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概 述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的封建统治,镇江地方政府的名称由清末的县署先后改为民政署、知事公署、县政府,主持县政的官员由清末的知县先后改为民政长、县知事、县长,但县政的实质未变,仍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由于军阀混战,政
概 述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的封建统治,镇江地方政府的名称由清末的县署先后改为民政署、知事公署、县政府,主持县政的官员由清末的知县先后改为民政长、县知事、县长,但县政的实质未变,仍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自民国元年至民国16年(1912-1927年)间,主持县政的官员更迭达13人之多。
民国16年3月,北伐军占领镇江,群众对政府当局曾寄予很大的希望。同年4月,蒋介石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县政府也执行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参与杀害大批***员和进步人士,多次镇压工人罢工和农民反抗丈量土地的斗争。民国18年江苏省政府迁镇后,对省会建设有所兴举,同时加强了党、政、军、宪、特的反动统治。
民国26年12月,镇江沦陷,日伪在城区建立伪政权,经常“清乡”掠夺,屠杀人民群众。国民政府任命的镇江县县长,无工作机构,无固定治所,流动于镇江南乡及苏皖边境,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多次与新四军摩擦。民国28年11月,国民政府镇江县县长庄梅芳在镇江南乡西麓一带,利用地方势力,残杀了新四军特务营营长马峰。活跃于茅山地区的新四军,自民国29年起,先后在镇江及其毗邻地区建立6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带领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镇江县政府接收了日伪财产,但以反共为要务,对经济建设无所建树。
1949年4月镇江解放,建立市人民政府,人民当家做主,政权性质起了根本的变化。市人民政府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和各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带领全市人民,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市政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失误,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决策程序,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由党政不分逐步做到党政分工;由政企不分逐步实行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由一般行政布置逐步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为市民多办实事。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后,镇江市为省辖市,下辖丹阳、丹徒、句容、扬中四县和城(京口)、郊(润州)两区。市政府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注意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加强所属县、区政府的领导,统一协调县、区政府工作,组织支援茅山老区,促进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第一章 民国时期镇江地方政府
清末,镇江府辖丹徒、丹阳、金坛、溧阳4县和太平厅(今扬中县),丹徒县为镇江府首邑。民国成立后,地方政府称丹徒县民政署,翌年改称知事公署,先后由民政长、县知事主持县政。民国16年(1927年)改称丹徒县政府,由县长执掌。民国17年改名镇江县政府。民国26年镇江沦陷后,建立日伪政权;四乡先后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民国34年日本投降后,镇江县政府还治,直至镇江解放。
第一节 丹徒县民政署、知事公署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在武昌起义影响下,镇江革命党人林述庆、李竞成等组织新军起义,11月8日(农历九月十八)镇江光复,成立镇江军政府,公举林述庆为都督;内设军政部、民政部等部门。不久,江苏都督府成立于南京,镇江军政府改称镇江军政分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江苏省临时议会议决,撤府存县。同年2月,镇江军政分府撤销,建立丹徒县民政署,由民政长主持,设总务、警务、学务、实业、主计、典狱6课。同年,民国政府发布县知事公署组织法,划一地方官吏名称,县民政长改称县知事。民国2年1月,丹徒县民政署改称县知事公署,设第一、二、三、四4科。民国5年起,县先后设警察、教育、实业等局。
县民政署、县知事公署均设在清代县衙门内(现中山东路三五九医院西部,日军侵占镇江时毁于战火)。
1912-1927年丹徒县民政长、知事名单
机构 姓 名 籍 贯 职 务 任 期
丹徒县
民政署 杨邦彦(震声) 江苏丹徒 民政长 19122-19124
张 鹏(翼云) 江苏丹徒 民政长 19124-191212
丹徒县
知 事
公 署 于定一(怀瑾) 江苏武进 知 事 19131-19137
杨邦彦(震声) 江苏丹徒 知 事 19137-191312
刘鸣复(梅舫) 江西南城 知 事 191312-191411
张凤瑞 知 事 191411-19153
章 同(觐瀛) 知 事 19153-19174
倪曾蓥(和甫) 浙江平湖 知 事 19174-19198
张玉藻(子青) 天 津 知 事 19199-19235
翁有成(志吾) 浙江杭州 知 事 19236-19251
赵 鳌(永和) 知 事 19252-19254
傅文通(达泉) 知 事 19254-19269
卢鸿钧(子衡) 知 事 192610-19272
谭 谧 湖 南 知 事 19273 -192710
第二节 丹徒、镇江县政府
民国16年(1927年)3月23日,国民革命军抵达镇江。同年10月,丹徒县知事公署改称丹徒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设民治、财政、总务3科;后增设秘书一职,协助县长督促各科工作。
民国17年7月,江苏省府委员会第90次会议议决,省政府由南京迁驻镇江(翌年迁来);丹徒县改称镇江县,列一等县。县政府设秘书及一、二2科,下设公安、财政、教育、实业、土地等局。此后机构时有变动,至民国25年,县政府设4科:一科司行政总务,二科司财政,三科司禁烟,四科司公安。另设教育、建设、地政等局。
民国26年12月日军侵占镇江前夕,县政府撤离。民国27年9月至民国33年8月,江苏省政府江南行署先后委庄梅芳、钟钟山、沈务本、马跃先、李守之等为镇江县县长,流动于镇江南乡一带及苏皖边境,县政府无具体办事机构,有名无实。
民国34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原伪镇江县县长黄香谷忽以南京先遣军政治特派员的身份,率其伪班底维持局面,等待接收。与此同时,流动于安徽省境内的江苏省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顾大荣也回到镇江自兼县长,在钱家山挂牌办公,但没有掌握实权,未能开展工作。短期内,镇江处于混乱状态。同年9月,国民党镇江县政府重建,省府任命丁松林为县长,接收伪政权,实行新制组府,设秘书室和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军事、社会、地政、田粮等科,后陆续设公安局(后改警察局),卫生院、农业推广所、税捐稽征处等机构。民国36年,田粮科改为田赋粮食管理处,县政府内又增设会计室及人事管理员、统计员、合作指导员、军法承审员等。民国38年4月镇江解放前夕,县政府官员撤逃、溃散。
抗日战争前,县府治所在县知事公署原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县府治所,初设于原江苏省政府大院内(现市政路),不久迁至道署街(现丹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1927-1949年丹徒县、镇江县县长名单
机 构 姓 名 籍 贯 职 务 任职年月
丹徒县
政 府 陈峻云(绍禹) 广 西 县长 192710-19287
镇江县
政 府 陆龙翔 县长(代) 19289-192812
沈 昌(立孙) 县长 192812-19293
孔宪铿(琴后) 广东南海 县长(代) 19294-192912
谢 震 县长(兼) 192912-19301
张 鹏(翼云) 江苏丹徒 县长(兼) 19301-19347
叶震东 福建闽侯 县长 19347-19357
张清源 河 北 县长 19357-193712
庄梅芳 湖 南 县长 19389-19404
钟钟山 湖南邵县 县长 19408-19413
沈务本 江苏沐阳 县长 194110-19437
马跃山 县长 19438-1943秋
李守之 江苏武进 县长 1943冬-19457
丁松林(筠香) 江苏江阴 县长 19459-19462
张孟陶 安 徽 县长 19463-19472
周 天(浩如) 江 西 县长 19473-194711
谢 泌(承邺) 江苏武进 县长 194711-19494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27年(1938年)5、6月间,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一支队及先遣支队到达茅山地区。7月7日,在新四军的领导与发动下,于镇江县宝堰镇成立了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筹)。民国29年4月,又在沪宁铁路以北成立镇(江)丹(阳)武(进)扬(中)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后在两个"四抗会"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苏南第四区(丹北地区)和第五区(茅山地区)两个专署级机构,并在镇江县四乡及其毗邻地区先后建6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由于处于敌后,环境复杂,随着对敌斗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县级抗日民主政府的辖区及名称时有变更,也无固定治所。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苏中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任命王龙为镇江市市长,准备接收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镇江市区。9月上旬,王龙在丹徒镇附近与伪军遭遇,不幸牺牲。同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国***为争取和平民主,撤退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武装,抗日民主政府亦随之撤销。
一、山北县政府
山北县政府建于民国29年(1940年)12月,始称镇江县政府。翌年3月,改称山北县政府。隶属于镇澄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名江南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苏南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苏中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民国34年7月复称镇江县政府。辖区大体为原镇江县第四区、第五区,丹阳县第八区。
1940-1945年山北县政府历任正副县长名单
机构 姓别 性别 籍贯 职务 任职年月
备注
镇江县政府 韦永义 男 江苏丹阳 县长(兼) 194012-19411 未到职秘书长代行县长职务
李培根 男 江苏丹徒 县长(代) 194012-19411
陈云阁 男 江苏丹阳 县长 19411 —19413
山北县政府 陈云阁 男 江苏丹阳 县长 19413-19415
赵文豹 男 江苏丹徒 县长 19416-19456
郑竹波 男 江苏丹阳 县长 19415-1942春
戎 藩 男 江苏丹阳 县长 1942春-19429
镇江县政府 赵文豹 男 江苏丹徒 县长 19457-19459
二、山南县政府
山南县政府建于民国30年(1941年)3月,上级隶属关系与山北县同。民国34年6月改称丹阳县政府。辖区大体为原丹阳县第五区、第六区、第七区,武进县第三区,镇江县第四区一部分。
1941-1945年山南县政府历任正副县长名单
机 构 姓 名 性 别 籍 贯 职 务 任职年月
山南县政府 张 光 男 安徽宿县 县 长 19413-19415
赵文豹 男 江苏丹徒 县 长 19415-19416
王 龙 男 江苏扬中 县 长 19417-19419
戎 藩 男 江苏丹阳 副县长 19417-19419
陈云阁 男 江苏丹阳 县 长 19419-194112
虞荣和 男 江苏丹阳 副县长 19419-194110
吴 翼 男 江苏武进 县 长 19422-194212
王 鹏 男 江苏江阴 副县长 194212-19456
丹阳县政府 王 鹏 男 江苏江阴 县 长 19456-19459
高俊杰 男 江苏南通 副县长 19456-19459
三、江镇办事处
江镇地区是江中沙洲,系新四军南下北上之交通要道。民国27年(1938年)10月,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在该地区曾建立区级抗日民主政权。翌年4月,该地区划给江都县。民国30年1月归苏南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直接领导。翌年2月15日,在原区级政权基础上建立县级抗日民主政府,辖原镇江县第七区和江都县第三区。
1942-1945年江镇办事处(县级)历任正副主任名单
机构 姓 名 性 别 籍 贯 职 务 任 期
江 镇
办事处 陈 辉 男 江苏丹徒 主 任 19422-194210
虞荣和 男 江苏丹阳 副主任 19423-19427
戎 藩 男 江苏丹阳 主 任 194210-194310
徐桐秀 男 江苏丹阳 副主任 19437-1944秋
吴 翼 男 江苏武进 主 任 194310-19456
陈 骥 男 江苏扬州 主任(兼) 19456-19459
陈东曙 男 江苏丹阳 副主任 19455-19459
四、茅东县政府
茅东县政府于民国30年(1941年)6月建立,始称镇江县政府,隶属于江南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合并为苏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苏南区行政公署第一行政区),其辖区最初包括原镇江县第三区、第六区,丹阳县第二区、第三区,以及金坛县第六区。翌年5月改称茅东县政府。在此前后,丹阳二区、三区曾属丹南办事处(丹阳县政府);镇江三区及镇江六区北部曾划归镇丹县政府。民国32年,丹阳县政府撤销,所属丹阳二区、三区复归茅东县政府领导。武进、句容一度有部分毗邻地区也划给茅东县。
1941-1945年茅东县政府历任正副县长名单
机构 姓 名 性 别 籍 贯 职 务 任 期
镇江县
政 府 樊玉琳 男 江苏句容 县长(兼) 19416-19425
蒋铁如 男 江苏武进 副县长 19416-19425
茅东县
政 府 徐公鲁 男 江苏溧阳 县 长 19425-19431
蒋铁如 男 江苏武进 副县长 19425-19431
蒋铁如 男 江苏武进 县 长 19431-19434
凌海波 男 江苏丹徒 副县长 19431—19434
凌海波 男 江苏丹徒 县 长 19434 -19459
薛 斌 男 江苏金坛 副县长 19453-19459
五、镇丹县政府
民国30年(1941年)8月建立丹南办事处,上级隶属关系与茅东县政府同。翌年2月改称丹阳县政府。同年10月,划出原镇江三区、六区宝堰镇以北和丹阳一区,成立镇丹县政府。民国33年1月,撤销镇丹县建制,所属镇江三区、丹阳一区合并为镇丹区,由镇句县管辖。其余则划归茅东县。
1941-1943年镇丹县政府历任正副县长名单
机构 姓 名 性 别 籍 贯 职 务 任 期 备 注
丹南办事处 强 博 男 江苏丹阳 主 任 19418-19422
丹阳县政府 包建华 男 江苏句容 县 长 19422-194210 19431撤销
马玉亭 男 江苏丹阳 副县长 19428—194210
马玉亭 男 江苏丹阳 县 长 194210-19431
镇丹县政府 包建华 男 江苏句容 县 长 194210-19435 19441年撤销
江辅华 男 江苏丹阳 副县长 194210-19438
杨知方 男 江苏丹徒 县长(代) 19435-194311
六、镇句县政府
民国31年(1942年)10月,建立镇句办事处,行使县级行政职权。翌年1月,正式成立镇句县政府,管辖原镇江二区,句容一区、七区及九区。民国33年1月,镇丹县撤销,所属镇江三区、丹阳一区亦划入镇句县。上级隶属关系先属于苏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称苏南区行政公署),民国33年12月改属苏中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领导。
1942-1945年镇句县政府历任正副县长名单
机 构 姓 名 性 别 籍 贯 职 务 任 期
镇句办事处 巫孔玺 男 江苏句容 主任 194210-19431
范 坚 男 江苏句容 副主任 194210-19431
镇句县政府 洪天寿 男 江苏句容 县长(兼) 19431-19456
洪天诚 男 江苏句容 县长(兼) 19456-19459
第四节 日伪政权
民国26年(1937年)12月8日,镇江沦陷。在日本侵略军“宣抚班”策划下,民国27年1月建立镇江自治委员会,委员12人,柳衍斋为委员长,郭志诚为副委员长,并请日本顾问一人。委员会下设总务主任1人及文书、司法、庶务、公安、商务、金融、救济、会计、文化9科。同年8月,改镇江县为丹徒县,自治委员会改称丹徒县公署,郭志诚为县知事。下设秘书室及民政、财政、建设、教育4科。民国29年9月,丹徒县公署改称丹徒县政府,同年12月复改名镇江县政府,郭志诚为县长。民国32年3月,日伪实行“清乡”,改组镇江县政府为镇江清乡特别区公署,县长改署长,由张修明担任。不久,镇江清乡特别区公署复名镇江县政府,张修明任县长。民国33年11月,张修明调离,黄香谷继任县长。翌年8月,日伪政权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而覆灭。
伪自治委员会设于现中山路五条街小学内,伪县政府设在市政路原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大院。
附:驻镇的江苏省政府及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一、江苏省政府
民国18年(1929年),江苏省政府由南京迁驻镇江,治所在将军巷旧都统署内(今市政路),民国26年12月镇江沦陷前夕,省政府迁往苏北。这期间,历任江苏省政府主席的有纽永建、叶楚伧、顾祝同、陈果夫。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苏省政府还治镇江。民国38年2月镇江解放前夕,江苏省政府迁往苏州。这期间,担任江苏省政府主席的有王懋功、丁治磐。
二、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22年(1933年)3月,江苏省政府委员会第570次会议通过,全省分13个行政区,各区设置督察专员公署。镇江为第一行政区,辖镇江、丹阳、金坛、句容、溧水、高淳、扬中七县,专署驻镇江。同年12月,第一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增辖溧阳、宜兴2县,专署驻溧阳,翌年第六行政区撤销。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建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辖丹阳、镇江、金坛、句容、溧水、高淳、溧阳、宜兴、江宁9县,专署驻丹阳,直至解放。
附:抗日战争时期镇江境内专署级机构(抗日民主政权)
一、茅山地区专署级机构
民国27年(1938年)7月,茅山地区镇江县宝堰镇成立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筹),主任纪振纲(民主人士),未到职,由副主任樊玉琳代理主任。该会于民国30年5月撤销,建立江南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巫恒通为专员,下辖句容、镇江、江宁等县抗日民主政府和丹南办事处。同年9月,巫恒被捕牺牲,樊玉林为专员。同年10月,江南第五、第六两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合并为苏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朱春苑为专员,下辖句容、镇江、江宁、溧水、溧阳等县抗日民主政府和丹南、丹金武两个办事处。民国32年3月,苏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苏南区行政公署。民国33年2月,苏南区行政公署改为苏南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樊玉琳为专员,下辖江宁、镇句、茅东、句容四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34年2月,苏南第一、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合并,仍称苏南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樊玉琳仍为专员,下辖句容、镇句、茅东、江宁、溧阳、溧水、横山、高淳8县抗日民主政府,直至日本投降。
二、丹北地区专署级机构
民国29年(1940年)4月,丹北地区成立镇(江)丹(阳)武(进)扬(中)四县抗敌委员会,主任管寒涛。民国30年2月,镇丹武扬四县抗敌委员会与澄(江阴)武(进)锡(无锡)三县抗敌委员会合并,成立镇澄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吴仲超为主任,下辖扬中、丹阳、镇江、武进、澄西5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4月,镇澄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江南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后由韦永义、管寒涛为专员,下辖山南、山北、扬中、武进、澄西5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31年5月,江南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苏南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寒涛为专员,辖区增江镇办事处。民国33年12月,苏南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苏中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金柯、韦永义先后为专员,下辖山南、山北、扬中、澄西、武进、镇句等县抗日民主政府和江镇办事处,直至日本投降。
朱立新 党委书记
男,江苏扬中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副教授。历任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团委书记、化学系党总支书记等。江苏大学成立后历任江苏大学团委副书记、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和医学部与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现任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多年从事高校共青团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一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三项,厅(市)级课题多项。获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镇江市新长征突击手、江苏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近年围绕本职工作发表各类研究论文二十余篇。
眭 建 院长
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学位,教授。历任镇江医学院基础部病生教研室主任、基础部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镇江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江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江苏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正处职),现任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江苏省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医药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学术上主要从事应激与呼吸性疾病的免疫调节研究,近年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副主编各类教材6部。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三项,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厅(市)级成果多项。获江苏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员、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优秀教师等。
姓 名:金林
学 历:本科
职 称:小学高级教师
行政职务:江苏索普国际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工作简历
198612—199810 五条街小学
199810—200010 京口区教育局
200010—200208 市实验小学
200208—200908 索普实验学校
获得荣誉
2004年 9月获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称号
2004――2006年度获镇江市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个人
2006――2007年度获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称号
2006年 6月获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称号
2006年11月在京口区环境保护工作中获先进个人
2007年 9月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08年 2月获区政府嘉奖
2009年9月获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称号
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建生同志主持党委、行政全面工作,联系武警支队;
市专项办主任,市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卫东同志负责市专项办、纪委工作,分管政工、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审计、信访、作风办、警保、技侦、网安、经侦、法制、监管工作,联系京口分局、新区分局、句容市局;
市委专项办主任,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梁坚同志负责市委专项办工作,分管国保、指挥中心、办公室、出入境管理工作,联系扬中市局;
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新辉同志负责政治部工作,分管警校、工会、共青团、妇联、警察协会、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联系丹徒分局;
市专项办副主任,市局党委委员赵立源同志分管机要、保密工作,协助负责专项办工作;
市专项办副主任,市局党委委员邱新芳同志负责专项办日常工作;
党委委员、副局长顾传先同志分管刑侦、反恐、禁毒工作,联系丹阳市局;
党委委员、副局长季成宾同志分管治安、内保、巡特警、南山、“三山”分局;
党委委员、副局长范存建同志分管交警、消防、警卫、行政许可服务、公交、直属分局工作,联系润州分局;
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左敦传同志负责机关党委工作,协助张卫东同志分管相关工作,联系新区分局;
党委委员、副调研员秦德明同志负责站前广场管理办公室工作,协助范存建同志分管相关工作,联系润州分局;
党委委员、副调研员、政治部副主任桂耀武同志负责政治部分工工作,协助顾传先同志分管相关工作,联系丹阳市局;
党委委员、副调研员陈宪根同志分管水警支队,协助季成宾同志分管相关工作。
截止2022年12月31号是两位。
据镇江城投集团官网显示有两位副总,一位是副总经理马士良,一位是副总经理曹俊。
镇江城投集团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积极服务城市建设,大力实施市场化经营、项目化运作,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为镇江城市建设跨越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尹卫东,男,1966年12月生,汉族,江苏镇江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8年6月加入中国***,199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江苏句容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人物履历:
尹卫东,1966年12月出生,江苏镇江人。1988年6月加入中国***,1992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博士研究生。
中共句容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卫东1985年9月--1989年6月 就读于苏州大学 学习;
1989年9月--1992年7月 就读于苏州大学政治系管理哲学硕士研究生;
1992年7月--1994年6月 任江苏省镇江市委研究室秘书科员;
1994年6月--1995年10月 任江苏省镇江市委研究室城市科副科级秘书;
1995年10月--1996年9月 任江苏省镇江市委研究室城市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1996年9月--2000年8月 任江苏省镇江市委研究室城市处处长(期间:1999年9月--2002年7月在苏州大学政治系攻读管理哲学博士研究生);
2000年8月--2001年3月 任江苏省镇江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副处级组织员;
2001年3月--2002年1月 任江苏省镇江市委办公室助理调研员;
2002年1月--2002年12月 任江苏省镇江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2002年12月--2003年4月 任江苏省镇江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市社科联副主席(期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从事博士后兼职研究);
2003年4月--2003年5月 任江苏省镇江市委副秘书长;
2003年5月--2005年9月 任江苏省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
2005年9月--2006年1月 任江苏省句容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
2006年1月--2012年9月 任中共江苏省句容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2年10月13日,中共江苏省句容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会上宣布江苏省委、镇江市委关于句容市委主要领导调整变动的决定:尹卫东任中共句容市委书记;
2012年10月--2013年1月 任中共江苏省句容市委书记、市长;
2013年1月5日,中共江苏省句容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补选尹卫东为江苏省句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3年1月--至今 任中共江苏省句容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