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炫耀的孩子有一个忐忑不安的内心,4招教你改善孩子的炫耀行为)

爸爸085

(爱炫耀的孩子有一个忐忑不安的内心,4招教你改善孩子的炫耀行为),第1张

让我告诉你一些事情。有段时间,Eric喜欢带东西来上课,都是他最近的最爱,比如玩具,书,贴纸,饼干。他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装在小礼盒里,从出门到学校上课一直带着,生怕这些小玩意掉在路上。


当他来到教室时,他会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他所拥有的东西。如果是绘本,他会直接大声读出来。如果是一些玩具,他会邀请他的朋友一起玩。如果是零食,学校规定不能分享,他会收拾好,在老师的指导下放到书包里。


说实话,Eric第一次想带东西来上课的时候,我是不安的。这种行为是炫耀吗?这是刻意的炫耀还是无意的炫耀?如何应对这些招摇的社交场合?



(爱炫耀的孩子有一个忐忑不安的内心,4招教你改善孩子的炫耀行为),第2张

最紧张的一次是Eric,他带了一堆奥利奥来学校,但是在老师和孩子们约定不能带饼干进班后,孩子们拿了一块饼干当着很多孩子的面吃了,然后开心地把饼干收起来


当时我心有一半空,警惕地看着周围孩子的眼神,看他们会不会因为“炫耀这种行为”而产生抑郁、失望、嫉妒,或者其他负面反应,因为这些会影响他们原本健康积极的社会关系。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一刻,无论是孩子还是老师的表情,都很自然。埃里克拿出饼干后回到队里,和他的好朋友手牵手开始了一天的课。似乎在众人面前吃饼干就像吃饭穿衣一样平常。


观察了孩子那段时间的行为,我越来越清楚:有些分享行为并不意味着“炫耀”,但任何分享行为都是源于孩子想和自己喜欢的人、有好感的朋友分享某样东西的感受。只要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有策略地从容应对。



(爱炫耀的孩子有一个忐忑不安的内心,4招教你改善孩子的炫耀行为),第2张

01
爱分享不等于炫耀

孩子和身边的人分享一些东西真的很常见


比如孩子学了新东西,会想介绍给家人,甚至是贴心的保姆。即使他说不清楚,也不会影响他积极表达的心情。当孩子的交际圈越来越丰富,话题就会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自己拥有什么,喜欢什么,也是孩子经常讨论的话题。


分享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我有一个好东西,我给你看,
希望你也喜欢它;第二层:我不仅仅把这个好东西给你看,也希望你拥有。


显示第一层或者集中显示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行为可以概括为“分享”。具体来说,第一层次的表现会发生在孩子想把自己的好东西分享给周围人的时候,会在收到一个别人也喜欢并肯定的信号时兴高采烈。第二个层次的表现重点是孩子接下来的动作。孩子不介意和别人分享这个东西,可以一起看书,一起玩,如果是食物可以平分等等。这些都是鲜明的特点。


大多数学龄前的孩子会待在一楼,孩子可能不会自发意识到自己希望别人有这种想法。所以大多数情况会是这样的:


孩子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给对方看,得到赞美和喜欢后,就放好了。最后,他们继续和孩子们随意玩耍。


从表面上看,在孩子面前把东西放好似乎是一种炫耀的行为,但实际上,我们无法判断是不是,因为这里缺少了一个假设:


假设此时此刻,其他小朋友主动提出分享这个美好的东西。孩子们会拒绝还是欢迎?


在大多数现实情况下,我们都缺乏这种假设,其他孩子也不会提出来,所以自己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想到。但是如果没有交集,我们就不能判断孩子放东西的行为一定是“炫耀”[S2/],因为炫耀对孩子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我有一个好东西,我给你看,希望你喜欢它,
并且夸赞我;第二层:我仅仅只把这个好东西给你看,让你来夸我,但我并不想你拥有它;第三层:如果你提出需求,我会不开心,并且做出消极的回应,比如拒绝、逃避、无视等。


只有当孩子表现出这完整的三个层次,才能定义这种行为有“炫耀”倾向,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所以下次你在幼儿园看到小朋友,想把自己喜欢的好东西展示给朋友看,也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看孩子在展示过程中的互动方式,这就涉及到行为是左转“分享”还是右转“炫耀”。



(爱炫耀的孩子有一个忐忑不安的内心,4招教你改善孩子的炫耀行为),第2张



02
如何让孩子减少炫耀的行为?

不管孩子会不会炫耀,我们都不希望孩子以牺牲别人的感受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炫耀对彼此的关系有潜在的危害。


前段时间在孩子学校的毕业典礼上,各个年级的孩子也都拿到了自己的分数,这也涉及到了期末的评价和成绩的排名。在听孩子们讨论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孩子在说,“我在英语考试前X名”。她说话声音很大,她也很熟悉其他孩子的成绩,所以她会不停地告诉其他孩子她领先多少,别人怎么样。“你们都没有我聪明”[/s2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确实是一种炫耀的行为。这种情况不一定是故意的,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但不妨碍对这种行为的界定。


因为她的说法也是希望获得好评,但不希望别人有这个成就和能力。如果其他孩子没有如期表现出钦佩和喜欢,小女孩就会抑郁和不满。当时她周围的孩子听得那么安静,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如果你也处于这样的场景,你的内心希望找到应对的方法,或者避免和改善孩子的炫耀行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事实上,有四个锦囊妙计可以帮助你。



(爱炫耀的孩子有一个忐忑不安的内心,4招教你改善孩子的炫耀行为),第2张

1. 承认炫耀孩子的意图

为什么一个孩子想要炫耀?大部分原因是想要被认可。这些肯定可能是家人的过度夸奖和获得更多关注的欲望的积累,也可能是相反的,因为孩子从来不被认可,所以希望他们的重要性不要被低估。


更好的办法是,即使孩子用任何数量的方式炫耀,我们还是要努力找到一种方法,客观地勾勒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从而进入他们的心理状态。


比如,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很好,那么我们可以回应孩子,“我能感觉到你很骄傲,我知道你为这个成绩付出了很多努力


再比如,如果孩子炫耀自己家里很有钱,或者生日那天收到了很多礼物,我们也可以试着找到他行为背后的内心情绪,回应孩子“这件事让你觉得很开心”和“收到很多礼物让你觉得很特别”。


2. 坦白告诉孩子自己的听后感

承认孩子的意图的目的是清楚地表明他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接下来就是让孩子也理解自己的话对别人的感受。


同样,在刚才提到的案例中,如果孩子表示学习成绩很好,我们也表示“我能感觉到你很骄傲,我知道你为这个结果付出了很多努力。”之后,我们可以继续对我们的孩子坦诚这些话可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你通过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想你的朋友们一定为你感到高兴。但是现在,当孩子听到你觉得谁比谁强,谁领先谁,说大家都不如你的时候,你的朋友可能会受到伤害。"


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她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表达自己的成就会伤害别人”这句话。她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什么影响,但我们也需要把这句话说清楚,提醒孩子去想象别人的感受,如何理性地选择合适的语言。


3. 多跟孩子讨论团队协作

能够帮助孩子打破炫耀的心态,就是让孩子回归正常的谦虚。让孩子看到对方的优点,找到相处的方法,这些都有助于孩子保持言语健康,尊重他人。这些都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植入和引导有关。


当一个孩子炫耀自己在学业上比另一个孩子优秀时,提醒她“另一个孩子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帮助,我们也要看到重要性”;当孩子炫耀自己家境优越时,提醒她“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确实不同,但每个家庭都为自己的开销做了计划 ”。


帮助孩子建立更大的思维角度可以提高孩子在分享成就时的判断力:我们正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停下来,多体谅一下别人的感受。


这些价值观可以帮助孩子及时刹车:左转是一种积极正面的分享行为,而不是右转,被“不惜一切代价赢”或者“我就是比你强”的心态所困。


4. 包容孩子所分享的每一个成就

你有没有试过,对于你信任的闺蜜或者亲密爱人,有时候真的可以翻来覆去的说自己喜欢的事情和一些细微琐碎的成就感?我之所以能如此无负担,是因为我知道对方会包容自己,我不会为此给自己贴上标签,嫌弃自己,嫌弃自己。


同样,作为父母,我们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自豪感,也不要让孩子承受过多的批评,或者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存在不重要。如果孩子知道他可以一直和你分享自己的成就,你可以给他客观全面的反馈,那么他其实不会希望通过炫耀来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证明自己的优秀,因为他内心的自信和自尊一早就很充沛。



(爱炫耀的孩子有一个忐忑不安的内心,4招教你改善孩子的炫耀行为),第2张



其实很多喜欢炫耀的孩子心里都有很多不安:



或者因为一直收到
太多的表扬和赞美,让孩子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别人都会鼓掌和喜欢;或者因为自己长期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关注,所以很想通过做点什么,让别人必须得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哪怕这种感觉不舒服;或者因为内心总把别人的想法看得太重要,认为自己如果不能让别人喜欢,那么可能就是一个很糟糕的孩子;或者因为很渴望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接受过太多人的低估,所以必须得尽最大的努力来展示长处,才能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很多时候,承认孩子的成绩,鼓励他们继续前进,提醒他们可能的越界,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他们的炫耀行为


这些都是积累的言行,可以帮助孩子重拾平常心和同理心,从而真正克服炫耀,真正感受到真诚带给自己和他人的力量


【END】[/s2/]


作者蓓蓓,学前家庭教育品牌创始人,全球婚姻治疗和情绪训练权威约翰·戈尔曼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微信官方账号萌芽研究院Bud (ID: MYYJS _ 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