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无锡必买的四大特产:酱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惠山油酥。一、酱排骨无锡酱排骨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江苏名菜,其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骨香浓郁,汁浓味鲜,咸中带甜,充分体现了无锡菜肴的基本风味。无锡排骨的烹制十分讲究。一是选料精,需取三夹精的草排为原
无锡必买的四大特产:酱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惠山油酥。
一、酱排骨
无锡酱排骨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江苏名菜,其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骨香浓郁,汁浓味鲜,咸中带甜,充分体现了无锡菜肴的基本风味。
无锡排骨的烹制十分讲究。一是选料精,需取三夹精的草排为原料。二是作料要好,需要用黄豆酱油,绵白糖,老廒黄酒,还有葱、姜、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调。
三是操作要严,一百斤生的肉骨头,要加酱油十二斤,白糖三斤,黄酒三斤,用文火烧两个小时。最后制得六十四斤左右的无锡排骨,并保持其特色。
二、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是江苏无锡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素菜。其生产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
当初的制法是将筛过的麸皮加盐水用人力踏成生麸(又称面筋),再将生麸捏成块状,投入沸油锅内煎炸,成为球形中空的油面筋。清水油面筋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
三、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发展到鼎盛阶段。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专业性的泥人作坊,加之当时昆曲流行,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手捏戏文人物也应运而生。
惠山泥人采用惠山附近特有的一种土质细腻纯净,可塑性极佳的黑土捏制而成。制作工艺分为捏胚、彩绘、开相几部分。在产品的品种上主要分为“手捏戏文”和“印模泥玩具”两大类。
四、惠山油酥
惠山油酥,原名“重油烧饼”,无锡著名特产。相传元末明初,由惠山寺僧人创制,因其形状似寺内“四大金刚”塑像的肚脐,被僧人誉为“金刚肚脐”一直沿袭至今。
惠山油酥采用纯素油,精白粉、芝麻、果仁、瓜丝等原料,经烘制而成。它品形规整,色泽金黄,酥松香甜,甜中带咸,具有独特风格,数百年盛销不衰。
无锡的旅游景点
1、蠡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环湖路。闻名的江南水乡园林,堆造假山,巧借真水。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曾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因而得名。1995年我国发行的《太湖.蠡园烟绿》邮票和1996年朝鲜发行的《太湖》邮票都将蠡园作为太湖的主景。
2、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梁溪区解放东路867号。无锡所剩不多的老宅和古建筑之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著名的对联就是出自于东林书院,值得一游。
3、鼋头渚。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鼋渚路1号。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伸入湖中,犹如浮鼋翘首而得名。
-无锡市
无锡特产适合带回家的零食:
1无锡酱排骨
无锡酱排骨是无锡的特产,来无锡一定要带上几盒酱排骨回去给家人朋友们品尝。无锡的酱排骨口味偏甜,以红烧为主,吃上去肉质鲜嫩,而且酱汁浓稠,完全裹在排骨上,越吃越有滋味。而且无锡的酱排骨做的骨头都非常的酥,甚至可以连骨头都能吃下去,意犹未尽。
2无锡小笼包
无锡小笼包是当地一绝,不仅来旅游的人爱吃,连当地人每天都要吃,是非常不错的传统小吃,无锡小笼包皮薄馅足汁水多,一口咬破包子皮,汤汁就会从里面流出来,吸掉之后。
蘸着醋把剩下的包子皮和馅料吃掉,十分美味。所以大家可以打包带上一些无锡小笼包回家,加热一下就能吃。现在也有速冻的小笼包礼盒,送人更加方便。
3无锡水蜜桃
无锡的水蜜桃应该是全国的知名水果了。每年8月份开始就可以品尝到好吃的无锡水蜜桃了。正宗的无锡阳山水蜜桃个头大,皮薄好撕,里面的汁水满满,肉质细嫩,口感相当不错。所以如果来的季节对,那一定要带上几盒水蜜桃回去尝尝。
4太湖三白
太湖三白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银鱼和白虾,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原武进县)、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和无锡市的地方著名系列菜“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由于其色泽均呈白色,因而称为“太湖三白”。
分别如下:
1、三凤桥酱排骨。
2、无锡小笼包。
3、阳山水蜜桃。
4、无锡惠山泥人。
5、宜兴紫砂。
6、太湖翠竹。
7、阳羡雪芽。
8、无锡油面筋。
9、太湖三白。
10、马山芋头。
1,紫砂壶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
2,阳山水蜜桃
阳山水蜜桃,江苏省无锡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山水蜜桃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历史,产于中国著名桃乡江苏无锡市阳山镇。水蜜桃果形大、色泽美,皮韧易剥、香气浓郁,汁多味甜,入口即化,有“水做的骨肉”美誉。
3,无锡惠山泥人
无锡惠山泥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古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处中国大运河之畔的无锡惠山泥人,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
4,无锡排骨
无锡排骨是江苏省无锡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之一,也是具有地方风味,名闻中外的旅游食品。无锡排骨,传统名称叫“无锡肉骨头”。
5,无锡毫茶
无锡毫茶产于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的无锡市郊,属于绿茶类别,是无锡茶树品种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从1973年开始研制,几经周折,终于获得成功,1979年通过了科技鉴定,相继获得了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优质名茶称号。
可以买的无锡特产有:1、太湖银鱼;2、马蹄酥;3、太湖莼菜;4、太湖白虾;5、太湖凤尾鱼。
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
1、 太湖银鱼
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盛世产银鱼。晋代张华著《博物志》记载:“吴王江行,食脍有余,弃于中流,化为鱼,名吴王脍余”。宋人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将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被列为贡品,与白虾、梅鲚并称“太湖三宝”。太湖银鱼形如玉簪,细嫩透明,色泽如银,故名银鱼。清康熙年间就列为“贡品”。
2、 马蹄酥
又名蜜馅儿,圆形似马蹄而得名,马蹄酥的配方及制作方法是被当地一心灵手巧的邦厨,从随行御厨那里学来的,后传入民间。主要原料及制作方法:精粉、熟大油、白蜂蜜、白糖等。用精粉加水利和少量大油搓成皮面,并用精粉和适量大油搓成酥面,用皮面包酥面卷成面卷,并再加工成马蹄形状,放入大油锅烹炸而成。马蹄酥层簿如纸,色、香、味、型具佳,以配料精良,制作细致,层多松软,油而不腻,香甜味厚,入口即酥,营养丰富,且能存放而著称四方。
3、 太湖莼菜
江苏著名特产之一。莼菜的幼叶与嫩茎中含有一种胶状粘液,食用时有一种细柔滑润清凉可口的感觉,并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清香,口感极好、风味独特。太湖莼菜食用方便,可配荤炒,可素食、可氽汤,也可做馅,是做美味佳肴的上乘之品。
莼菜,别名水菜、水葵。是多年生宿根性湖泊草本植物。地下茎白色,匍匐延伸于水底淤泥中,主茎和分枝随水弯曲,四月,形似莲叶彻的莼菜叶渐渐舒张开来浮摊水面,正面绿色,背面暗红并附有透明的胶粘物。每年清明至霜降间皆可采摘嫩叶以供食用。立夏以前的称春莼菜,立夏以后的称秋莼菜。以莼菜为羹,香脆滑嫩,清沁齿颊。
4、 太湖白虾
太湖名产,俗称“水晶虾”,其壳极薄,通体透明,晶莹如玉,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可烹制百十道莱肴,著名的“醉虾”,上桌后还在蹦跳,吃在嘴里,细嫩异常,鲜美无比。享誉中外。白虾壳薄,活时透明,死后变成白色,因此而得名。
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人民喜爱的水产品。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虾还可入药。托痘疮、下乳汁,壮肠道。是强壮补精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
5、 太湖凤尾鱼
凤尾鱼,俗称“子鲚”、梅鲚鱼,学名“凤鲚”,与太湖银鱼、白虾齐称“太湖三宝”,它体侧扁,尾尖,形似竹刀,银白色,因其尾部分叉,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又称凤尾鱼,是太湖名贵的鱼类品种,产量要占到太湖鱼产量的40%,也是食肉性鱼类的天然饵料。
梅鲚鱼肉嫩味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它的软骨和鱼卵,含有大量的钙质,是人脑和骨髓的滋补佳品,尤其适合青少年,被视为席上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