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章文灿《送东阳马生序》扇面小楷

老师099

品章文灿《送东阳马生序》扇面小楷,第1张

品章文灿《送东阳马生序》扇面小楷
导读:                                                            新野人         读张君文灿《送东阳马生序》扇面小楷,犹春风沐浴,温润清雅之气沁人心脾。       书

     

                       

                              新野人

        读张君文灿《送东阳马生序》扇面小楷,犹春风沐浴,温润清雅之气沁人心脾。

      书法家都言写扇面难,难在形式固定,又不可被形式所囹圄。张君文灿此小楷作品,宛若体操运动员之规定动作,没有超强扎实的基本功,是很难轻松自如完成全套规定之动作的,人言书法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守法不拘法,法外求法,字外求字才是书家的魂魄所在,文灿君求到了。可见张君文灿驾驭全篇能力之强,控制毛笔能力之高超。

      此作以明代小楷大家文徵明为宗,暗藏着唐代大书法家禇遂良笔意,又蕴含着书圣王羲之的遗韵,可见作者吸纳经典书法能力之强大。通篇四部分,两端疏,中间密且字小,以行成强烈反差对比,增强作品的视觉艺术效果。

      正如唐朝大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所言: “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用笔智巧兼优,笔尖如纸上芭蕾,墨色浓淡,运笔节奏,笔随心动,一任自然,心手双畅。为章法的均衡统一,作者钤三方朱文肖形章,有化龙点精之功效。

    书法就是遗憾的艺术。作者以后创作时,点画可否古厚些?气可否再流动些?“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形,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多样统一,是张君文灿小楷的要旨,也是一切艺术的本源。

一、构图随形就势

无论是成扇还是自剪的扇面、无论是小扇还是大扇,折扇扇面书法创作需要注意什么?书写时都必须根据扇面特有的“弧线”,妥善安排。其步骤是:先定内容,次选扇形,精心构图,选定书体,设计小样,然后书写,钤印完篇。

折扇依其折痕,用好平整的纸面,或调整书写方向,或按字数多寡竖写,或每行等字,或隔行等字,成为万流归海的“放射状”;或繁星丽天、乱石铺街,或天圆地方、曲尽其妙;或分割块面、和谐统一而别致新颖。少字数者,需先目测定位,一旦成竹在胸,便乘兴挥毫。

tizishan

团扇多为圆形,一是将全部文字写在圆形外轮廓内;二是可以取圆中部分进行构图,宜留白透气,此种形式变数最多,尤需匠心;三是将主要内容写毕,再辅以题跋或款识,也能活跃画面,吸引人的视线。

至于环形书写,以及其他异形扇面,只能偶尔为之,不可滥制。否则,便有哗众取宠,成为杂耍之嫌。

二、力求小中见大

扇面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的演化,得出:扇面形小,不与鸿篇巨制比势争雄,但其精巧雅致则非大作品可比。如能以小见大,尤显高妙。揣其要点,不外有三:

一是小字大写,追求大气格。字小并不意味着字柔弱无力、畏缩矜持。钟繇小楷、晋人尺牍、魏唐墓志已经示范在先,后之览者若能善悟,当可获益多多。东坡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能破此关者,当是大手笔。

二是潇洒自然,显示大气魄。若缩手畏足,如对至尊,必然神情内敛,气息不振。顺其自然、挥洒自如,方能接近书法创作本质。书法创作当形哀乐、显学识、彰人格。修饰者,伪!矫情者,假!假、伪者,岂会有大气之作!

三是多体合力,形成大气象。扇面作品,其幅面虽小,但也是大舞台。书者若修养全面、各体俱佳,且能书之,合为一扇,自然就有含量丰富、杂花生树、气象万千之势。该法源于古代书画的题跋之风,而今则多出于审美自觉和主动追求。其不同之处,古人乃多人凑合而成,而今则是一人完成。其难处在于避免花杂,需大小协调、疏密得当、布局自然、变化有致、虚实相生、清新灵动。

扇面创作,先打好草稿,成竹在胸后,再随意挥洒。无论是精细的小楷,还是秀逸的行草;无论是温婉的隶书,还是整饬的篆书,都能写出精美的扇面。

三、妥钤印章增色

印章本为取信、添彩之用,后因题跋成风、鉴定习惯和审美自觉,书家除钤引首、名印外,也可钤些闲章为书法作品添彩增色。其目的,一是补白,二为平衡,三则仿古,四求美观。变化很多,只有美学意识领先、形式敏感者,才能得心应手。否则,便会狗尾续貂、弄巧成拙。印章,最好风格不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才会起到变化有趣、锦上添花的效果。

打开如同月亮,合拢袖里收藏。为人增添风雅,自己承受炎凉。

扇之境遇,令人感叹!扇面创作,尤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