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让我带新员工,可新员工一直没学会我该怎么办?

员工 0 31

老板让我带新员工,可新员工一直没学会我该怎么办?,第1张

老板让我带新员工,可新员工一直没学会我该怎么办?
导读:老带新是单位和企业最基本的培训新员工的方式,老员工业务熟练,经验丰富,可以带着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但是现在职场中的老员工不愿意带新员工,甚至连主管都不愿意多教的现象十分普遍。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对老员工来说:其付出的成本极有可

老带新是单位和企业最基本的培训新员工的方式,老员工业务熟练,经验丰富,可以带着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但是现在职场中的老员工不愿意带新员工,甚至连主管都不愿意多教的现象十分普遍。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对老员工来说:其付出的成本极有可能和得到的收益不对等 二、新员工自身的问题比较多,老员工不乐意带。

一、老员工:成本和收益不对等

人们时刻面临着权衡取舍,在做决策时经常会两方相比较,而经常拿来衡量的标准是决策对象双方行动的成本和收益。

比如在国外的那些到了上大学年龄的运动员。如果他们选择退学而去从事职业运动,那他(她)就能赚几百万或者更多。因为他们知道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后者。

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的时候,决策者都应该认识到决定某一种行动,所放弃的另一种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曼昆经济学原理》

而对于老员工来说,带新员工这个行动的成本也是极高的,不同的是收益完全不合理,所以他们往往采用放弃或者用消极怠工的态度来抵抗这件事情。

(一)、带新员工所需成本太高1带新员工使老员工所用时间成本大大增加

有这样一个故事,单位里进了新人,老王作为老员工加技术骨干被领导委以重任,本来老王认为这些新员工素质比较高,专业比较对口,带起来会轻松。

老王想的没问题,这群新员工确实都很不错,就是喜欢请教前辈问题,老王的工作经常被打断,自己的工作时间大大减少,加之他的工作量又大,每天完成既定的工作都很勉强,心力交瘁。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时间无比珍贵。而带新员工则意味着:你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替公司培养新员工上,更少的时间专注自己的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自己付出的时间成本还要自己买单。职场是一个只看结果的地方,如果工作没做完,那么等着你的是加班、扣钱、领导的训斥……而付出的时间也并得不到公司的体谅和相应的经济补偿

2老员工付出的知识成本更高,这些知识往往具有个人原创性

现在是一个知识付费的时代,随着版权意识的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懂得保护自己的知识。带新人意味着教授新人知识,这些知识、经验是自己付出了时间、精力甚至撞过南墙才得到的,可以说是自己的心血了。

就这样付出了自己的知识成本,而且是为公司贡献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还要在带新员工上付出同样的东西。这两者性质完全不同,因为和公司是雇佣关系,我们有这个责任去为公司的建设添砖加瓦,而没有义务去带新员工,这样不管从情理上讲,还是从心理上讲,都是令人不快甚至厌恶的一件事情。

(二)、带完新员工可得的收益太低1老员工获得零收益的可能性太大

所谓零收益是指:在经济上自己无奖金,无补贴,而在新员工的去留上,大部分员工跳槽,自己的努力打了水漂。

从公司的角度上讲,公司认为老带新是义务的,是要求你做,必须去做的事情。公司让带新人只是培训员工的一种方式,并不会给额外的补贴,所以这一段时间自己的付出算是没有经济上的回报。

如果只是没补贴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情,而最让人无奈的则是,自己辛辛苦苦带了新员工那么久,结果新员工转头就跑,一个也留不住。

虽说新人流动性高、人员更替频繁是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谁乐意自己的努力白白打了水漂呢?

2最坏的情况是获得负收益,倒贴或者丢饭碗

所谓负收益是指自己不光有往里倒贴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因为带新人这事丢饭碗!

公司早就嫌弃年过四十岁的刘师傅了,因为刘师傅所做工作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他拿的薪水是市场价的两倍,但是因为刘师傅是老员工了,而且没有合适的人接他的班,公司一直没有辞退他。后来公司校招找上来一个比较合适的年轻人,领导美名其曰请刘师傅“带带新人”。

刘师傅也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看年轻人态度也端正,也好学,就把自己的一身本领交给了他。后来的结局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刘师傅被辞退,新徒弟顶了这个位置,公司省了一笔开销。

有句老话叫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老员工们对于新员工留不住顶多是无奈,感叹自己的努力打水漂了而已,而被新员工接替这件事情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所以就冲着这份负收益,老员工们也不会愿意带新员工,丢自己的饭碗。

二、新员工自身的问题比较多(一)、自尊心强,自负心重,听不进老员工的话

当代年轻人自尊心强,自负心也比较重,大多数入职的新员工都是大学生,大学生从象牙塔里出来,没有见识过社会的竞争性和残酷性。往往带着非常强的优越感,加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气。

而他们认为自己学历高,理论知识强,对工作比较轻视,可是理论和实践是两件事情。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员工过来指点他们,但是这种心理让他们听不进去师傅的教导。如果师傅过于严厉,那么可能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双方关系紧张。

(二)、极易打退堂鼓,辜负老员工的教学

朋友作为部门经理,多多少少带过几个新员工,全是职场小白,为了把他们带好,可谓是用尽了各种手段,结果等实习期要过的时候,甚至还没过,仅仅培训了几天就有人走了,到最后这批新员工基本全都走了,而他们的理由各异:觉得公司待遇不好,经理态度不好,要求太严格,公司文化不好,前辈不好相处……

朋友自己还吐槽,觉得这届新员工毛病多,坚持力差。后来,老总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带新人?朋友也是欲哭无泪,都跑了还培训个啥,直接找熟手,什么事情都没有。

实际上一个新员工进驻频繁的单位,最后能留下的人不足十分之一。这其中不乏是真的找到了比较好下家的人,但更多的其实是,打退堂鼓,坚持不到最后,也吃不了苦。

员工福利可以选择的有很多,如智能产品、超市礼品卡、旅游门票等都是可以的,员工们也都非常喜欢。

一、员工福利——智能产品

给员工发放月饼已经不是很好的选择了,月饼虽然是中秋必不可少的产品,但是月饼的喜欢程度已经被大打折扣,不管是你的月饼再高档,员工们对月饼根本不感兴趣。

选择智能产品可以很好的满足员工,但是购买智能产品的费用很高,可以根据公司具体情况来选择,买不起太贵的智能产品,可以选择物美价廉的,如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都是可以的,员工们都能用得上,用不上的话送人也有面子。

二、超市礼品卡

超市礼品卡对于员工来说应该是最喜欢的礼物了,因为他们可以拿着超市礼品卡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当然这个超市礼品卡的金额一定要高一点,不太少。

超市礼品卡如果是团购的话,是可以打折的,当员工福利是不错的选择,看似吃亏,实际上是双赢的选择,老板不用为挑礼物而麻烦,员工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礼物”。

三、旅游门票

旅游门票的价值是非常高的,跟超市礼品卡差不多少,送旅游门票是鼓励员工出去旅游,也是体现公司文化的一种方式。送旅游门票要比超市礼品卡要划算些,因为旅游门票的折扣高于超市礼品卡,老板能省一些钱。

选择旅游门票要选择员工不舍得钱去的景点,不要选择那些大众化的景点,便宜的景点。

最后:老板送员工福利没有硬性指标要求,但是为了体现出老板的心意,应该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尽量贵重些,尽量达到员工满意喜欢。老板的发达是离不开员工的奉献,不要为了省钱而选择劣质产品当做礼物。

做老板让亲戚来工作 光让老员工一直教他怎么工作,能培养成才吗?

光教不一定能成才的,主要是看被教的那位学不学,肯不肯努力,努力够了那么成功的进程就走了90%了,剩下的9%就看个人的天赋了,如果天赋够好,也用对了地方那这9%也就差不离了。最后的1%就交给命运吧。命运说你能成功,那只要你做了,是只猪也能飞起来。命运说不让你成功,哪怕你到了9999999%,也得倒在成功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