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锄斗西东,老二在编鸡笼。最喜欢的是小儿子,他躺在草丛中的草丛里,剥着刚摘下来的荷花。辛弃疾的《清平乐》描述了中国古代儿童劳动教育的情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如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耕织”,还有新的内涵和新的形式。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是一堂“课”,甚至是一种“教育”。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卫生、分类存放、烹饪营养、家用电器使用维护四个任务组。烹饪与营养贯穿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劳动课,尤其是家务劳动,孩子们培养了过上好日子的能力。
为响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2022年夏季儿童食品启蒙行动“小围裙”计划由新华网和相关机构、协会联合发起,命名为“选油看油酸”——鲁花油酸多多花生油。6月1日,《小围裙》节目先导片正式上映。这部先导片的上映,也意味着“小围裙”计划——2022暑期儿童食育助力家庭启蒙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让孩子走进厨房,把饮食教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谁知道中餐每一粒都是硬的。”早在小时候,父母就教导我们,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生必需,“食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修课。从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到品德高尚的人的引导,饮食教育是对孩子影响深远、终身受益的教育。
该先导片在儿童节期间正式上线。先导片记录了全国小朋友第一次选菜,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做出自己喜欢的味道。孩子们被邀请穿上小围裙,一起学习家乡的菜肴,自己学做饭。先导片还特别邀请了曾参与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第二季》拍摄的杜(嗯嗯)参与其中。作为一个小食品爱好者,杜做了一个老北京炸酱面的好例子。虽然是第一次尝试,但是他做的饭菜让我爸妈觉得很欣慰。
据了解,“小围裙”计划将美食和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通过寻找劳动的小榜样,打造一个全新的“劳动节”。今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新华网将送给孩子们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条小围裙。届时,61000条小围裙将免费发放到有需要的孩子手中,让孩子们带上小围裙,一起为家乡美食分享积分。
用传统文化推动美食启蒙
2022年夏天的“小围裙”计划,以61000个榜样“小围裙”为家乡美食打分的方式,激励全民响应和参与,以传统文化推动美食启蒙,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引导孩子的劳动意识,是一件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情。
“小围裙”计划希望通过食物教育,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食物,不仅了解它来自哪里,还了解它有什么营养价值;让孩子学习用餐礼仪,包括用餐环境的布置、餐具的选择、餐桌礼仪;让孩子学习简单的烹饪: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做简单的菜,让孩子玩得开心;了解传统饮食文化:制作或了解民族食品,从而了解民族文化。
以“食”为主要核心内容,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拓展和延伸,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父母甚至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食育”变得自然而重要,同时又无可替代。
本节目由新华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品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饭店协会、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联合主办。鲁花多多花生油为活动指定用油,中国盐业集团为活动指定用盐,吉林鲜玉米为活动指定农产品。本次活动也由全国妇联宣传部指导。
近年来,Xinhua.com一直关注中国的饮食教育。早在2019年,Xinhua.com就推出了《认识中国的美食》系列节目,以“美食”为载体,邀请12位营养专家或美食咖啡师,探索中国12个城市的“美食教育方法”,感受不同地域文化下城市饮食文化的差异,反映一餐饭对城市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以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也可以通过鲁花集团微信官方账号、中盐集团微信官方微博和中盐集团微信官方账号报名。主办方将为首批61000名注册儿童每人邮寄一个小围裙+营养大礼包。可以让孩子穿上小围裙,拿起小铲子,走进厨房,自己做一顿美味的饭菜,以#送你一条小围裙#为题,将视频上传到Tik Tok、百度百家等平台,展示给全国网友看。