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鹅妈妈的起源[1916-1966]虽然诗是像葡萄干布丁一样的英国名字,但实际上创作方法是其他国家传到英国的。 这些民间故事在 1697 年被叫做 "Contes de 妈 m è 关于 l'Oye" 或 " 母亲鹅的故事," 且出现在短的吹
鹅妈妈的起源[1916-1966]
虽然诗是像葡萄干布丁一样的英国名字,但实际上创作方法是其他国家传到英国的。 这些民间故事在 1697 年被叫做 "Contes de 妈 m è 关于 l'Oye" 或 " 母亲鹅的故事," 且出现在短的吹牛大话或故事中。 这些故事在 1729 年被转变为英国语。但是在那之后不久, 当约翰(可以称得上是鹅妈妈童谣的创作人) 和他的公司已经发现出版这种书是有利润的时候,他们决定出版收录这些传统诗的书。 他们给鹅妈妈童谣的曲子起一些适当而又无意义的名字。 这个 1791年的Newbery(约翰的姓) 版本是最早的《鹅妈妈童谣》。它包含了五十二首诗,每首诗由一个有趣但是又不恰当的故事组成, 和每首以一个例子说明。
知名的「玛丽有一只小羊」、「伦敦铁桥倒下来」等童谣,就是所谓的鹅妈妈童谣。鹅妈妈童谣随著时间经过,内容不断扩大,包涵数百首童谣。而童谣中又为何会有血腥、残酷的句子呢这可能就要从鹅妈妈童谣的时代背景来看了。
起源
鹅妈妈童谣确实的流传时间,至今尚无定论。大抵广为人知是在十八世纪,不过也有十四世纪就出现的说法。因为大部份的歌词为了顺口的缘故,句末都会押韵,而有些字随著时代不同会有不同发音。所以有人发现,某某歌的歌词如果要押韵的话,应该用十四世纪的发音才对,因此就有从十四世纪开始流传的说法。
时代背景
就十八世纪而言,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产生,进而令无产阶级发达。包括新阶级的形成、失业问题、劳工问题、人口问题(如何增加粮食以解决民食)等。使得大多数的人民成了资本主义的工具和牺牲品。他们生活在肮脏破烂的贫民窟中,时时受到生产过剩而导致的失业威胁。
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灰姑娘〃,可能对后母与坏姊姊都相当深恶痛绝,然而,试想,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如果又要养育一堆孩子的话,情非得已的后母对自己的孩子偏心一点也无可厚非吧?这时候或许就会牺牲掉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
令一方面,东、西方对死亡的态度不同,东方人非常避讳谈到「死」这个字眼或相关话题;西方人则不然,尤其对於不知死亡为何物的儿童而言,可说是童言无忌。
下面就是内容比较血腥,怪异及残酷的部分鹅妈妈童谣——
Humpty Dumpty
Humpty Dumpty sat on a wall,
Humpty Dumpty had a great fall
All the king's horses,
And all the king's men,
Couldn't put Humpty together again
蛋在悬崖上孵着
孵着孵着,掉了下来
就算聚集了国王所有的马
就算聚集了国王所有的臣子
蛋也不能再恢复原来的样子
备注:收录在《少年孵化的声音》的扉页中。
Humpty-dumpty 是蛋的意思。字典里解释为胖矮人,为蛋拟人化的称呼,出自英国童谣,其实也就是出自这里吧。
When a good King Arthur rule this land
When good King Arthur ruled this land,
He was a goodly king;
He stole three pecks of barley-meal
To make a bag-pudding
当亚瑟王治理这片土地的时候
他是一位伟大的王
他偷了三袋麦片
为了做一个大布丁
A bag-pudding the king did make,
And stuffed it well with plums;
And in it put great lumps of fat,
As big as my two thumbs
这个王做的布丁
放进许多葡萄干
还放进了一块大奶油
就像我的两个拇指那么大
The king and queen did eat thereof,
And noblemen beside;
And what they could not eat that night,
The queen next morning fried
国王和皇后吃了布丁
身边的贵族们也吃了
那天晚上他们什么也没吃
第二天早上皇后被油煎了
备注:出自《少年的孵化之音》-《布丁**的悲剧》
世上留传著许多关于亚瑟王的精彩故事,以及英勇的圆桌武士的传奇。 他大约是在一千五百年前统治英国,打了许多场胜仗。但历史上是否存在这位王还有待查证。这首关于亚瑟王的童谣揭示了古代王族中的残忍吧。
Sing a song of six pences
Sing a song of sixpence,
A pocket full of rye;
Four and twenty blackbirds,
Baked in a pie
When the pie was opened,
The birds began to sing;
Was not that a dainty dish,
To set before the king
The king was in his counting-house,
Counting out his money;
The queen was in the parlour,
Eating bread and honey
The maid was in the garden,
Hanging out the clothes,
There came a little blackbird,
And snapped off her nose
唱一首六便士之歌,
袋子里装满黑麦;
二十四只黑画眉,
被放在派里面烤!
当派被剥开,
画眉开始唱歌;
那可不是放在国王桌前,
十分可口的一餐吗?
国王在帐房数钱;
王后在客厅吃面包蜂蜜。
女仆在花园晒衣;
一只黑画眉飞来,
啄走了她的鼻子。
备注: 出自<God Child vol2> - Bloodberry jam
这首童谣大约是17世纪中叶在民间出现,但在更早些时候似乎就有了迹象,在莎士比亚的〈第12夜〉中有这样的一句话:Come on, there is sixpence for you; let's have a song 1614年,在包蒙(Beaumont 1584-1616)和佛勒契(John Fletcher 1579-1625)合作的一部作品中有这样的一句:Whoa, here's a stir now! Sing a song of sixpence!
在这首童谣中,皇帝指的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代国王亨利八世(HenryⅧ,1509-1547),他的残暴乖戾在历代君主中是很突出的,拥有6位妻子并处决了2位而闻名。童谣中的女王指的是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她是西班牙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的女儿,曾经是亨利七世的妻子,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但是由于她没有为亨利生下皇子,渐渐导致亨利对她的冷淡,但又由于教会的原因使之迟迟不能废后。“皇后在大厅里吃着面包和蜂蜜”这句算是隐射了当时凯瑟琳被冷落的情形吧。在那时亨利看中了安妮·博林(Anne Boleyn, 1507--1516),她是托马斯·博林爵士和伊丽莎白·霍华德郡主的小女儿,也就是他的第2任妻子--童谣中的那个侍女。然而她也没有为亨利生下儿子,又由于她天生的生理缺陷和一些政治因素,安妮被控告与5个男人通奸,其中包括与她的亲兄弟乔治•伯林通奸——**的罪行被关进伦敦塔,随后于1536年5月19日被处决,成为第一个被处决的王后。这也就是“来了只小黑鸫突然啄了下她的鼻子”的来历吧。童谣中的“派”和“24只黑鸫”分别是指格拉斯顿堡的管理人,和他所赠送给亨利八世的圣诞礼物
Crooked man
There was a crooked man,
and he walked a crooked mile,
He found a crooked sixpence
against a crooked stile;
He bought a crooked cat,
which caught a crooked mouse,
And they all lived together in a little crooked house
有个性格扭曲的男人
走在一条长一里的扭曲的路上
手里那着扭曲的六便士
踏在扭曲的台阶上
他买了一只扭曲的猫
猫捉了一只扭曲的老鼠
他们一起住在扭曲的小房子里
备注: 出自<God Child vol1> - The Little Crooked House
因为扭曲的爱成为了扭曲的人,然后住在了一栋扭曲的房子里。因为不想要失去,所以杀了她,做成人偶。扭曲的心灵,扭曲的孩子。童谣和漫画的意境真是配合的好啊!
经常被用在**等当中,Mother Goose中的一首。因为是童谣,为了求压韵而玩了不少文字游戏,所以很多文字是无意义的。
Little Miss Muffet
Little Miss Muffet
Sat on a tuffet,
Eating her curds and whey;
There came a big spider,
Who sat down beside her
And frightened Miss Muffet away
小玛菲特**
坐在垫子上
吃着乳酪
然后来了一只蜘蛛
坐在她旁边
吓跑了玛菲特**
备注: 出自 <God Child vol3> - <Little Miss Muffet>
我是个人偶娃娃
女孩给我穿上漂亮的衣服。男孩把送给女孩的花环给我带上。我就看着他们长大,恋爱,结婚
后来,女孩把男孩杀了埋在樱花树下。这个秘密,只有我知道
我坐在樱花树下等女孩回来,一坐,便是千年
Georgie Porgie
Georgie Porgie,
pudding and pie,
Kissed the girls and made them cry;
When the boys came out to play,
Georgie Porgie ran away 乔治•珀治
布丁和派
亲吻女孩惹她们哭
男孩们来了
乔治•珀治就跑了
备注: 出自 <God Child vol2> - Bloodyberry Jam
Baa, Baa, Black sheep
Baa, baa, black sheep,
Have you any wool
Yes, sir, yes, sir,
Three bags full;
One for the master,
And one for the dame,
And one for the little boy
Who lives down the lane
咩,咩,黑羊啊
你有羊毛吗?
是的,先生。是的,先生
三袋满满的
一袋给男主人
一袋给女主人
还有一袋给那个
住在街尾的小男孩
备注: 出自<God Child vol1> - Black Sheep
在最早的时候,最后一句是:什么都没有给小男孩。童谣里“master”指的是国王,“dame”指的是贵族,“little boy”即是最底层的平民。揭示了上流社会的有钱人对底层人的压迫和榨取。
What are little boys made of
What are little boys made of ?Frogs and snails
And puppy-dogs' tails,
小男孩是由什么做的?
青蛙和蜗牛
还有小狗的尾巴
What are little girls made of
Suger and spice
And all that's nice, 小女孩是由什么做的?
糖和香料
都是那么的美好呀
备注:出自<God Child vol4> - Bloody Maria
这是吉倍尔医生回忆小时候时出现的。放在这章里的具体用意觉得很隐晦。小男孩是由什么做的?好象就是在质问吉倍尔的存在一样。
Lizzie Borden
Lizzie Borden took an axe,
Hit her father forty whacks
When she saw what she had done,
She hit her mother forty-one
丽兹玻顿拿起斧头,
砍了爸爸四十下。
当她意识到她做了甚麼,
她砍她妈妈四十一下
备注: 出自〈少年的孵化之音〉- 布丁**的悲剧
一个女孩如此拭杀父母的事是真实存在的。1893年美国的麻萨诸塞州,32岁的里兹•波顿在家中拿起斧头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和继母,手段残忍。在19世纪的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如今事发的那间屋子成为了博物馆,而里兹杀人事件到现在还是研究的对象,还被拍成**等。在网上可以找到不少相关的资料。
安妮在《天遣女王》里,简克宝贝劈死自己父亲的时候,引用了这个典故——源于十九世纪轰动美国麻省的凶杀案。莉兹·玻顿并非与简克宝贝同年龄的小女孩,凶杀案发生时她已30岁。1892年8月4日中午,莉兹·玻顿叫唤她的邻居说,她的父亲被杀了,警察到来时,发现她的母亲也死了。母亲被斧子砍了18下,父亲被砍了10下。消息立即被传开了,媒体认为莉兹本人极有谋杀嫌疑。然而次年六月,法庭宣判莉兹无罪。此后,她的故事广为流传,被写成了小说,芭蕾,百老汇,歌剧。最后是日本的教科书将她的童谣作为鹅妈妈童话收录的。
Solomon Grundy
Solomon Grundy,
Born on a Monday,
Christened on Tuesday,
Married on Wednesday,
Took ill on Thursday,
Worse on Friday,
Died on Saturday,
Buried on Sunday
This is the end
Of Solomon Grundy
所罗门格兰德
在星期一出生
在星期二受洗
在星期三结婚
在星期四生病
在星期五病危
在星期六死亡
在星期天焚尸
这就是
所罗门格兰德的最后
备注: 出自<God Child vol 5> - 周日的所罗门格兰德
这个算是<God Child>里的一个特别短篇。这首童谣我自己是很喜欢啦。把人的一生所会经历到的事融汇在这个短短的童谣里——一个星期里的7天。后来想到也看到过类似的诗歌,就是用一个星期来描述一桩事的,那个格式就是源自于此吧。
There was an old man
There was an old man
And he had a calf
And that's half
从前有个老人
他养了一头小牛
现在说到一半
He took him out of the stall
And put his on the wall
And that's all
老人把小牛带出牛舍
再把它系在墙上
这就是全部
备注 : 出自<Mad tea party>
<Scold's Bridle>
<Zigeunerweisen>
<Mortician's daughter>
<Little Miss Muffet>
<Bloody Maria>
<Castrato>
<ユダの接吻>
<エディプスの刃>
<Misericorde>
每一章的最后一句"And that's all"出自于此
Simple Simon
Simple Simon met a pieman
Going to the fair;
Says Simple Simon to the pieman,
"Let me taste your ware"
无知的西蒙遇见一个卖派的商人
正要赶往集市
无知的西蒙对卖派的商人说:
“让我尝尝你的派吧 ”
Says the pieman to Simple Simon,
"Show me first your penny"
Says Simple Simon to the pieman,
"Indeed I have not any"
商人对无知的西蒙说:
“先让我看看你的便士吧”
无知的西蒙对商人说:
“其实我一分也没有”
He went to catch a dickey bird,
And thought he could not fail,
Because he'd got a little salt,
To put upon his tail
他去抓小鸟
认为自己不会失败
因为他有一把盐
撒在它的尾巴上
He went to take a bird's nest,
Was built upon a bough;
The branch gave way and Simon fell
Into a dirty slough
他去取小鸟的窝
那个筑在一根大树枝上的鸟窝
树枝断了,无知的西蒙掉下来
落在脏脏的泥沼里
He went to shoot a wild duck,
But wild duck flew away;
Say Simon, I can't hit him,
Because he will not stay"
他去打野鸭
但是野鸭飞走了
西蒙说,我打不中它
因为他不呆在那里
Simple Simon went a-fishing,
For to catch a whale;
All the water he had got
Was in his mother's pail
无知的西蒙去钓鱼
想要钓一条鲸鱼
然而他所有的水
都在他的水桶里
Simple Simon went a-hunting,
For to catch a hare;
He rode an ass about the streets,
But couldn't find one there
无知的西蒙去打猎
想要打中一只野兔
他骑着驴穿过街道
那里找不到一只野兔
He went for to eat honey,
Out of the mustard pot;
He bit his tongue until he cried,
That was all the good he got
他去吃蜂蜜
从一只餐桌上的芥末罐子
他咬着自己的舌头直到哭出来
这就是他吃到的全部
He went to ride a spotted cow
That had a little calf;
She threw him down upon the ground,
Which made the people laugh
他去骑头花斑牛
可母牛还有头小牛
母牛甩他在地上
惹的人们笑哈哈
Once Simon made a great snowball,
And brought it in to roast;
He laid it down before the fire,
And soon the ball was lost
一次西蒙做了个大雪球
把它带回来烤一烤
把它放在火前面
雪球一会儿不见了
He went to slide upon the ice
Before the ice would bear;
Then he plunged in above his knees,
Which made poor Simon stare
他到冰上去滑冰
在冰还能支撑前
然后他把膝盖插到冰里面
可怜的西蒙睁大了眼
He washed himself with blacking ball,
Because he had no soap;
Then said unto his mother,
"I'm a beauty now, I hope"
他用黑色的鞋油来洗澡
因为他没有肥皂
然后他对妈妈说:
“我想现在自己很漂亮吧”
Simple Simon went to look
If plums grew on a thistle;
He pricked his fingers very much,
Which made poor Simon whistle
无知的西蒙去赏花
李子长在蓟上
手被刺伤了好几次
可怜的西蒙大叫着
He went for water in a sieve,
But soon it all ran through
And now poor Simple Simon
Bids you all adieu
他坐在笼子里到了水里
但是很快就沉了下去
可怜而又无知的西蒙啊
永远地再见了
备注: 出自<God Child vol8> - Godless
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Bids you all adieu"因该就是出自这首童谣吧。"Bids you all adieu"可以理解为“永别”的意思。“bid"是在这里是“吩咐,告诉”的意思。"adieu"是从法语衍生而来的。"adieu"是“再见,辞别”的意思。从中古英语"adew"变化而来,这个词又是从古代法语"adieu"(à + dieu)来的,意义为“献身于神”,"dieu"是“神”的意思。综合起来看,就可以理解为“永别”的意思了。哎……也就是说该隐的故事再也不会有了,那是最终的了。他带着优雅的微笑,Bids you all adieu
My mother has killed me,
My father is eating me,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sit under the table,
Picking up my bones,
And they bury them under the cold marble stones
我的妈妈杀了我,
我的爸爸在吃我,
我的兄弟和我的姊妹坐在餐桌底,
捡起我的骨头,埋了它们,
埋到冰冷的石碑下。
这是一个扭曲到极至的童话里面的一段歌剧情大约是这样:
有个男的,他有个儿子有一天,孩子的妈妈死了,她下葬之后,一家人在她的墓上种了一棵杜松树
之后的日子里,那个孩子便经常为他的妈妈扫墓,并对着杜松树祈祷
不过,在别人的催促下,他的父亲终于又取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有个女儿,但她对两个孩子都像自己亲生的一样
然而,以前的那个男孩并不喜欢她于是,她渐渐地讨厌起这个孩子来了
有一天,两个孩子正在屋里完捉迷藏后母把小男孩叫来,对他说:
"壁橱里有个苹果,你去把它拿出来吃了吧"
于是小男孩满心欢喜地跑到壁橱寻找苹果后母提着她刚磨好的斧子站在了他的身后,然后,她挥动斧子,男孩的头滚了下来
后母冷静地呼吸着,她从没想到杀人居然这么简单她把男孩的尸体拣起来,准备拿它去做当天的肉汤但那女孩子目睹了这一切,吓得不敢出声
那个男人回来之后,后母便把烧好的肉汤乘给他
"今天的肉好嫩啊!对了,怎么不见儿子呢"他问
"大约是在朋友家玩吧"后母不动声色地回答
这时,女孩正躲在桌子底下捡着哥哥的骨头
父亲吃完,又出去工作了后母回去洗盘子而女孩拿着哥哥的一包骨头,哭着将它埋在杜松树下
这是,杜松树忽然发出了火焰一样的光芒,树枝像手一样拍打着,树的中心飞出了一只美丽的鸟儿,唱着一首动听而奇怪的歌(就是上面那首)
鸟儿飞到金匠家拿了一串金链子,到鞋匠家拿了一双皮鞋,又到磨坊把一个磨盘套在脖子上(这些都是他唱那首歌换来的),然后他又飞回了家把金链子给了父亲,把皮鞋给了妹妹,最后,他飞到了后母身边
后母一听他唱着的歌就吓的瘫软了他于是将脖子上的磨盘丢下来,把后母砸死了()
鸟儿重新变成了小男孩他收拾起后母的尸骨,拿它去烧了另一锅肉汤
父亲回到家,尝着肉汤,不满的说:
"今天的肉汤怎么这么老对了,怎么不见你们的妈妈呢"
"大约是到亲戚家探望去了"小男孩回答
诗的历史
有这些诗的书对无数的附属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举例来说,他们那 " 淑女在一匹白色的马之上"是多达第一位伊莉莎白皇后,而且 Muffet **是被蜘蛛,约翰 Knox 惊吓而摊派的玛丽皇后。 有些研究给这些诗作星云的猜测。 有时候,真正的人名字确实出现过在历史上, 如罗宾头巾或开膛手杰克;历史里如英文地名中被发现了埃克塞特,格洛斯特 , 伦敦桥, 或在街道哭声中,旧关税,歌,摇篮曲,游戏等。这都反映着旧童谣发展的时代和地方。 他们的语言也反映他们的远古起源。 童谣中的 "doth" 和 "你" 和 "你", 在小南西(地方名)可以解释成蜡烛谜,而且那些 " 铃马,铃马。(像声词)那是什么日子的时候" 那声音是城镇时钟。这些都是童谣中描写的语言和远古的小调情形。鹅妈妈的恐怖童谣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对其感兴趣的话可去找全集来看
林海音(1918318-200112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回答者:哈利波特33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9-3 20:32
林海音女士创作相关资料
以下资料录自儿童文学研究所研究生杨绚之硕士论文《林海音与儿童文学》
表2-1:创作类
童话
《林海音童话集动物篇》部分:
1<小快乐回家> 2<我们都长大了>
故事
《林海音童话集故事篇》部分:
1<金桥> 2<蔡家老屋> 3<迟到> 4<三盏灯>
5<哈哈哈> 6<爸爸的花椒糖> 7<骆驼队来了>
8<童年乐事>
散文
《林海音童话集动物篇》部分:<不怕冷的鸟—企鹅>
《林海音童话集故事篇》部分:<请到我的家乡来>
《奶奶的傻瓜相机》
小说
《冬青树》部分:
1<会唱的球> 2<母亲是好榜样> 3<妈妈说不行>
4<窃毒记> 5<谢谢你小姑娘> 6<爸爸不在家>
《绿藻与咸蛋》部分:
1<两粒芝麻> 2<周记本> 3<玫瑰> 4<萝卜乾的滋味>
5<贫非罪> 6<穷汉养娇儿>
《城南旧事》部分:
1<惠安馆> 2<我们看海去> 3<兰姨娘> 4<驴打滚儿>
5<爸爸的花儿落了>
剧本类
《薇薇的周记》三个广播剧:
1<薇薇的周记> 2<林夫人时间> 3<绿藻与咸蛋>
表2-2《林海音童话集》详细篇名及写作日期
《林海音童话集故事篇》19873
《林海音童话集动物篇》19873
1
<哈哈哈>页97~112
写作日期:19504
<六趾儿>页69~84
写作日期:19497
2
<爸爸的花椒糖>页116~125
写作日期:19659
<不怕冷的企鹅>页100~111
写作日期:196512
源自省教育厅出版中华儿童丛书196512
3
<金桥>页128~140
写作日期:19659
源自省教育厅出版中华儿童丛书19659
<小快乐回家>页49~64
写作日期:19664
源自小学生画刊316期19664
4
<三盏灯>页84~93
写作日期:196711
<我们都长大了>页29~45
写作日期:197212
源自省教育厅出版中华儿童丛书197212
5
<骆驼队来了>页144~149
写作日期:19754
源自<冬阳童年骆驼队>,《城南旧事》
<井底蛙>页88~97
写作日期:19733
源自国语日报出版社《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第一辑
6
<迟到>页73~81
节自<爸爸的花儿落了>
写作日期:19754
<蔡家老屋>页152~169
写作日期:19669
源自省教育厅出版中华儿童丛书19669
7
<童年乐事>页172~175
节自<后记>,《城南旧事》
写作日期:19754
8
<请到我的家乡来>页28~69
写作日期:197610
源自省教育厅出版中华儿童丛书197610
表2-3:《城南旧事》版本与篇名比较
出版社
光启出版社
尔雅/纯文学出版社
格林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月
19607
19835
19947
详细篇名
1 城南旧事代序
2 惠安馆传奇
3 我们看海去
4 兰姨娘
5 驴打滚儿
6 爸爸的花儿落了
1 超越悲欢的童年
2 冬阳童年骆驼队
3 城南旧事重排前言(附插图16页)
4 惠安馆
5 爸爸的花儿落了
6 后记
1 惠安馆的小桂子
2 我们看海去,兰姨娘
3 驴儿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
(以上为绘本,附三卷录音带)
表2-4非创作类:
一、翻译部分
1《伊索寓言》 2《一只坏小兔的故事》 3《小兔班杰明的故事》 4《猛狗唐恩》 5《井底蛙》 6《鸽子泰勒的故事》 7《狡猾的老猫》 8《山中旧事》
9《有趣的小妇人》 10《铁丝网上的小花》 11《快乐的死刑犯》 12《爸爸》
13《太阳石》 14《生命之歌:在起点和终点之间轻轻唱起》
15《伊索寓言1:幽默二十五选》 16《伊索寓言2:智慧二十五选》
贴子相关:
作者: 218284 2005-2-28 11:06 回复此发言
--------------------------------------------------------------------------------
2 林海音
17《伊索寓言3:机智二十五选》 18《刺猬温迪琪的故事》
19《母鸭杰玛的故事》 20《小猪柏朗的故事》 21《小兔彼得的故事》
22《一只坏小兔的故事》
二、改写部分
1《今古奇观》 2《林海音童话集动物篇》部分:<六趾儿> 3《寓言一》
4《寓言二》 5《寓言三》 6《寓言四》
表2-5:64年版国民小学低年级国语课本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一课
我起来了
长了一岁
带弟弟上学
源自57年版
第1课带弟弟上学
一粒种子
源自57年版
第1课一粒种子
第二课
妈妈早
院子里
新教室
小松树长高了
第三课
谁起得早
外婆来了
给爸爸的信
源自57年版
第4课给爸爸的信
树的医生
源自57年版
第2课树的医生
第四课
我的书包
春天来了
源自57年版
第5课春天来了
我的日记
源自57年版第5课
暑假生活日记(一)
时钟
源自57年版
第5课时钟
第五课
少了一个人
种树
源自57年版
第7课种树
钓鱼
爱惜光阴
源自57年版
第6课爱惜光阴
第六课
玩皮球
一朵小红花
乘凉说故事
源自57年版第7课
暑假生活日记(二)
守时
第七课
小小鸟儿
到海边去
源自57年版
第8课到海边
国庆日
源自57年版
第9课国庆日
春季旅行日记
第八课
小狗跟我来
山上
源自57年版
第9课山上
飞机表演
小小爬山专家
第九课
小白兔赛跑
我下回还要来
双十节的晚上
我爱钓鱼
第十课
我做一条船
源自57年版
第9课我做一条船
小花猫
源自57年版
第12课小花猫
国父小时后
浓缩自57年版
第10课国父的家乡
第11课国父小的时候
家家大扫除
第十一课
公园里
儿童节
源自57年版
第13课儿童节
先总统 蒋公小的时候
源自57年版第12课
总统 蒋公小的时候
人人吃粽子
第十二课
过山洞
源自57年版
第10课
过山洞
到竹山去玩
陈英士先生小的时候
年年赛龙船
第十三课
自己做的礼物
源自57年版第23课
我送给妈妈的礼物
小山羊长大了
源自57年版第13课
我长大了
家
源自57年版
第12课家
第十四课
送礼物给妈妈
源自57年版
第24课母亲节
鹅妈妈真漂亮
源自57年版第17课
鹅妈妈真漂亮
小乌鸦
源自57年版第3册(二上)小乌鸦
第十五课
写给妈妈的话
美丽的蝴蝶姑娘
蜗牛的家
源自57年版
第13课蜗牛的家
第十六课
小马长大了
浓缩自57年版
第18课小马长大了
第19课学跑路
第20课学拉车
我的爸爸是农夫
源自57年版
第19课我的爸爸是农夫
小水滴的旅行(1)
源自57年版
第26课小水滴的旅行(1)
第十七课
小蚂蚁
浓缩自57年版
第16课小蚂蚁(1)
第17课小蚂蚁(2)
我的爸爸是军人
源自57年版
第20课我的爸爸是军人
小水滴的旅行(2)
源自57年版第27课小水滴的旅行(2)
第十八课
淘气的猴子
我的爸爸是老师
源自57年版第22课
我的爸爸是老师
小鹰学飞
第十九课
太阳
源自57年版第26课
暖和的太阳
妈祖的故事(1)
小白鸽的故事(1)
浓缩自57年版第17、18、19课
小白鸽(1)(2)(3)
第二十课
美丽的虹
源自57年版第27课
美丽的虹
妈祖的故事(2)
小白鸽的故事(2)
浓缩自57年版第17、18、19课
小白鸽(1)(2)(3)
第二十一课
小星星 亮晶晶
源自57年版
第28课月亮和星星
小白兔的嘴唇
我的好朋友
第二十二课
乌鸦喝水
源自57年版
第14课乌鸦喝水
小老鼠救狮子
枣树上的钱
第二十三课
球浮上来了
源自57年版
第30课聪明的孩子
拔萝卜(1)
源自57年版第29课
拔萝卜(1)
一块大石头(1)
源自57年版第28课一块大石头(1)
第二十四课
过桥
源自57年版第29课
过桥
拔萝卜(2)
源自57年版第30课
拔萝卜(2)
一块大石头(2)
源自57年版第29课一块大石头(2)
回答者:☆雪の77之风☆ - 试用期 一级 9-3 21:40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参考资料:
回答者:匿名1234567891 - 试用期 一级 9-4 21:29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60873html
林海音个人资料
首先要谈的是她的编辑事业,这部分可以从她的三个编辑台来看,第一个编辑台是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三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她写过一篇文章「流水十年间」,就是她担任联副编辑十年的回忆。我们知道战后五○年代的国家文艺政策,对文坛掌控比较厉害,而林海音正是在这个时代主编「联合副刊」。她对联合副刊最大的改变是由比较综艺的性质,慢慢走向纯文学,这是她对台湾文坛发展第一个重要的影响。第二,她非常重视文学,她完全以文学的好坏作为取舍的标准。她知道很多台湾本土作家,经历了日本五十年统治,语言上较为吃亏,当她看到一些字句有很明显的日本味道,或比较不通顺的文章,会一个字一个字改好了才刊登出来,她鼓励了许多作家,对台湾的本土文坛有很大的影响。 五○年末、
船长事件
我也亲自走访北京、上海、南京。北京是林海音成长的地方,从五岁到三十岁离开,在那里居住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她最著名的作品《城南旧事》,就是以一个小女孩的眼睛看北京城南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女主角英子,就是林海音的第一个名字。到了城南我走遍了林海音成长的足迹,她一共住过七个家,大部分的家我都亲自拜访,她婚后住过两个家,一个是永光寺街的大家庭,一个是自组小家庭的南昌街我也去了。当我走在城南时,才知道原来林海音女士上学的时候,一定会经过文化街(琉璃厂也就是文化街),基本上城南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比较民俗的。一九四八年林海音回到她的第一故乡台湾,也是住在城南,就是重庆南路三段植物园一带,并住了二十五年。在北京时,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触,其实林海音女士写《城南旧事》,她所怀念的那个北京城并不具任何的政治意义,它就是一座城,一座充满民俗的北京城,海音女士对那个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物、风俗都非常的怀念。
一九六七年林海音创办《纯文学月刊》,她认为当时没有一份较为严肃且有水准的刊物,明知办文学杂志会赔钱她却做了,从一九六七年起一共出版了六十五期。她并在月刊出刊的第二年便成立纯文学出版社,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九五年一共经营了二十六年之久。纯文学出版社对於六○年、七○年代台湾文学的出版有很大的影响,林先生把纯文学出版社经营的非常好,特别是带动整个文学出版。林先生可以称为女强人,她不只经营很好的出版事业,写了许多好的作品,更经营了一个很标准的幸福家庭,她几乎每一方面都兼顾到,她的能力真的很强。
阅读林海音
接下来要谈林先生的作品。我们知道她所有的出版事业和写作,都是到了台湾才开始,北京栽培了林海音,而台湾成就了林海音。一九五五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是家的文学,笔风让人感觉她是个非常开朗、快乐的家庭主妇,比如她提到台风天或下雨天地上积水,孩子兴奋得跑出去玩水,林海音的妈妈指责她不好好管小孩,但林海音却觉得小孩子就应该如此,而她自己也很想加入呢!她呈现了战后生活的面貌,虽然当时物质条件很差,却很有家的感觉,从文学史的研究角度,那个时期的写作内容非常狭窄,老是写一些身边琐事,可是我们却可以了解战后大陆来台的知识份子,如何在台湾开始生活,如何适应跟原来生长背景截然不同的环境。
城南旧事
小说《城南旧事》,也是她的经典名著。这一本书在台湾文学史上很重要,大陆也认为它是一部很重要的台湾作家作品。她生长在北京,她写北京怎麼会是台湾文学?作为台湾文学为什麼它那麼重要?很多人把它列为怀乡作品,甚至把它列为代表作。北京城,透过一个外来的小女孩英子,以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北京,比北京更北京,至今北京人很可能还没办法呈现出这样道地的北京的民俗、风光。林海音先生拥有很细腻很敏锐的眼光,特别是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看当时比较低阶层一些北京人的生活,其实它的经典性不只限制在台湾,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更大环境下一部很好的作品,因为它呈现了真实的人性。
《城南旧事》不论从那个角度阅读都是很好的作品,有人说它是女性作品,因为里面的主角,比如惠安馆里面的秀珍、宋妈,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特别整个小说的叙述者英子,她还没有受过社会的薰染,用纯洁的眼光看这世界,即使看到一个小偷,也不会有那种我们既定的眼光,直接判定小偷是坏人。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成长小说,每段故事的最后都是别离,最后一段「爸爸的花儿落了」,写道:爸爸去世了,英子也长大了。整部小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可以是青少年成长小说,也可以是儿童读物,或是成年读者对童年的回忆,它是有很多面向的,我想这是经典小说很重要的条件。
以同情之笔写女性
林海音可能是战后台湾文学,最早拥有女性意识的作家,一直到六○、七○年代以后的女性小说的成就,其女性意识要超越林海音其实还很不容易。林海音写《婚姻的故事》是一九六三年,《烛芯》是一九六五年重要的作品,它们背景是五四,就是比她早的那一代,可能她母亲、婆婆那一代的封建压抑之下的女性,你可以看到她在为她们讲话,这就是林海音。她曾说自己受过五四的洗礼,她已经跳过来了,可是她看到许多在传统之下,被压抑受痛苦的女性。比如说她写一位女性自小指腹为婚,她嫁过去不到两天丈夫就去世了,明知道嫁过去马上就要守寡,还是得嫁过去,我们试想这样女人的一生。林海音的笔也关注到这女性的情欲发展,就是她压抑这麼多年,她有一个很漂亮或者很健康的小叔,那种想像或对男性的向往,整个挣扎的心路历程都写出来,非常的动人。又如姨太太在旧时代里种种不公平的处境等,《婚姻的故事》大都是女性在中国传统建制度之下,如何被压抑的故事,这也是为何她的作品到现在都还会被提起的原因。
一九六五年她访问美国四个月,她是战后第一个受到美国国务院邀请的女作家,她访问文学家像赛珍珠,了解儿童文学出版等,带了很多资料和幻灯片回到台湾,并写下《做客美国》。
我是个人偶娃娃
从来不会动弹也不会说话。
小男孩把我送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高兴的欢呼起来直蹦跳。
樱花树下,花瓣飞舞。
小女孩给我编起花头饰,小男孩替她挽起稻穗似的金头发;小女孩给我套上漂亮的纱衣裳,小男孩单膝跪下替她穿上白棉袜;小女孩抱着我快乐的转起圈,小男孩拉着她的手温柔的带起翩然舞踏。
小女孩说,让我嫁给你当妻子吧。
小男孩看着小女孩,笑容犹如天上灿灿刺人的艳阳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坐在窗台上,我晒完太阳又照月光,就这么看着两人逐渐逐渐长大
小女孩变成了最漂亮的女孩,小男孩也变成了最英俊的男孩,他们的笑容依据灿烂好比阳光。
男孩仍然替女孩梳理金发,仍然单膝跪下替她穿袜,他们的共舞依然是那样的带起漫天樱花,醉人而又翩哒。
不同的是,第一次,男孩低下头亲吻了女孩。
女孩的唇是粉色的,湿润的,就犹如那樱花。
也是第一次,男孩把女孩弄哭了。
女孩推开男孩,吓着跑开喊妈妈。
男孩看着女孩,表情不再是那灿灿刺人的艳阳光。
锋利的斧子提起又挥落。
一下,两下,三下
男孩砍了爸爸51下,砍了妈妈52下。
哦,被染红的人偶娃娃。
血溅满了我的衣服,溅到了男孩白茫茫的脸庞上。
被砍碎的死人尸块撒的遍地都是。
窗台外冰冷的石碑下,爸爸妈妈永远不再能睁开眼睛了。
走到桌子旁,男孩单膝跪下。
女孩躲在里面吓的要命,她在不停不停的发着抖。
男孩脸上照着银亮月光,也在不停不停的打着颤。
男孩问,你爱我吗?
女孩点头。
男孩笑了,那样的开心,就像一下子拥有了整个世界一样。
男孩又问,嫁给我好吗?
女孩摇头。
咸咸的水一滴接着一滴淌下。
男孩哭了,那样的难过,又像一下子失掉了整个世界一样。
抓住她的头发,将女孩从桌子底下拖了出来。
男孩的脸孔是森森的白。
他将她放到了桌上,剥去了她所有漂亮的纱衣裳,包括他为她穿上的那双白袜
哦,可怜的女孩;哦,悲惨的女孩。
红色的黏液从桌上流了下来,流满遍地
痛哭嘶喊一片,腥稠血色一片
后来,男孩把女孩杀了,就埋在那棵樱花树下。
樱花飞舞翩哒。
女孩的尸体在嘤嘤哭泣。
那悲伤的啜音总氤氲模糊的含着两个字,日日夜夜,断断续续,一遍又一遍:
哥哥哥哥
嘘~~
这是一个秘密。
真正一样的金发一样的面容。这是世上最美丽的一对双胞胎。
呵呵
我坐在窗台上,守着这个动人的秘密,一守,就是千年
童谣
Wash the dishes,
Wipe the dishes,
Ring the bell for tea;
Three good wishes,
Three good kisses,
I will give to thee
洗洗碗盘,
擦擦碗盘,
摇铃来杯茶;
三个美好的愿望,
三个香香的甜吻,
我要送给你。
这是一首有关生活体验的童谣,画面很温馨,兔宝宝帮妈妈擦洗碗盘,母女俩神情都是专注而认真,瞧瞧她们聚焦碗盘的小眼神儿,哇!干完活了,坐在丰盛的餐桌前享受美好的茶点时光,轻轻的亲吻包含了多少美好的祝福,小兔子和兔妈妈陶醉的表情让无处不在的爱在空气中蔓延开来,有愿望有甜吻,幸福的一家人,一直快乐地生活下去吧!
这么一首生活童谣当然要积极用于生活当中,和你的小宝贝一起做家务,或者一起玩过家家游戏时,哼唱这么一首温暖欢快的歌谣,为整个家庭气氛增添很多温情和愉悦,还要及时的亲吻她们哦!
wash [wɒʃ] 洗
dishes ['dɪʃɪz] n盘子( dish的名词复数 )
wipe [waip] v擦
ring [ rɪŋ ] v 摇铃
bell [ bel ] n 铃
tea [tiː] n茶
three [ θri: ] th 发音需舌尖在齿间
wishes [wiʃiz] 愿望( wish的名词复数 )
kisses[kisiz] 吻(kiss的名词复数)
thee [ðiː] 你,古语thou(you)的宾格
th发音需舌尖在齿间,声带要震动
❶押韵 dishes ~wishes ~kisses /iz/
tea ~thee/i:/
❷弱读连读
wi(pe ) the 括号里尾音/p/ 不完全爆破,做口型停顿,不发音
goo(d ) wishes 括号里尾音/d/不完全爆破,做口型停顿,不发音
goo(d) kisses 括号里尾音/d/失去爆破,不发音
可以边做家务洗碗碟的时候,边和宝宝互动,鼓励宝宝参与到家务活中来,一边干活一边唱歌,一边亲吻一边祝福,这些就是最美好的日常陪伴时光,让吟唱童谣成为一种生活日常行为!玩起来吧!
先来感受下传说中的《鹅妈妈童谣》之一: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弗兰克·格林,一八六九
刚读完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代表作品《无人生还》,1939年出版,全球销量超过一亿本。本作也是推理小说中暴风雪山庄模式(也叫孤岛模式)的开山始祖。不得不看啊(´⊙ω⊙`)! 之前看过第一章,觉着开始的人物叙述有些太平淡。这次坚持看完第二章以后,天啦噜,停不下来有没有。建议小伙伴晚上开一盏台灯,静静地欣赏本作效果奇佳哦。比看恐怖片刺激多了(捂脸)
接下来又要开始剧透了(大雾)
小说一开始,介绍了十个身份迥异的人物,七男三女。有将军、老师、医生、侦探、管家、法官等,他们之间互不认识。因为十封理由各不相同的邀请信,前往同一个目的地——士兵岛。这还不足以打动人心,邀请人还送上一笔数字不小的“路费”来表示诚意。在这里最诡异的地方在于,邀请人的具体信息,在信中交代的非常模糊。但十个人物完全被这个看似神秘的岛屿所吸引,还能有钱拿,不去你是不是傻!
侦探在火车上遇到一位老人,他说:“边走边祈祷吧,年轻人,审判就在眼前”。这句话的出现,预示着接下来的故事走向,十人悲剧的宿命。
在上岛以后要开启愉悦的度假模式喽,才怪L(・o・)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可告人的“小秘密”。十人表面和平友好,内心波橘云诡。
在岛上第一顿晚餐结束后,他们不经意的聊天中发现彼此的邀请人完全不同。这时房间传来谜之男子的声音,细数了十个人曾经犯下的“罪状”,并宣布监狱大门已经关闭。恐怖的末日审判即将到来,一一对应十个小士兵的悲惨遭遇。
在文章开头的童谣里面,隐藏着整个事件的重大线索,凶手就在十人当中。到底是谁呢?看到最后才知道(@_@) 本作也有BBC改编同名英剧可供选择。
PS:小伙伴有兴趣还可以读下《鹅妈妈童谣》
周末愉快么么哒(。・ω・。)ノ
鹅妈妈用翅膀护着她的孩子,一幅温馨感人的图画在我们的眼前呈现蓝天为他们祝福,碧水为他们祈祷母爱静静地在天地间流淌
母爱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想和熙的春风,安抚我们的心灵;母爱又像一叶扁舟,载着我们越过一切困难假如母爱是蓝天,我们就是天空下自由鸟儿;假如母爱是森林,我们就是森林中快乐奔放的小鹿;假如母爱是大海,那我们就是水中自由自在的鱼儿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母亲,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记得那一次天空乌云密布,有想下雨的征兆,我急匆匆的上学去了,前脚刚进教室后脚就响起了“轰隆轰隆”的打雷声,夹杂着阵阵的雨声,接二连三的响了起来看见那黑漆漆的天空如撒了墨水一般,雨水如悬泉瀑布一般倾泻下来我心里头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我庆幸自己早到一步没有被雨淋到;又悔恨没带伞的失策……
时间如同流水一般悄悄流逝了,很快,到了放学的时间,看到有的同学被父母接走,有的打伞结伴回家,心中不禁涌出一股酸意爸爸出差了,妈妈在医院照顾姥姥,走不开心里真是悲哀到了极点,眼眶渐渐有些湿润
正当我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时候,迎面走来我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她—就是妈妈,眼中不经意的流露出种种疑惑和惊讶,但是包含着更多的欣喜和感激在回家的路上,虽然妈妈没有过多的表示什么,但是,我已经真正的感受到了世界上最真挚的母爱
母亲为儿女送一把伞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鹅妈妈让小鹅在翅膀下静静的栖息,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可这些难道就体现不出最无私最真挚的母爱吗
没错,世界上最甜美的字眼,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是,妈妈;最无私真挚的爱,就是“母爱”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14世纪),史蒂芬国王与丽亚王后生下了小公主爱罗拉,全国人民为此而向国王与王后庆贺。在公主的诞生洗礼仪式上来了三位好仙子,她们分别是花拉仙子、翡翠仙子和蓝天仙子,她们轮流给小公主美好的祝福。
然而。在第二位仙子的祝福过后,邪恶的黑女巫梅尔菲森特突然出现在大殿上,以为公主祝福的名义施下诅咒,让爱洛公主在16岁生日之时被纺车针刺死。
在梅尔菲森特狂笑着离去后,大家都吓坏了,而第三位仙子还没有位公主祝福,她将死亡魔咒改为沉睡之咒,公主必须得到王子的真爱之吻才能醒来。
随后,国王下令将全国的纺车全部烧毁。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有三位仙女极力帮忙,却仍然摆脱不了事实的发生,爱洛公主因此长眠不醒。最后,与公主互生情愫的菲利普王子为爱劈荆斩棘、克服万难、打败梅尔菲森特,登上塔顶用真爱之吻破解了公主的魔咒。
扩展资料:
在剧情方面,《睡美人》的王子戏份明显多于同类型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和《仙履奇缘》,而王子也不再是只带给公主幸福的摆设。由于爱洛公主的人物设计则参考了奥黛丽·赫本的仪态,因次她具备了不同于任何迪斯尼公主的角色形象。
爱洛公主与菲利普王子在森林相遇的一幕,在改编自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芭蕾舞曲的衬托下,更显得浪漫动人。除了王子戏份加重之外,华特·迪士尼还把原著中七位仙女减为三位,并且将她们塑造成神人之间的角色。而她们在小木屋中的造型,则是参考在超市中购物的妇人而设。
《睡美人》创作于1959年,改编自夏尔·佩罗和格林兄弟版本的同名童话故事。华特·迪斯尼为了能够完美的打造这部影片,仅拍摄就花费了6年时间。
在制作这部动画之前,动画设计师就在**的每一个镜头中做了一个真人参考,有现场演员身穿类似的服装担任模特,而这些模特大多都是经过迪斯尼筛选而任的。
参考资料:
本书里收进佩罗(Charles Perrault)(亦译贝洛)等几位古典童话大师的全部著作,有《小红帽》、《蓝胡子》、《灰姑娘》、《美人和怪兽》等等名篇。为了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素养,这本书是不可不读的。
法国古典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珍品,《林中睡美人》:王后生了一个公主,国王请全国的仙女来给公主祝福,仙女们把最美丽的礼物都送给了公主:美貌、智慧……一位被遗忘的仙女却诅咒公主15岁时将被纱锭刺破手指而丧命,好心的年轻仙女将诅咒减轻为沉睡百年,然后由心爱的王子来唤醒她……《小拇指》:一个拇指大的孩子,人家都叫他小拇指。因为闹饥荒,父母只好狠心把小拇指和哥哥带到森林里抛弃掉,第一次小拇指带着哥哥顺着他丢的小石子顺利回到了家,然而第二次小拇指丢的面包都被小鸟吃了,黑夜里他们闯到了吃人的妖精家里……
贝洛童话的题材来源于法国和欧洲及一些东方国家的传说故事,但法国作家贝洛对它们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再创作,使其既具有民间文学简洁、清新的优点,又兼备文学作品语言雅致、描写细致的特长。在某种意义上,贝洛童话可以称之为最早的文学童话。
受贝洛童话的影响,法国随即出现了贵族文学沙龙作家改编民间童话的热潮,形成了17世纪末法国古典童话的黄金时代。从世界童话史的发展角度看,贝洛童话对于童话确立为专门的文学体裁、童话由民间集体创作向作家独立创作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书 于1697年首度刊行,书中的故事取材于一般民众的口述传统故事,经过润色之后,给在沙龙中进进出出的女性雅士和宫廷人士看。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