要,就去抢,小女孩不给。

小男孩抢不过来,就把旁边留言板上的大头针拔下来,冲着小女孩手里的气球就扎,砰!气球被扎爆,把小女孩吓了一跳。

这时候他爸闻声而来,了解了一下情况,很客气的向我们要了一个没吹的气球。

转身把小男孩拉过来,厉声喝道,把气球给我吹起来,不然一天都别吃饭。

小男孩明显害怕他爸爸,吓了一跳,接过气球就吹起来,可是他使劲吹,就是吹不动。

那个气球二三十公分,店员都是要打气筒打气才吹的起来。

我们看着他鼓足的腮帮子,吹不起来却又不敢停的样子就好笑,但憋住,不能笑。

吹了好一会,他爸问他知道错了吗?他狂点头,然后向小女孩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用针扎气球了。

小女孩也原谅了他,然后小男孩问店员姐姐,能不能送他个小熊气球,他要赔给小女孩。

店员姐姐答应了,做了两只小熊,一只奖励给小男孩,一只让小男孩送给小女孩。

然后小男孩的爸爸就把他领回去吃饭了,走的时候特别礼貌的跟我们说再见!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是有没教育好孩子的熊家长。

熊孩子教育好了也是非常可爱的!

写这篇文章之前,有个话题上了热搜:

“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

这是一个知乎用户的回答,我前几天才看到过。

原来熊孩子坏起来,竟然能坏到这一步。而且更可怕的是,在我翻阅了几千条回答里,那些 “用拳头砸孕妇肚子”、“被熊孩子推到流产” 之类的回答比比皆是。恕我直言,遇见这种事情,没有打死那些熊孩子,算他们命大了。

没有人是圣母,可以无条件的宽容别人。“中国式宽容”在我这里没什么用。

如果你遇见了熊孩子,恰好他背后还有一对无作为的父母,那么请记住,

“他还只是个孩子”,他一定打不过你!!!

一个熊孩子,弄得家里乱糟糟,妈妈可以试试哪几招?一、别给孩子买过多玩具

在孩子成长中,玩具是不可缺少的物件,许多家长给孩子购买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期待玩具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开心。玩具太多,对孩子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儿,孩子玩都玩不过来,哪里有心思去收拾和总结呢

二、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功效

二三岁的孩子,模仿力极强,家长们的言谈举止通常会成为他们效仿的最佳选择。家长们的个人行为对孩子耳濡目染实际效果不容忽视。当孩子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时,父母一定要耐心收拾,最好是按规律给玩具归类。

有一些父母爱用一个大筐来给孩子储放玩具,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好办法。那样储放玩具乱七八糟,不益于孩子翻查,不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形成。父母能够给孩子准备一个玩具架或是玩具柜,收拾玩具时,父母能够招乎孩子一起来放置玩具,教她们分类整理来放置玩具。时间久了,孩子玩儿完玩具后,会把玩具放回原处。

三、巧借读物或故事情节来危害

多给孩子准备一些读物,读物里最好是有教孩子收拾玩具内容。例如,婴儿画报教给孩子玩儿完玩具要送回去,看完书要放入书柜内容,其它的不一一例举。当日常日常生活,孩子乱丢玩具或宣传画册时,大家能将书中的故事对他说,不送玩具回家了,玩具会难过哭得。孩子的情商都很高,他们也会非常乐意将撒落卧室的玩具送到存放处,还会自豪地告知父母“我将小乐迪送回家啦”,这些。

四、给孩子适度的奖赏

假如孩子可以积极收拾玩具,就需要适度鼓励一下。父母可以这么说“太棒了”,“了解收拾玩具了”、“你长大以后喽”来夸奖孩子。还可以在孩子收拾玩具后奖赏他一颗糖果,或者一本出书,还可以是一个故事。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发现了一个最令人头疼的“新物种”,那就是熊孩子。当然了,熊孩子也分级别,有的会令人哭笑不得,使家长又爱又恨;有的则会闯下大祸,令家长不知如何收场。不过,虽然“熊孩子”这种说法,是近代才出现的,但是这一“物种”却“历史悠久”,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就涌现出了三个聪明的熊孩子,其中一个好奇心旺盛,一人当场令人尴尬,还有一人,则得罪人而不自知,自以为聪明绝伦。他们分别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第三名:曹叡

曹叡,字元仲,是曹丕之子,也是曹魏的第二任皇帝。虽然,作为一个皇帝,他还算合格,在位期间,能任用曹休、曹真、司马懿等人,抵御蜀汉与东吴的侵略,平定过辽东叛乱,也曾派秦朗出征北疆,平定过不安分的少数民族。不过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君,与他被称为熊孩子,并非矛盾。据记载,当时有一个叫何晏的人,是曹操的养子,按理说,曹叡还应该喊他一声叔叔。这个人常服五石散,因此面色苍白,再加上他本身便非常英俊,成为了较为著名的美男子。

不过就像现在的娱乐圈一样,一个人因美貌成名之后,有粉自然有黑。当时有人传出了何朗傅粉的说法,说何晏之所以这么白,并非天生的,而是像女子一样,涂脂抹粉。曹叡听说之后,非常的好奇,想知道何晏到底有没有傅粉。但他没有直接问,而是选了一个炎热的天气,请何晏吃面,使何晏出了满头满脸的汗。《世说新语》记载:“何平叔 (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说到此处,我们不得不承认,曹叡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熊孩子,只是不知道,他没有见到何晏出丑,会不会失望呢?

第二名:孔融

孔融,字文举,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士,在当时名满天下,宾客无数,不过因为他忠诚的对象是汉朝而非曹操,再加上他常直言劝谏,所以被曹操以图谋不轨的名义杀害了,他的三族也被夷灭。不过提起孔融,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还是三字经中那句“融四岁,能让梨”,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疑惑,如此有礼貌的孔融,怎么可能是熊孩子呢?其实孔融除了有礼貌的一面,还有能言善辩的一面。据记载,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个叫李膺的名士,并得到了李膺的夸奖,当时的太中大夫陈炜也是李膺的座上客,他开玩笑道:“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便未必了。”这个时候孔融直接回应道:“想必先生您小时候一定非常聪明吧?”虽然孔融此举,仅是反击,但想必在陈炜眼中,他的确是个十足的熊孩子吧。不过,孔融的结局却非常惨,被曹操灭族。

第一名:诸葛恪

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的儿子。说到他,可能没有几个人会感到陌生,毕竟诸葛恪得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凭借自己的口才,不但维护过父亲的颜面,还得罪过江东老臣张昭。《三国志》记载:“命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曰:‘此非养老之礼也。’权曰:‘卿其能令张公辞屈,乃当饮之耳。’恪难昭曰:‘昔师尚父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昭卒无辞,遂为尽爵。”

意思是说,有一次孙权设宴,让诸葛恪给诸臣敬酒,张昭因微醉,不想再饮,孙权开玩笑道,如果你能让张昭理屈词穷,他便会饮下这杯酒。于是诸葛恪开口了,他对张昭道:“从前姜尚九十岁时,仍能上战场,如今行军打仗之事,不必你费心,喝酒吃饭之事,让您当先,怎能说这不是敬老呢?”虽然张昭最终还是饮下了这杯酒,但是想必他内心一定是不满的。毕竟作为江东的老臣,他虽不上战场,却一直负责着内政,诸葛恪一句话,就把他的功劳全抹杀了。诸葛恪长大后,成为东吴的大将军,丞相,不过也许正是因为性子太过张狂,诸葛恪最终应了其父的预言,招致了灭门之祸。

虽然上述列举的三人,都能当得起熊孩子之称,不过曹叡只是好奇心旺盛,孔融也仅是令人哭笑不得,只有诸葛恪,算是熊孩子中“佼佼者”,令人痛恨。

我觉得对付一个熊孩子的方式很多,我来说说一些常见的做法。

一、尽量不要理他

对于大部分的熊孩子来说真可谓是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所以说假如自己真的被惹火到了火冒三丈的地步,倒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和这样的小孩子多计较,因为这样的计较我那个网说不清楚,等一下还要给人一种自己欺负小孩子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下不如直接远离他。

二、吓唬这个小孩子

虽然说远离这样方法很不错,但是实践上的问题很多,因为熊孩子们往往会对人穷追猛打,所以说我认为还有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吓唬这个小孩子,我们可以假装成特别生气的样子,然后对这个小孩子大喊大叫的,这样一般的熊孩子就会被吓到了,也就不敢继续对自己捣乱了,所以我觉得吓唬小孩子比较好的方式。

除了这种直接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给小孩子讲鬼故事,大部分的小孩子胆子都是很小的,他们对于鬼故事这种东西非常恐惧,这样他们也能因此变得很怕。

三、碰瓷熊孩子

其实对付熊孩子最好的人还是熊孩子的父母,因为熊孩子的父母对自己的小孩子动手的话,我们就可以成功甩锅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

你就可以向熊孩子的父母说自己被熊孩子折腾的有多么悲惨,总归就是添油加醋的说,尽可能的把情况说的严重一些,这样子家长严惩了熊孩子,也能保护自己。

文/熊妈

“就几个生字,从早晨写了3个小时,我也想控制我自己,我也不想骂他,不想打他 ……”

这是熊妈之前在抖音上看到的一则视频,听着这妈妈哭着控诉自己的孩子,觉得好心疼,就像看到自己无助的样子。

毕竟孩子磨蹭,熊妈我也是深有体会的。

送孩子上幼儿园时,遇见过一个奶奶送孙女,把孩子放在一个挺大的小推车里,边走边说: 你这么磨蹭的性格,究竟像谁呀

送完孩子,有意的跟这个奶奶聊了两句,问她为啥孩子都5岁了,还用这种婴儿车,她说:早起叫不醒,随便洗了把脸,牙都没刷,就抱在婴儿车里推过来了。

熊妈这才明白,原来天下孩子一般磨蹭,起不来的床,吃不完的饭,写不完的作业,睡不了的觉,孩子们总是慢好几拍,很让人抓狂。

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等一会儿”,“马上”,要么就是直接不带耳朵,爱搭不理的。

讲真,孩子不愧是打乱父母生活节奏的高手。

说起孩子磨蹭,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记得那是孩子刚上幼儿园,一个下雪天,因为担心路上有积雪,准备早一点出门。

谁知道,熊孩子醒来之后,不但没有利索的起床,还哼哼唧唧,各种磨蹭。不想穿衣服,嫌黑蓝色的校服裤子不好看,还口齿不清的说“我睁不开眼”。

看着他那股劲儿,我就有点火了,有啥事不会好好说吗?磨蹭 哭哭啼啼,那个瞬间,搞得我分分钟想爆炸。

当时就直接用威胁的语气,让他快点,不然会挨揍。他还是坐在床上不动。

我情急之下就拍了他屁股两下,他立刻就大声哭了起来。

趁着他哭,我就给他穿衣服,随便洗漱了下,带出门了。其实打完他,内心就开始后悔了,真的是被火气冲昏了头脑。

成年人的世界里,早起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迟到虽然不罚站,但是会罚钱,老板动不动还给脸色看。

孩子一磨蹭,上学迟到,吃不上早饭,担心他会饿,又担心他错过了重要的知识点。

但我们忘了,跟孩子讲效率,就是对牛弹琴。他们的世界里,只分好不好玩,想不想做,其它的都是浮云。

除了早起上学之外,更让人心痛的是辅导孩子写作业。

十一期间,老师布置了几张卷子,原本想着一小时怎么也能搞定这3张卷子吧,结果发现一张卷子,愣是用了1个小时,读题读得我口干舌燥。

写作业过程中,他一会去拿铅笔,一会去拿橡皮的,过一会又去拿一张白纸,反正是找各种理由逃脱书桌,能跑一会儿是一会儿。

虽然当时我忍住了,但内心简直万马奔腾。真心觉得如果长期这样辅导他,过不了多久,我也会被送进医院的……

淘宝上“戒尺”的搜索数据大幅度提升,瞬间想到古时候先生拿着戒尺惩罚学生的画面,有没有?

不过这时候,拿戒尺的不是老师,而是家长。

作为孩子他妈,太能理解家长想买戒尺的心了,毕竟恨在心头,太难消解。

可倘若真的打了,事后又会被内疚包裹。做了妈妈之后,真心学会了能忍则忍,不能忍就去卫生间冷静一会儿。

人在真正平和的时候,才可能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想要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需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磨蹭,对症下药才会更有效。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很难专注一件事

孩子全身都是好奇细胞,哪怕一片看起来有点不一样的树叶,他们都能研究半天。

况且早上起床,要经历的事情可不是一般的多,比如穿衣服时,为什么会有静电呀?刷牙的时候,水管里的水为什么能大能小,还能热能冷呢?洗脸时候,经历放水,放毛巾,把毛巾拧干,再分别擦擦自己的脸和耳朵。

这些对孩子来说,起床、吃饭、写作业哪一项都是复杂的动作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注意力就被别的有趣的事情吸引走了。

之前同事发过一个朋友圈,一个下雨的日子,接孩子放学,本来10分钟的路程,她和女儿愣是走了一个小时,一会看看路上的石头,一会蹲下观察慢慢蠕动的蚯蚓,哪怕是见到一根有点不同的小木棍,都要捡起来观察下。

这样的特点,就是跟孩子谈效率无效的根源。

孩子很难预期未来,更多是活在当下

作为成年人,我们知道迟到会罚钱,或是错过一些重要的事情,早起不吃饭,一会儿会饿的没有精力工作或是学习。

但孩子很难预测这些结果,他们是切切实实活在“现在”,顾及不到或是还没有能力想后果是什么。

孩子很难理解时间这个抽象概念

我们经常跟孩子说,快点,马上,还有10分钟或是20分钟,或是马上就8点了,可孩子对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并没有那么清晰。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显示(来自搜狐教育):

即便一般孩子对时间的认知状况如此,还有特殊情况的,我见过一个8岁的孩子,早上和下午都还傻傻分不清楚。

看完这些我就懂了,原来曾经孩子屁股上挨得那一巴掌,是我错怪他了,那时候他还不到4岁,哪知道我说还有10分钟就要出门,是什么意思。

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是说,我们面对孩子的“磨蹭”就没有办法了,父母作为孩子的脚手架,就是要帮助他们面对成长中的各种考验的。

还记得去年杨烁在《爸爸去哪儿》时,一直在催促自己儿子的样子吗?尽管最后孩子还是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但是被催促的孩子,看起来好可怜,也很无助。

其实,想要解决孩子动作慢这个问题,可以试试这样做:

首先,放低期待,着急的任务要留有空余时间

跟孩子在一起做事,时间要留有余闲,不然很容易崩溃。

起床需要3分钟,就要打着10分钟去准备,万一有的孩子有起床气呢。吃饭本来10分钟,就要准备15分钟。写作业计划用1小时,那么怎么也要留15小时。

不要用我们的时间标准要求孩子,毕竟孩子还小,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是前额叶皮质,还没有发展完全。

降低期待,留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就能避免我们少生气,也就能少为冲动之后的行为后悔。

其次,帮孩子分解任务,而不用复杂的动作指令

特别是对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讲,分解任务非常有必要,不是简单的说吃饭,而是说从沙发那挪过来,拿起勺子,我们开始吃饭了。

如果孩子吃饭的时候走神,不是催他,赶紧吃饭呀,再不吃迟到了。而是问她在想什么,妈妈先帮他记下,等一会儿吃完饭,我们再一起想。

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写作业看似是一件事,其实作业分为不同科目,不同项目,也是需要做拆解的。

孩子在执行一个复杂任务时,注意力很有可能会跑偏,这时候不责怪,而是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来,这样就达到目的了。

第三,跟孩子一起感受时间,逐渐建立时间的概念

孩子虽然不懂得具体的几分钟是多久,但他们能够感受到时间的存在,比如说3/5分钟的沙漏。

当然也可以用他们喜欢的动画片来告诉他,比如说一集《小猪佩奇》差不多就是6分钟,10分钟大概就是一集《超级飞侠》那么久,这样说孩子就很容易懂。

当孩子有一定的时间概念后,就可以用一些零碎的时间跟孩子一起做家务,比如5分钟洗菜小行动,或是3分钟扫地大作战等。

引导孩子在合理的时间里,完成该做的事情,比如按时写作业,在规定的时间起床等等。

在孩子越来越有规则意识的过程中,给他们适当的“奖励”,这奖励不一定是物质的,可以是跟TA一起去看画展,或是看新上映的**等等。

最后,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这个承担后果肯定是孩子能承担的起的,如果你说,孩子迟到,导致你的迟到,就要孩子赔偿你迟到的损失,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拿孩子不想写作业这件事来举例吧, 在我们几次三番引导,分析可能的后果后 ,孩子还是不想写(真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

那么就让孩子带着没有写完的作业,去学校吧。至于到学校是会罚站,还是名字被写在黑板上,或是要补完才能回家,这些后果都让孩子去承担。

老师的教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作为父母也应该对此作出干预,比如原本需要1小时的作业,写了15小时,那么TA玩玩具或是出去玩的时间,就会减少半小时。

让孩子承担后果中不要奚落孩子,因为他自己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育的,倘若我们又批评他,他们很有可能就不会再反思了。

磨蹭其实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是故意跟我们作对,也不是非要惹我们生气,只是在用自己的节奏生活着。

所以,尊重孩子的磨蹭,在慢节奏中,孩子才能找到真正有趣的东西,他们的灵魂才能快乐。

承认吧,其实我们不想孩子那么快成为有效率的大人,毕竟童年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就无法重来。

第一个叛逆阶段:2岁

2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看着孩子从小天使变成了“小恶魔”,不少家长是崩溃的,担心孩子以后是不是都会很叛逆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有了“我”的意识。

这一阶段的他们不愿意再事事服从父母,开始喜欢说“我不”,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有成就感,“自我”得到了满足,也是他们建立自信的重要过程。

家长要做到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尊重孩子的人格,避免经常责怪孩子“不听话”,鼓励他们研究和探索。如果孩子总无理的取闹,家长要学会忽视哦。

第二个叛逆期:7岁

7岁是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又称为“儿童叛逆期”。

“七岁八岁惹狗嫌”,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对世界有一种懵懂的概念,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见。在家长眼里就变成了淘气、不听话。

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家长更多的爱和关心,家长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孩子,避免过度反应,最好用平和、商量的语气来和孩子沟通,而不是命令式的。

第三个叛逆:12-18岁

这是孩子的第三个叛逆期,又称之为“青春叛逆期”,可以说是让无数家长头疼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人生观,不再把父母的教训放在眼里。

这个阶段家长也是严格管教孩子,孩子的叛逆情绪也就更激烈。

家长要给孩子适当的自由,了解新事物,尽量减少“代沟”,避免过多的唠叨和指责,和孩子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