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万外卖骑手遭平台“抛弃”,困局怎么解?

员工032

近千万外卖骑手遭平台“抛弃”,困局怎么解?,第1张

近千万外卖骑手遭平台“抛弃”,困局怎么解?
导读:平台有近千万的外包骑手就是外卖。配送的这些人他们都是外包的厂商,没有正式的人事关系,也没有五险一金之类的,就是干多少工作拿多少钱,这是类似于临时工一样的模式,他们的权益是没有人保证的,这个难题也解不开。要说应该上五险一金的,其实有很多农民工

平台有近千万的外包骑手就是外卖。配送的这些人他们都是外包的厂商,没有正式的人事关系,也没有五险一金之类的,就是干多少工作拿多少钱,这是类似于临时工一样的模式,他们的权益是没有人保证的,这个难题也解不开。

要说应该上五险一金的,其实有很多农民工应不应该上五险一金?环卫工人应不应该上五险一金?那么多人都应该上,谁给他们上农民工的工作也是很漂泊,不定,外卖员的工作也是一样的呀,他可能今天做明天就不做了,他可能会做个一年半载的,也可能做个10天半个月了就不做了,人员流动性这么大,怎么保证给他上了五险一金之后这个手续转换的问题,他不做了,这个手续转到哪儿?

这个难题在市场自愿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解决的,因为上五险一金会导致企业用人成本上浮30%是不是上浮5%那都是了不得的事情,更何况是30%呢,因为企业如果不给这个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这员工到手的是5000块钱的企业,只需要付出5000块钱,如果说要缴纳五险一金,那企业为这个员工付出的钱可能7000块钱都不止,因为不光要从员工的个人那一部分扣掉15%~20%,也要从企业这一部分自己出资扣掉一部分,所以这个人工成本上升很厉害的。

企业不可能自愿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近些年之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能给员工少拿五险一金,那是因为市场监督足够严格,大的企业呢,不敢玩那么多花的,但是小的企业根本就不管你那么多,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就走人,应该上五险一金的行业人有很多,但是大家都没上这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的。

据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统计,2017上半年,涉及到全市送餐外卖行业的伤亡道路交通事故共76起,“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各占26%。   

2017年1月2日下午2时左右,同普路祁连山南路附近,一名骑电动车的“饿了么”外卖送餐员与机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导致送餐员不幸身亡;

2017年4月11日晚9时多,一名穿着“达达”工作服的骑手在复兴中路吉安路与运送垃圾的货车相撞,当场身亡;

2017年5月14日,嘉定区也发生了类似的交通事故,一名“美团外卖”的骑手被撞身亡。这几起事故很相似,都是送餐外卖骑手被撞身亡,而且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都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近日,交警总队专门约谈了饿了么、美团、百度、达达、到家、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8家送餐外卖企业,要求各企业加强对员工特别是送餐外卖骑手的交通安全管理。

交警总队王亮副总队长表示,随着网络送餐规模的扩大,外卖企业自身更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我们调查了解下来,每家送餐外卖企业对骑手的规范都是有规章制度要求的,但是这些制度能不能达到效果,这些对骑手交通出行的要求和规范能不能真正地入耳入脑入心,还是一个问题。”

在约谈期间,公安交警部门要求8家送餐外卖企业做到5点:

1、落实全员培训签约,提升骑手交通守法和安全意识,完成签约承诺才能接单。

2、对外卖车辆,不管是自有的,还是外包的,进行全面梳理,将不符合上牌规定的车辆置换,保证所有车辆按规定注册登记。

3、借鉴“饿了么”建立骑手身份识别系统,确保一人一车一证一码。

4、建立骑手交通文明记分制度,按照骑手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程度设定相应记分分值,也作为交警路面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5、梳理骑手的信息,并提供给交警部门。

法律主观:

吃饭时间算不算工作时间,对此我国《 劳动法 》以及其他相关法律都没有作出规定。无论用人单位是否把吃饭时间算入工作时间,都是合法的。 《劳动法》只对工作时间作了如下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因此,吃饭时间是否应当计入工作时间存在较大争议。赞同的人认为午饭是为了工作的延续和质量而吃的,应该计入工作时间。反对的人则认为午饭时间是一段自由支配的时间,吃饭本来就是人的生理需求,故不应计入。这说明相关的法律 法规 有待进一步完善。

外卖行业很难留住新人,流动性非常大。源头就是美团,出台很多不人性的条条框框。

美团还规定了很多没必要的流程,傻瓜式的形式主义,屁事贼多。还天天高举改善骑手权益的大旗,宣传英雄,美化外卖行业。

自从进入阿里体系后,工作量成倍增加(都是无用功,做数据给大佬们述职,和你自己工资没啥搭嘎),BD事事被掣肘,配送日日崩坏,份额月月下跌可以看到,最低门槛4期达标的金额,只是基础积分奖励,并没有什么加成,正常算的话,哪怕全拿最高奖励的那几个周期,也仅仅只是达到1200元左右。5期的话是25倍的系数,嗯,对,因为饿了么曾经有T8,超时八分钟不扣钱,现在好像取消了不过即使这样,超时还是不扣钱的,不管多长时间你能做的只有给个差评。然后最重要的,饿了么35单超时不算,45单差评不算,55单,嗯投诉不算。我干饿了么的时候,经常指着顾客鼻子骂的,跑完55单,谁也没法奈何了你,上骂商家下喷顾客哈哈哈哈总体来说还是不至于超时那么长时间。因为我们干骑手的也要挣钱,一个单子压一个小时我们咋挣钱嘞,工作效率就下去了。尽量互相体谅一下吧,超时一个小时肯定是有意外情况,联系一下沟通一下如果想做外卖小哥,不如做快递小哥。如果非想入专送,不如入众包。急用钱想送外卖?恐怕交医疗费都不够。餐出一切问题,请联系商家或外卖平台。现如今,外卖单价一年不如一年,已经错过了入门的最佳时期。未来,外卖单价只会更低。专送能月入过万的骑手,只会更加少,更加辛苦。

众所周知,美团是甲方,外包公司是乙方。美团每年都会把外包公司的外卖单价往下压,很多小型的外包公司会扛不住。

改了很多年,越改,骑手境遇越差。赚那么多钱,还好意思让政府帮忙解决?

美团不承认骑手是美团员工,拒绝上税。外卖规矩却是美团制定的,强迫骑手统一制服,强迫骑手为美团宣传,强迫骑手服从美团。

美团,也就是,那个赚了大头,却臭不要脸说自己不赚钱的甲方。所以,已经卸载美团外卖了,饿了么也基本不点。于是,出现了一个圈。美团折磨外包站点,外包站点折磨骑手,骑手报复美团。近些日 在饿了么点了个外卖 骑手送到家时 门铃一直按着不听本以为很着急 却慢慢悠悠的走上来 而且我备注是让他只按一下门铃的 给他了个差评 结果直接找上门来 态度恶劣 问题是我是匿名评价 外卖员是如何知道我家的地址的 可想而知是谁在作怪泄露消息

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

在中国,这个答案或许有些残忍。

前不久,北京的一位处长体验了一把外卖员的生活,得到的结论是:太不容易了,工作12小时才赚了41元,很委屈!

5月10日,这位处长携巡视组又与美团的公司代表进行了对话,得到的信息触目惊心!

第一,美团平台上注册的外卖员有1000万人,但这1000万人都不属于正式员工,而是外包给承包商的。

因为是外包关系,所以很多外卖员只能得到最低标准的社保,甚至没有社保!

第二,巡视组问:如果外卖骑手发生意外了,是美团负责,还是供应商负责?美团代表很直接:“这事儿就是商业保险来负责了,骑手太多,我们没办法完全直接负责任。”

你猜怎么着,就是每天3块钱的商业保险,美团都是从外卖员的佣金中扣的!

美团公司的代表即便是在巡视组面前,都是冷漠而傲慢的语气。

他们,何曾把工人当人!

数据统计显示,从2013年到2020年,中国的外卖市场从6348亿元增长到了8352亿元。

用户和资本,几何式的增加,肥的当然是资本家的腰包。

饿了么成功被阿里高价收购,美团的股价也是一路狂涨。

从创业小公司到行业巨头,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

而滋养着这些巨头的,就是无数的外卖员。

陈辉(化名)是“美团”的一名员工,从工地辞职加入外卖行业后,他的工作时间增加了一倍。

早上9点半到晚上8点,每周有一到两次值班到夜里12点,一个月只能休息1~2天。

虽然穿着“美团”的衣服,但他并不是“美团”的真正员工,而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分配过去的。

接单,取餐,送餐。

在外卖平台的计算下,他的送餐时间一再被压缩。

从一小时到45分钟,再到30分钟。

APP上有一个送餐倒计时,他捧着手机就像捧着定时炸弹,因为一旦不能按时送达,就会面临罚款!

超时10分钟罚款5元,20分钟10元,以此类推;另外和客户发生口角,罚款50。

罚款明细表上,所列事项高达10多条。

为了赶时间,他骑电动车的速度,只能用“不要命”来形容。

如今,我们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词“外卖、交通事故”,可以检索到1380万个结果。

几乎每天都有外卖小哥的事故发生。

2015年4月,一个高中生被“美团”的外卖员撞伤,最后法院认定送餐员抢时间,和行人相撞,美团赔偿了157万元。

2017年1月2日,上海一名外卖送餐员因涉嫌闯红灯被撞身亡。

前段时间,外卖小哥猝死的消息引爆全网,你猜美团赔了多少钱?

仅仅60万。

巡视组问美团代表:“这是在你们的商业险之外,还是迫于舆论压力?”

美团代表回答:“应该是后者。”

代表的潜台词是,要不是那么大的舆论,也不会赔60万。

可能在他们眼里,一个外卖员的命,都不值60万!

即便风险和压力如此之大,但仍然有不少人选择挤入这个行业。

对千千万万来大城市务工的人员来说,不送外卖,又能做什么呢?

去工厂,那里是冷漠的流水线生产以及准军事化的管理,不仅劳动强度大,还不允许工人随意走动、交谈以及玩手机,每天累得要死。

而城市里很多白领的工资,也不过五六千而已。

如果拼命跑外卖,工资是可以达到八千到一万的。尽管没有用工合同,没有社保。

外卖平台也抓住了务工者的心态,他们通过外包公司节省了搭建庞大物流团队的成本和时间,也顺势推诿了几十万外卖大军的社保责任。

有人计算,一旦美团被要求为近千万外卖小哥缴纳五险一金,每年成本将上升至少100亿元。

为了省下这笔钱,巨头们不择手段。

以“美团”为例,2014年初,美团只有200多名员工,覆盖范围也只有全国的20个重点城市。

如今,“美团”拥有一个超过300万人的配送团队,当中仅有数万人是直属员工。

在大多数第三方配送公司中,外卖员并没有正规的劳动合同,更谈不上五险一金。

薪酬结构中,没有底薪,仅以每单获取配送费提成作为酬劳。

更隐形的压榨是,外卖员以为他们的工作是自由的,可以到处跑。

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自由。

随着大数据的计算,这些巨头已经用一整套的算法,将外卖员的轨迹控制得死死的。

送单数量、骑行距离、好评数量的排名,让这些骑手陷入到资本定制的 “赶工 游戏 ”中。这变相地延长了工作时间,加大了工作强度。

有研究显示,骑手的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114小时,这已经是制造业“血汗工厂”的标准。

在算法下,外卖员的身体就像流水线上的一台机器。

就像去年很火的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里所写:

是的,资本家从来不会对工人心慈手软,有些人逃出了富士康的流水线,但却没逃过美团的大数据。

平台们掌握的大数据,不是为用户服务的,而是为了他们最大程度地剥削劳动者,最大程度地忽悠消费者!

可以看到,在制造业不景气的环境下,外卖经济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是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转变。

比起工厂的压榨,互联网平台的压榨更隐蔽。

以制造行业,农民工还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改善工作生活处境,工厂一般也会缴纳最低的五险。

但在外卖经济中,这些都可以规避。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惩戒员工的数额不能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数额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但是,目前平台对骑手的惩罚措施却不受限制,往往客户一个差评就能让骑手一周的劳动化为乌有。

一个外卖员散户,靠什么对抗这些巨头?

外卖平台就是用法律中的模糊关系,让平台对骑手享有最大的控制权力,承担最小的责任!

拿着智能手机,骑着电动车奔驰在大都市的他们,仍然是一群吃青春饭的打工人,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明天在何方,也没有人给他们保障。

当然,可能也有个别极端现象。

比如京东,每个保安,每个保洁,每个快递员都跟京东有劳动合同,刘强东也坚持全额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刘强东说:“如果你这家公司是靠克扣员工的五险一金,牺牲了他们60岁以后保命的钱,那是耻辱的钱,赚了多少都会让我的良心不安,我没有成就感。”

不过,刘强东也只有一个,京东的员工也是有限的,资本家的承诺也是说变就变的。

如何拯救1000多万吃着资本家“残羹冷炙”的外卖员呢?

我们期待国家能看到这群在太阳底下,晒不到“太阳”的人!

出台政策,给巨头一些限制,给他们一点关怀!

如果你也点过外卖,希望可以将这份呼唤接力下去。

关于外卖员和平台的关系,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聊聊。

我个人觉得某团得到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省事省心,不用背负任何企业责任,而且还能够得帮助社会底层人脱困的美名一举多得,并且能够让自己赚大钱,谁不想做这样的生意,谁不想有这样的员工,谁不想能够是这个集团的掌门人呢?

可能有些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一种商业模式,就是由某团来进行操作的,集团的交通运输工具是由集团员工提供,集团员工的招募是由集团员工自己进行派发传单宣传来获得的,集团员工的所有工薪待遇以及保险都是由集团员工自己购买的,然后最后员工发现自己根本不是这个集团的员工,也不过是外包的。

这一系列的骚操作,我相信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敢想象,但就是这种商业模式彻底的让某团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和好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利益巨大,因为信息不对,等因为某团有着别人没有的运营渠道,以及前期大规模的现金流头发,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某团的好处究竟获得了多少。

杜绝劳资纠纷

某团的高层***员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外卖人员一旦发生问题,平台和经销商是不用负责的,是由商业保险负责,这句话说的多么现实,也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因为你们不是我们某团的员工,我们不用对你们负任何责任,这也叫避免了出现任何一种情况当中会发生的劳资纠纷。

外卖员你不用跟某团进行评比,因为你不是我的员工,你没有跟我签订劳务合同,你去跟你自己的劳务公司打官司,这就是我上文中提到的省心和省事出现任何问题,某团只要告诉这些骑手去找故里的劳务公司,你们跟我们没关系,这个事听起来窝火,但是它合理合法。

节省大笔资金

有据可查,现在员工最多的公司也不过是200万人,而某团的外卖骑手达到1,000万,如果按照劳务合同给这1,000万人进行养老金,年金,医疗保险,意外事故险,所有的方方面面的钱都交足的话,你知道某团要交出多少钱吗?

而且这些钱也是他必须要拿的,你公司达到了这个规模,你的员工就必须要享受这方面的福利待遇,但是外包这件事情帮助某团解决了这一大难题也节省了几十亿的现金。

集团可以随时做出改变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1,000万的工作人员,你的公司想改变战略你的公司想在发展的过程中尝试不同的经营模式是不是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但当这些员工都不是你的工作人员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让自己的公司更加灵活的去应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