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打球的老冯周一就要回农村了,儿子和媳妇因为要把两个孙子送到托管班,他们也就不用接送孩子了。老冯说儿子美其名曰给他们说:“你们不用看孙子了,可以趁身体好,出外旅游旅游”。一起打球的老人们开玩笑说:老冯被解雇了,说这种话的老人都认为不看
打球的老冯周一就要回农村了,儿子和媳妇因为要把两个孙子送到托管班,他们也就不用接送孩子了。老冯说儿子美其名曰给他们说:“你们不用看孙子了,可以趁身体好,出外旅游旅游”。一起打球的老人们开玩笑说:老冯被解雇了,说这种话的老人都认为不看孙子是好事,才这样开玩笑,我知道老冯的想法,他跟我聊的过程反复说,农村没有这里热闹,村里都是老人,听了他的这种话,我知道老冯是舍不得离开这里,毕竟他来这里养成打球的习惯,水平还越来越好,每天早晚打球,午休后打牌,生活也很安逸,过年儿子还给他们夫妻俩发红包,老冯说去年给他们夫妻每人5000元,今年给他们每人2000元,还降了,我说今年疫情,收入有影响就少发一点了哈,他也笑笑。
通过老冯的事情我想起了好多,看身边这些打球的,除了我和李大夫在上班,其他都是爷爷奶奶辈,给儿子或女儿看孩子。子女条件好的,有给父母在小区买一套房子,大多数都是跟子女住,现在看孙子的大多数都是夫妻俩,如果房子大还可以,要是两居室,孩子上小学,还真是住不下了。好多老人就开始被“解雇”。
看到被“解雇”一事,我就想起我们以前住的小区里发声的几件事情:
一户年轻夫妻生了第一胎孩子,妻子要出日本工作两三年,于是,丈夫的父母就来帮忙带孩子。等妻子回国不久,他们就生了第二个孩子,这时,这对夫妻不想让父母看孩子了,据说想让他们回老家,可是他们不想回去,于是,这对夫妻就借口住不下搬出去住了,这边的房子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也是租妻子的姐姐的房子。这两位老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儿子和媳妇都搬出去了,他们还住在这里,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老太太跳楼了。儿子赶快来匆匆收尸,到底什么问题,谁也不知道。
红的儿子从小都是自己的父母看的,她老公每周末都会让两位老人休息,自己做饭,孩子有父母照看,红很轻松。红的儿子上幼儿园中班时,红突然让自己的父母住在老公单位分的单元房,自己接送孩子。后面有一次聊天时,才得知红听到自己老爸在儿子跟前说自己坏话,原因是红因为儿子做错事被打,她爸就在儿子跟前说:“你妈不是个好人,坏很!看把你屁股都打肿了。”于是红立刻就让他们住到别处去了,这还是自己的亲爸,她感觉如果不分开住,她管教孩子就会失败,反而对孩子不好。红的父母也因为给红带孩子不愿意再回老家农村,红一开始也打算给父母养老,但是为了不让爷爷奶奶惯坏孩子,她选择跟自己的父母分开住。
娜娜跟老公离婚了,因为她跟婆婆矛盾特别深,可以说水火不容,娜娜自己本身就比较倔强,婆婆又很强势,家里买什么颜色的冰箱,都要婆婆说了算,娜娜的老公在婆媳矛盾问题上永远只站在他妈妈方面,他们的夫妻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娜娜希望婆婆和公公回老家,可是两位老人不愿意回农村去,说自己给儿子把娃看大了,儿子不要他们了,他们嫌丢人,不回去。每次吵架,她老公就会说,在老婆和老妈之间,他选择父母,老婆可以再娶,老妈只有一个,这句话严重伤害了娜娜,娜娜感觉看不到希望,最后也只能以离婚告终。
娟子经常夸她遇到了好婆婆,她婆婆对她的好,超越了一个亲妈对女儿的好,娟子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吃上婆婆做的丰盛的饭菜,婆婆每次都会变着花样给娟子做娟子爱吃的饭菜,只要娟子跟老公发声矛盾,婆婆永远批评她儿子,所以娟子逢人就夸她婆婆特别好,她亲妈反而不是很爱她,可是遇到了一个爱她的好婆婆,我们都很羡慕。
打球的老李去前年一年半都在东北老家,妻子在这里给儿子看孩子,听别人说,儿媳妇不让他来了,只让婆婆一个人在这里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去年九月他才又从东北老家过来,因为儿媳妇生了老二,他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
这次回来的老李不再向以前那样,一天早中晚都在小区的露天球场打球,以前他早上不到七点就来到球场打球,十一二点才回家吃饭,吃完饭午休,下午再来打球,晚饭后又来打球。现在每天早晨九十点才来打球,午饭前就要回家帮媳妇看孙子,下午和晚上也很少见他来打球,他说两个孩子事情多,他得帮着干,要不然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估计也是担心不帮忙会被儿媳妇再次解雇吧?!
看了这么多老孙子的老人,基本是女人忙碌,男人比较清闲,才可以打球打牌打发时间,也许是同为女人吧,儿媳妇看到忙碌的婆婆,清闲的公公,就会有一杆秤吧,所以老李才会一个人在东北老家待了一年半,要不是儿媳妇生二胎,估计,他现在都来不了吧?
站在老人的角度,喜欢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但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生活压力大,扶养孩子的同时,还要负担老人的生活费,有些儿媳妇就不愿意了,还有老人和年轻人教育孩子的观念有出入,容易产生矛盾……这些都是现实问题,希望双方多多体谅,多沟通沟通,合理解决之间的差距。
最后,我觉得,老人还是要想得来,子女需要帮助就当及时雨,不需要时,自己就坚决放弃,过自己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生一个孩子可不像添一副碗筷这样简单了,现在家长更加奉行“精英教育”,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 所以就更加注重孩子在教育方面的培养。
好的阅读习惯是父母教育开始的第一步,所以很多宝爸宝妈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帮孩子买许多书籍, 想让孩子从小就在“书海”里长大,以后也能成为一个小学霸。
盼盼的儿子已经十个月大了,因为家庭条件一般,而且还有房贷要还,单凭丈夫一个人没有办法养活这一家子人,所以 盼盼在休完3个月产假之后就迅速的回归了职场, 希望帮这个家减轻一点负担。
索性 孩子的爷爷奶奶已经退休在家,白天可以帮着小两口来照顾孩子 ,这样也盼盼也放心不少。
盼盼是奉行的是“精英教育”, 觉得孩子从出生时比拼就已经开始了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生,盼盼怀孕时就没少上胎教课,儿子出生之后更是报了早教的课程。
等孩子稍微长大一些就更是不得了了,为了让儿子 以后成为一个“学霸”,盼盼打算让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读书, 为了让孩子尽早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所以就给孩子买了一大堆的书在家,也不管孩子能不能看得懂。
在盼盼家, 每天下午四点到四点半是家里固定的阅读时间 ,虽然孩子的爷爷奶奶都觉得没什么必要,但抱着说不定有用的心理一直在执行。
前两天 爷爷奶奶又照例给小孙子找了一本书,自己也拿着本书陪着孩子看 ,远远看过去无论是长辈还是小朋友都十分认真,但是没一会爷爷奶奶的动作就有点不对了!
凑近一看,没想到 全都是套路,内有乾坤,两个老人一人藏了一个手机书后面 ,这那里是看书啊,压根就是在看手机,这动作让人忍不住想吐槽:感觉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啊!
而小孙子看了一会之后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也不坐在地上了,直接就晃晃悠悠的爬到了奶奶旁边,撑住自己的上半身想看看爷爷奶奶在干什么, 那小表情好像在说:“我有种被骗的感觉!”
幸运与你重逢: 哈哈哈哈哈,这爷爷奶奶真是绝了,糟老头子坏得很!
墙头有仨: 居然还有这样的操作,讲真的要是不凑近的话装得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我今天也想听你说晚安: 这么小的宝宝字还没认全,更别提句子了!怎么看书呀?
飞天小女警嘻嘻: 原来宝宝从这么小就开始被家长套路了吗?哈哈哈哈哈哈哈!
1 多选择一些插画比较多的书籍
孩子尚且比较年幼,他们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其他的东西分散, 所以书籍上的插图就起到了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作用。
另外孩子小的时候许多字还不认识,完整的读出一句话都非常难,更别提让孩子自己通过阅读来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而且 全部都是文字的话孩子非常容易就对书籍丧失了兴趣。
所以对于小朋友来说,看书不如用“看画”来形容更加贴切一些, 孩子知道故事里的内容其实大部分都是通过插画来了解的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买书时不妨选择一些插画比较多的书籍。
2 选择薄一点的书籍比较好
有些家长很喜欢给孩子买类似于四大名著这类的著作,但是这种书籍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厚,而且内容特别长,这类书籍对于成人来说可能都要翻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能看完,那么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往往要看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长时间看不完一本书,对于孩子来说内心就会觉得有点受挫, 觉得反正自己看了这么长时间都没看完,那干脆就别看了。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买书的时候不妨选择一些比较薄的书, 这样很容易就能看完,孩子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渐渐地也就更加愿意去看书了。
3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籍远比选择对孩子“有用”的书籍效果要好得多。
当书籍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时孩子就会更加愿意去看,而当家长买回来一堆孩子不感兴趣的书籍时, 即使对孩子非常有用孩子往往也懒得去翻看。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